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

2013-01-22 17:21郑彬霍亚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0期
关键词:立位平片隔膜

郑彬 霍亚玲

作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的一种类型,十二指肠隔膜占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的85%~90%。现对郑州市儿童医院近3年诊治的26例患儿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期间诊治的26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患者。其中男性为17例,女性9例,年龄为2 d~3个月,出生体重为1700~3600 g。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吐,19例呕吐物内含胆汁,7例为无色胃内容物。其中21例出生后即出现呕吐,另外5例表现为进食时出现不同程度呕吐。患儿体重下降明显,多表现为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体检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与上腹部见到胃型及蠕动波。

1.2 检查方法 采用腹部立位平片(GMM)及上消化道造影(SIEMENS)经鼻饲管或口服40 ml碘佛醇(或稀释钡剂),立位及平卧、俯卧、侧卧位透视动态观察并摄片。

2 结果

17例诊断为十二指肠闭锁。X线立位平片表现为“双泡征”[1]11例、“三泡征”4例及“单泡征”2例。立位 X 线片显示上腹部见一至三处较大气液平面,余腹部肠管未见气体。上消化道造影发现患儿胃呈扩张状态,蠕动增强。幽门管显示增宽,造影剂行至十二指肠受阻,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3例,降部9例,升部5例。梗阻部位以上肠管明显扩张,梗阻部位如“风兜状”改变。1~24 h后复查,均未见造影剂下行。15例患儿实施隔膜切除手术,均治愈出院。2例患儿家属放弃治疗。

9例诊断为十二指肠狭窄。X线立位平片表现为“双泡征”6例,立位X线片上腹部见两处较大气液平面,余腹部肠管内不同程度含气。3例无特异性。上消化道造影发现患儿幽门管开放,3例十二指肠降部扩张,最粗者约6 cm,其远端为圆钝盲端,其中1例造影剂未见通过,20 min~1 h后复查,可见少量造影剂通过,2例造影剂呈线状通过。4例十二指肠水平部形成盲端,呈“风兜状”改变,可见造影剂成线状少量通过。2例十二指肠空肠曲形成“刀切状”盲端,造影剂未见通过。30 min~2 h后复查,可见少量造影剂通过。9例患儿实施隔膜切除手术,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duodenal atresia and stenosis)为新生儿常见的十二指肠梗阻原因。早产儿占60%。母亲常有羊水过多[2]。发病率极低,发病机制为十二指肠在胚胎发育阶段发生障碍,形成的闭锁或狭窄。在胚胎第5周时十二指肠形成一个沟通管腔,此后在胚胎5~10周时肠管上皮细胞增生繁殖,使管腔逐渐阻塞,形成暂时充实期。在胚胎11~12周时,原阻塞的管腔又出现很多空泡,并彼此相互融合,并在胚胎第12周时肠腔完全沟通。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是因为在胚胎第2~3个月时管腔贯通不完全,某段没有出现空泡、或空泡出现但未彼此融合而形成的。有人认为胎儿时期肠管血循环障碍,阻碍了小肠正常发育也可产生闭锁。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可发生于十二指肠的任何部位,以十二指肠第二段壶腹部附近最为多见,常见分型为隔膜型、盲管型、索带型和盲状束袋型,以隔膜型闭锁为多[3],占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的85%~90%。其特点为肠腔中有未穿破的隔膜,肠管外形可保持连续。本组17例为此型。隔膜可为单个,也可能为多发性,引起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梗阻。隔膜中央或边缘可有小孔,食物通过困难。本组9例为此型。

十二指肠隔膜较罕见,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4]。呕吐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呕吐物是否含有胆汁与隔膜位置有关,隔膜位置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以上者,其呕吐物不含胆汁;隔膜完整时近端胃十二指肠张力高,液平面较大。呕吐出现的时间与隔膜是否有小孔及孔隙的大小有关。隔膜完整时患儿病程多较短,多在生后即出现呕吐,生后短时间即就诊;隔膜有小孔时,食物可以通过小孔,但通过较困难,因此隔膜近端胃张力相对较低,液平面相对较小,呕吐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晚,病程相对较长。本病具有较典型X线表现。X线立位平片表现为“双泡征”,即胃和十二指肠内各有一个气液平面,余腹部未见气体。如十二指肠远端闭锁也可表现为“三泡征”,即胃和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各有一个气液平面。如梗阻以上十二指肠潴留液体,仅胃泡含气时则表现为“单泡征”。但也有X线无特异改变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上消化道造影确诊。本病上消化道造影十分必要,可以对梗阻部位作出明确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十二指肠隔膜需与环形胰腺、先天性肠回转不良进行鉴别,后二者临床及X线表现与十二指肠隔膜相似。上消化道造影时,十二指肠隔膜处为扩大的盲端呈“风兜状”或“刀切状”,环形胰腺为降段中部环形或半环形缩窄状,先天性肠回转不良梗阻点为外压性改变,有时变尖。结合钡剂灌肠可进一步鉴别诊断,十二指肠隔膜为细小结肠,盲肠位置大多正常。需要指出的是,影像检查时造影剂的选择须谨慎,患儿较小,体质较差及易发生呛咳的患儿应选碘佛醇等水溶性造影剂,可避免硫酸钡误入气道对患儿造成的伤害。本病易合并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术前应予纠正。

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隔膜部位肠壁多增厚,有时可见浅凹痕,术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十二指肠隔膜的具体位置。本组病例手术均采用隔膜切除、肠壁纵切横缝的方法。术后患儿均恢复顺利,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2年,生长发育良好。

[1]江泽熙,胡家高,曾建生.小肠闭锁的临床与病理性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7,8(6):324.

[2]孙国强,曾津津,彭芸,等.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85.

[3]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68.

[4]范洪亮,常晓丹,许之斌.新生儿十二指肠隔膜的X线诊断.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4):373.

猜你喜欢
立位平片隔膜
移位机立位康复对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干法、湿法隔膜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分析
不同几何特征对大型隔膜泵液力端隔膜腔静强度影响研究
聚乙烯醇交联改性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不同工艺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热性能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两种立位体前屈所测腰部柔韧性相关指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