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敏 夏文佳
(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 200092)
论环境变化对北极原住民经济的影响
——以加拿大因纽特人为例*
潘 敏 夏文佳
(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 200092)
环境变化给北极原住民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健康、饮食等方方面面,本文以经济要素为主线,以加拿大因纽特民族为例,考察北极原住民在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下的社会生活的变迁。首先,环境变化使因纽特人的传统经济活动——狩猎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其次,环境变化使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然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环境变化给经济活动带来的边际效益将随着资源的开发殆尽而对因纽特人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最后,旅游业是因纽特民族的第二大产业,然而那些可以满足游客猎奇心理的因纽特人传统活动已经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外来文明的冲击而悄然发生了变迁。总体而言,环境变化对因纽特人利弊参半,前途莫测。
环境变化;加拿大因纽特人;经济
近20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北极海冰的融化,北极航道的可能开通,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人们迫切需要那里丰富的油汽资源和海运通道。然而很少有人关注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原住民族,很少关注环境变化到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和困惑?本文以加拿大因纽特民族为例,考察环境变化对他们的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
狩猎活动依然是因纽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商业性的狩猎为许多家庭提供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而对于偏远地区的因纽特人而言,生存性的狩猎则是他们的衣食之源。狩猎是因纽特人全年的生活主题:春季捕海豹,捉鱼,收集禽蛋;秋季采摘浆果,捕鲸,猎兔子、驯鹿、候鸟等。
但是,随着极地环境变化,特别是在此背景下原住民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因纽特人狩猎等传统的经济活动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涉及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习性等自然环境上的变异,同时也是狩猎工具、方式、人力等各方面的大变革。
一项旨在考察加拿大四个因纽特人大居住区Nunavik、Nunavut、Inuvialuit Settlement Region(ISR)、Nunatsiavut环境变化与原住民生活变迁的大型调研报告[2](P65)显示,在因纽特人生活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和种类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原有物种逐渐减少,而原来在本地区无法生长的新品种却越来越多地被发现。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拉布拉多的Anaktalak湾和附近的内恩(Nain)已经出现了多类新的野生动物物种,包括不知名的昆虫,鸭子、鸽子等鸟类和驼鹿等。[3]虽然夏天增多的大量蚊虫十分讨人厌,但新出现的猎物品种(如驼鹿等)对因纽特人而言倒是气候变化不错的副产品,因为他们可以换换口味了。
在一些地区,居民认为植物越长越高,比以前更茂盛。[2](P65)植被生长状态的变化对与因纽特人饮食和健康大有关系的浆果(可以提供因纽特人日常饮食中很难获得的植物纤维素和维生素C)的影响尤为显著。[2](P78)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风暴天气使得地表侵蚀严重,减少了浆果生长所需的土壤养分。而且夏季温度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加,又使浆果一般成熟的更早,但是腐败的更快,给因纽特人及时采集增加了困难。
对因纽特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植被变化还有作为驯鹿食物的地衣和苔藓。降水量(包含冰雹、雪)的增加导致地衣、苔藓被覆盖得太深,使驯鹿的进食变困难。[2](P65-66)这会严重影响到牲口的肉质和健康,进而给因纽特人的食物安全造成威胁。
一方面是环境变化导致北极野生动物在健康、习性、数量和分布上的具体改变;[4][5]另一方面是因纽特人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器械装备革命:出行快速方便的雪地机车取代了狗拉雪橇,远距离射击的猎枪取代了矛和匕首,GPS卫星导航代替了经验判断……这种因纽特人传统生活的大变革发生在距离我们千里之外的冰雪世界,对于外部世界而言往往缺少可考的文字资料,[6]给研究者考察环境变化对于因纽特人传统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了难度。
北拉布拉多地区的内恩(Nain)却是一个例外。在因纽特人应对环境变化影响的过程中,不间断开展的数个田野研究[7][8][9][10][11]以之为契机全面了解环境变化对于因纽特人传统经济活动的影响提供了具体研究对象。
环境变化对于因纽特人传统经济活动(主要就是狩猎)的影响是深刻的。剔除野生动物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单就人为要素而言,主要包括对天气状况预测的准确性、传统知识传承的困惑、道路出行的安全性等方面。
