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敏 马风杰 丁绪平
潍坊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潍坊 261000
患者男性,80岁。因嗜睡10d,左侧肢体活动不灵7d,于2012-06-25入院,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平素少盐饮食,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昏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鼻唇沟浅,左侧肢体无自主动作,右侧肢体能自主伸屈,左侧肢体肌张力低,四肢腱反射减退,左侧病理征阳性,四肢无水肿,余检查不合作。入院后即行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钠133.4mmol/L(参考值136~144mmol/L),血氯95.7mmol/L(参考值96~108 mmol/L),尿钠100.5mmol/24h(参考值70~90mmol/24 h),血HCO-3~30mmol/L(参考值22~27mmol/L);头颅MRI+MRA报告:右侧额顶叶多发新鲜脑梗死;双侧额叶、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梗死;双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脱髓鞘并脑萎缩;右侧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未显影;脑动脉硬化性改变伴多脑动脉狭窄;入院后初步诊断:(1)脑梗死;(2)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脑动脉狭窄;(5)脑萎缩;(6)高血压。
患者入院后经改善脑供血、营养神经、活血化瘀及对症支持治疗,并适当给予补钠治疗(以静脉为主)。入院后第5天患者突然出现四肢不自主的抽搐,右侧明显,每次持续约数秒钟,共发作10余次。检查:浅昏迷状态,左侧肢体自主活动少,肌张力高,腱反射减弱,余体格检查同前;考虑为继发性癫。再次行头颅MRI示:右侧额叶、顶叶及胼胝体多发新鲜脑梗死,梗死面积较前增大,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未再抽搐;入院第8天复查电解质血钠129.5mmol/L,血氯93.4mmol/L,较入院时降低,给予静脉补钠加鼻饲浓氯化钠对症处理,后多次复查电解质,血钠与血氯仍低,并有进行性减低的趋势,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胸部CT未见明显病灶,患者仍呈嗜睡状态;后于入院第23天再次复查头颅MRI示右侧枕叶又出现新发梗死。为纠正低钠血症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后复查血钠134.0mmol/L,血氯93.8mmol/L,较前明显升高,患者病情开始趋于稳定并出现好转,神志转清,可以简单对话,左上肢有少量自主动作,下肢能伸屈。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平素少盐饮食,本次急性起病,并呈进展趋势,入院后积极给予祛聚、改善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补钠补氯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且有进展趋势,3次复查头颅MRI均有新鲜梗死灶,采取激素治疗后,低钠低氯得以纠正,患者病情逐步稳定,开始好转。
脑梗死特别是大面积的脑梗死合并顽固性低钠低氯血症,目前认为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耗盐综合征(CSWS)有关,两者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发生机制不同,治疗亦有差异[1],需仔细鉴别,细胞外液量的鉴别尤为重要[2],常使用中心静脉压(CVP)及肺动脉楔压(PCWP)判断,但临床应用往往受限。本例患者因年龄大,拒绝CVP及PCWP测定,但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血钠持续偏低,尿钠增多,体质量减轻,血碳酸氢盐轻度升高,应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后,患者顽固性低钠低氯得到纠正,且病情趋于稳定,开始好转,因此综合考虑此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属于脑耗盐综合征。
治疗CSWS引起的低钠血症以补水、补钠为主,对顽固性低钠血症,CSWS可酌情考虑予以激素、白蛋白、血浆等,但补液不易过快,防止血钠提升过快引起脑桥脱髓鞘病变的发生,如同时合并低钾、低镁、低钙、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应同步予以补充、纠正。但本例患者静滴及口服氯化钠效果不佳,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1] 朱海英,宿英英.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9(3):429-432.
[2] 金义超,王宝锋,王桂松 .脑耗盐综合征研究的新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6(10):57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