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怡,肖望兵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刘 怡,肖望兵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近年来,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志愿者活动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在志愿者队伍中,大学生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志愿活动的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也逐渐成为了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大学生;志愿精神;志愿活动;校园文化
国外很多高校在志愿者工作效能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美国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学生在中学阶段经常参与志愿活动,而这些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已经成为其进入大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招收新生时,将本校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志愿活动的开展等相关内容作为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校园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也将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主要内容,为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创造条件。
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大规模出现是在1993年底团中央开始实施志愿者行动以后,开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社会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志愿服务在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强化社会服务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志愿者队伍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上一支具有庞大人员队伍和巨大精神力量的队伍。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国参与社会志愿者队伍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而在政府部门正式注册的高校志愿者服务机构也将近2000个。近几年来,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中,大量志愿者参与其中,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国内公众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些志愿者中,有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群体,那就是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知识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社会活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精神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志愿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精神这一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指在学校的特定环境中,由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享有的集体文化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文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学习风气等都可以从不同程度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1]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而志愿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2]志愿服务是志愿者秉承志愿精神从事的活动,志愿精神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资源、技能、精力等,为他人提供援助行为的精神,其核心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作为精神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逐渐成为了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服务、公益事业、扶贫支教、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里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始终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指导思想,秉承助人为乐的精神,无私地奉献自我,这样的付出既能够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不图名、不图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能带来一种被需要、被认可的精神上的满足。正是这种满足能促进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身的精神世界更丰富。
课堂上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对学生实际行为的指导,社会是最好的课堂,志愿活动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增强社会服务本领的重要手段。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针对不同的人、事、环境等进行不断的调整,所以志愿服务的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的变化,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将理论付诸实践,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服务于社会。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把高校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对拓宽大学生的精神领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增长服务社会的本领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对塑造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的主流文化,需要通过相应的校园文化才能巩固和深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自学成才与正规大学教育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校园文化的熏陶。”[2]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具有榜样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图报酬、不畏辛苦,这种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周围的师生员工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奉献、友爱、互助的精神,这也正是志愿精神的基本内涵,因此弘扬志愿精神,能够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认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校园和谐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
人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以社会这一大环境为基础,所以要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就必须在环境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环境影响人的功能,促进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报刊、广播、宣传橱窗等媒体,宣传报道志愿者服务,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志愿精神,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1]同时,利用社会资源和媒体的作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肯定和弘扬志愿精神,使他们感受到志愿活动是受到社会关注和认可的,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促进志愿精神的培养。
志愿服务应该是自愿的、积极的和持续的,如果让志愿者参与一些形式主义的活动,必然会对志愿者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所关注的应该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活动,如关注留守儿童、环境保护、扶贫支教等活动,只有参与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大学生志愿者充分的接触社会和关注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力的、高效的组织是影响志愿者行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学校职能部门对于志愿者组织的扶持、推动、监管至关重要。首先,要完善志愿者组织的规章制度,促进志愿者组织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1]其次,要建立统一的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实现志愿者服务信息的系统化,记录每个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服务时间的长短、服务对象的评价等信息,形成相对稳定的志愿者后备队伍,以便有效扩大志愿者队伍的影响力。只有不断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机构,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让学生参与更多有意义、有挑战性的活动,才能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者活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
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就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但志愿服务活动不是光凭热情就能做好的,它需要各种能力,而志愿者缺少服务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影响学生志愿服务效果的重要瓶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志愿服务领域的扩大,我们应该摒弃形式主义等服务方式,由原来的主要提供基础服务,提高到到注重专业技能的层面,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如开设心理辅导、医疗救助、法律援助、专业维修等培训课程,有助于学生学到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与能力,避免由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影响志愿者服务的质量,以至影响志愿者的积极与持久性。同时,志愿服务能力的提高也可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程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使人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办法。志愿服务中提出的口号能鼓舞人心,但是口号毕竟是空泛的,时间长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难免有所下降,所以激励机制对于保证志愿服务长期而稳定地进行是非常必要的。“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客观上也必然促使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制度化,进而稳步推进、有效开展。”[3]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需要有多种激励机制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比如,让志愿者从事与所学专业及与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来满足志愿者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及丰富生活的需要;通过举办表彰典礼、颁发荣誉证书等来满足优秀志愿者渴望获得认同的需要;通过一年一次或者一学期一次的志愿者聚会活动来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等等。总之,合理、恰当的激励机制对志愿活动的鼓励、服务项目的持续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4]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不断完善,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精神文化领域的建设。弘扬志愿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价值,理论联系实际,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同时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志愿组织、志愿活动等都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发展。因此,充分利用这一新生力量,使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1] 虢剑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互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32.
[2] 张红霞,张耀灿.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28-131.
[3] 孔伟红,艾楚君.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调查与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1-143.
[4] 周文宣,武传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大学教育科学, 2008,(1):16-17.
On Student Volunteer Spiri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LIU Yi, XIAO Wang-bin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208, Huna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lympic Games, World Expo and a series of major events successfully being held, volunteer activities have gained universal acknowledgement, 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support. Of all the volunteers,college students are a very important force. They adher to the dedication, fraternity, mutual helpful, and progressiv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various fi elds. Volunteer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students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current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sm; campus culture; voluntary activities
G417
A
1673-9272(2013)05-0125-03
2013-08-23
2011年机械工业高职与中专教育思政研究会重点课题:“高职学生志愿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联性研究”(编号:SZ11A010)。
刘 怡(198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