第一,气候变化导致依靠传统经验无法准确预测天气状况,而现代科技又未臻尽善尽美,给因纽特人出行、狩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安全隐忧。
关于天气越来越不可预测的问题在整个因纽特地区都在被广泛地讨论。[12](P96)这些年来当地天气预测的困难引起了许多人,特别是那些积累了多年预测天气经验的老年人的挫败感,[4]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对于狩猎活动的日程安排。预测天气的能力对于因纽特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能够保证他们在外出狩猎时的安全和顺利。没有那些天气知识,因纽特人在极地生存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同时又会使他们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因为狩猎时遭遇天气不测也就意味着将要额外再花费更多时间去狩猎以满足食物需求。
由于气候变暖,动物在春天的迁移更早了,猎人们就必须每年早早地外出捕猎。然而,冰因为气候暖化而化得更早,使这个时间段的捕猎变得非常危险,有时候甚至根本无法穿越冰原到达传统的捕猎区域。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狩猎时间大大缩减,更糟糕的就可能就没有对这些迁徙动物的狩猎季了。[12](P96)
气候变化同时还导致因纽特人狩猎区域的改变,因为原先传统的猎场可能已经不再那么适合猎物活动了。寻找新猎场又给因纽特人增加了不少困难,在西北地区和育空地区已有报告显示人们因此而出现食物紧张的状况。[13]
第二,环境变化过于急骤,在长期自然实践(狩猎等传统经济活动)过程中总结得来的因纽特传统知识可靠性面临挑战,传统文化传承遭受考验。
现在北极的自然环境与之前相比已经发生很多变化:冰化得更早又结得更晚;冬天下雨天多起来了;风向改变了;风暴天更多了。气候急遽变化导致的传统预测天气的知识的失效也使得老年人不能确定将他们的传统生产知识传授给下一代是否合适,因为他们害怕这些不再那么有效的经验知识可能适得其反,遭致“误人子弟”的后果。[11](P112)
现代化文明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北极地区的人们能够更为便捷的利用GPS、电脑等科技设备出行、狩猎。[11](P113-114)人们在野外不能确认方向时,使用GPS就能精确导航,找到通行路线,无论在陆地还是海上都不至于迷路。此外,上网搜索卫星监控图就可以轻松找到驯鹿等动物的迁移路径,准确定位,为打猎提供便利。
但是,虽然这些技术十分有用,却依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反而造成了传统知识维护派与现代技术拥趸之间的隔阂。[14](P57)这种情绪在老年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担忧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会忽视学习传统知识与技能的价值。然而,在这片到处充满生存危机的土地上,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自食迷信技术的苦果;传统知识在历经千百年的考验后却依然帮助因纽特人顽强地在这极地生活下来。所以,老一代强烈要求保障因纽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尽管环境变化无常,因纽特文化才是保障原住民在北极生存下去的根本,而不是作为舶来品的西方文明。比如,那些完全靠GPS导航外出的人就会发现,有时候这些设备也并不是那么的可靠,时有谬误,甚至因此而误入险地导致的死亡事故。[4]
第三,环境变化和现代化进程交互作用下,对传统经济活动的综合性影响,例如出行方式的改变,狩猎技巧的修正等等。
北极环境的变化不仅局限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并且二者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出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联系。一方面,自然环境的改变造成原住民生存条件的变化,不得不以现代化的方式来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不断重塑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在这种循环式紧密契合的因果链条中,环境变化的影响不是单独表现的,它往往与各种人为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影响北极原住民的生活。例如,因为冰层越来越薄,现在因纽特人在上面通行时需要更加谨慎。这种变化一部分是由于气候变化,比如气温升高,越来越多的风暴将尘埃吹到冰面上;一部分也是现代经济活动的结果,比如采矿等经济活动导致冰面上的尘埃增加,轮船行驶时破冰,以及道路、机场建设破坏等。
冰层变薄使得出行安全性大大降低,因纽特人不得不避开那些冰层较薄的区域,绕远路,改走一些相对可靠的路线。即使这样,出行安全也是不能得到保障的,出行死亡事故仍时有发生。[2](P74-76)这种出行安全的不确定就导致人们外出狩猎时常需要绕行,既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会增加新的不确定性。
狩猎活动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还远不仅限于此。由于气候暖化,冰雪消融,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更为容易了。在拉布拉多地区,矿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11](P22)Anaktala湾矿产工业的存在迫使人们避免去这片区域活动或者打猎,尽管这一带曾经是因纽特人传统的狩猎场,[11](P115)出产大量诸如海豹和候鸟之类的动物。但因为采矿和运输的噪音,夜晚的光污染,使动物更警觉,把它们从这片区域吓跑了。此外,不仅陆地上因为采矿而变得“千山鸟飞绝”,而且大量的运输船也使得海上狩猎活动“万径人踪灭”了。
狩猎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和现代经济活动的双重影响,也遭受着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击。传统上,因纽特人会为了生存花费大量时间在野外捕猎,青少年就可以在这些劳作的过程中从长辈那儿学习知识和技能。[15]然而,工业化导致大量的因纽特人平时工作是雇员劳力,而没有像以往那样足够多的时间去野外打猎[14](P204)(在北极打猎需要在冰原上长途奔波,花费大量时间,甚至数天)。另外,打工赚的钱也使他们有资金购买生活所需,从而间接地减少了传统活动。这种传统交流方式的瓦解导致因纽特文化面临断代的威胁。因为因纽特文化是通过口述传承的,这就使它极易受到快速变化的冲击,特别是当人们发生迁徙或者年轻人认可全新的、与他们祖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时候。[16]现在的因纽特青少年在接受了现代化教育后,受此影响已经较少从事传统经济行业了。
北极环境变化对于矿业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在目前全世界对自然资源极度渴求的大背景下,即使北极环境不发生改变,这片荒凉的土地下埋藏的丰饶的矿产资源也将不可避免地受觊觎,被开采。但是,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暖化下极地冰雪的融化,给了北极地区矿产开发十分有利的便捷。
北极环境变化对矿场开发最主要的影响在三个方面:
第一,气温上升导致冰层变薄,海面无冰期变长,轮船全年的可航行时间大大增加。
过去30年中,北极气温每10年上升0.5度,现在气温已达到了近4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17]一些区域的温度在过去50年已经上升了2.5摄氏度,如果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加,到2100年,北极温度预计将上升10摄氏度以上。[18]温度上升加速了北极冰盖及北冰洋海冰的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DC)卫星监测数据表明,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正以每10年3%的速度融化,同时海冰厚度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4.88米降至现在的2.75米。2007年,北极冰层融化速度加快了10倍,北冰洋海冰面积已减至413万平方公里,比1979~2000年海冰面积平均值低39%,成为观测史上新的最小值。现在,北极夏季冰盖的大小仅有50年前的一半;2008年9月,海冰面积也较前述平均值低34%,仅高于2007年的观测数据;2009年9月,海冰面积同样大幅缩减,也仅高于2007、2008年观测数据。2009年9月发布的《海冰展望》认为,当年9月泛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为420万-500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值几乎都是历史最低值。[19]
海冰的融化虽然是一场全球自然环境的灾难,却也为北极地区的通航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原本只有在盛夏有限的时间内才可以通航的轮船货运,现在大大延长了货运时间。这就为低成本的大宗矿石运输创造了可能。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再也不是看得见,吃不着的了。
第二,冻土层变薄,冰层软化,方便地下矿石的开采。
根据在北极地区常年的数据纪录发现,冰层已经越来越薄了。并且极地原住民的生活感受也佐证了这一点。[2](P63)秋天结冰更晚了,而春天化冰却提前了。而且冻土层在夏天通常不像以前坚固了。显然,这种变化对于矿产开发的便利是十分明显的。
第三,冻土融化,道路破坏,运输危险性增加。
过去,在浅水湾(Repulse Bay)、努纳武特(Nunavut)等地区,冰层通常直到六月的第一个星期都是可以安全通行的。[2](P63-64)而现在,一到春季,冰面的通行就变得不那么可靠了,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所以,虽然冰雪融化更加方便了极地矿物的开采,但也另一方面也给建筑在冻土层上的道路带来了破坏,对极地矿物的运输提出了挑战。
总体而言,环境变化导致北极自然条件逐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生活方式显然不足以帮助因纽特人应对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现代文明已是大势所趋。发展原住民的本土经济是解决当前因纽特人在社会、政治、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关键。而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原住民的自然资源就成了因纽特人的不二选择。
原住民自决运动的胜利帮助他们重新掌握了支配自己所生活土地的自然资源的权力。《努纳武特土地宣言》是努纳武特地区的原住民与加拿大联邦政府与1993年签署的权利协议。[20]《宣言》结束了长久以来加拿大联邦对原住民土地的殖民占有,让因纽特人重新获得了支配自己土地的权力。这其中对今天的矿场开发最为重要的几项条款是:[21](P1-2)
赋予明确的土地和土地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赋予因纽特人使用、管理和保存包括海岸在内的土地、水和自然资源的决定权;
拨付因纽特人财政补贴,提供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
鼓励因纽特人文化和社会的自立……
这样,1999年成立的原住民自治政府努纳武特就有了所有矿产开发所需要的权限:地表与地下矿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矿产项目的审批和复核权;税收权。这些政治上的准备给了今天因纽特人开发矿产资源的积极性,原住民政府更是将矿业视为一种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矿产开发作为其经济工作的重点。[21](P3-5)因此,发展矿产业的议题在努纳武特被广泛地严肃讨论。在一份《努纳武特经济展望》的报告中,加拿大委员会会议将矿产业列为发展努纳武特经济最好的方案[22];《努纳武特经济发展战略》(2003)也认真探讨了开发矿产对于努纳武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3]这些报告同时强调了与经济项目同步开展社会项目的重要性,以便增加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比如,为了配合矿产业发展,旨在提高居民教育、健康水平以及社区/政府行政能力的社会项目也被提上议程,以便能够进一步创造出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一般而言,北极地区矿业开发的主要优势在于:显著促进GDP增长,直接和间接地增加税收,带动就业。深远的影响则包括提高居民劳动素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目前最易于接受的,并且能够最大化增加效益的矿业方案就是可持续开发。这也正是加拿大联邦、原住民政府、各个NGO及为数众多的因纽特原住民团体等各方的共识。可持续开发的方案在理论上基本可以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原住民与加拿大联邦共同获得经济效益,同时又最大可能地保护环境。但不幸的是,在实际实施中却并不能保证每个项目都遵照可持续的原则如约施行。
以采矿为例,从地下开采矿石就是一个完全不可逆的过程,“循环再开采”可谓无稽之谈。所以怎样才能在一项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中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项目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任何的资源浪费,并且这种开发要同时做到社会兼容,环境友好,经济盈利。[24][25]
在已有的矿产开发实践案例中,*例如:纳尼斯维克铅锌矿(Nanisivik lead-zinc mine)和波拉雷斯铅锌矿(Polaris lead-zinc mine),见:Lea-Marie, Bowes-Lyon. Comparison of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the Nanisivik and Polaris Mine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se Study[D]. University of Alberta, 2006.矿石开采固然带来了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在资源耗尽之后,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采矿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有:
第一、就业与收入。在矿场工作的收入现在是原住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在巴芬岛北极湾地区有nanisivik和polaris地区有两座矿,每年为原住民带来100万美元的收入,同时也为原住民社区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6]并且,在矿场打工的收入都是可支配性工资收入,提高了居民的购买力,能够大大改善因纽特人家庭经济状况。经济条件的改善也为因纽特社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社区内各种商店也逐渐多起来了,比如打猎设备就卖得特别好,尤其是雪地机车。[27](P29-30)
第二、航空运输。对于许多极地社区而言,航空运输已经是北极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大部分小社区一般采用小型的涡轮螺旋桨式飞机,而诸如伊魁特(Iqaluit)、兰金海峡(Rankin Inlet)和剑桥湾(Cambridge Bay)等大社区还有大型的喷气飞机服务。[27](P30)在北极湾,因为Nanisivik矿场的存在,专门建设了一个机场以供大型飞机起降,那些临近的因纽特人小型社区也借光有了便捷的飞机服务。可以说,许多极地因纽特社区的交通网络就是借助矿石运输的需要从而得以发展起来的。
航空网络的建设对于因纽特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沟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那么简单。由于地处偏远,并且遍地冰雪,北极地区与外部世界的陆地交通十分不畅,而海运则受限于冬季海冰封阻。可以说空运是极地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这种便捷对于外界进入因纽特地区的意义更为明显,因为更便捷的往来还意味着商贸、旅游等经济活动的活力。航空服务让原住民不仅有更为便宜快速的货运方式,同时也让他们比其他没有空运的社区有更为快捷的物流。这种优势不仅仅可以惠及当地的商业活动,同时也能有效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本地观光,带来进一步的广泛效益。
第三、商业。矿业对于商业的带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与采矿相关的服务行业上。在Nanisivik矿开采之前,当地几乎没有商业经济存在,而之后则变得欣欣向荣了,货运、仓储、以及食宿等行业如雨后春笋在当地兴起。例如距北极湾21公里远的Nanisivik机场就促生了出租车(雪地机车)业务,[27](P32)方便人货两地往来,为因纽特人带来新的就业渠道。
矿产开发给因纽特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可是一旦矿区矿石采尽,那些依靠矿场繁荣起来的原住民社区就将举步维艰——投资转移,打工收入没有了,曾经繁华的旅游业和商业也面临考验。目前一些矿场的关闭所造成的影响还是小范围和局部性的。比如铅锌矿关停之后,北极湾地区航班数量已经大不如前,出于节约数额庞大的维护成本考虑,Nanisivik机场最终也在2005年停开了。[27](P19,23-24,30)对于原住民而言,机场的关闭影响是深远的,日常货运的开销无疑会大涨,同时当地商业也会应为物流的不便而萧条。更深远的影响在旅游业上,航空费的大涨使得越来越少的游客会选择前往这些社区游玩。那些当地面向游客的商店将面临沉重打击,机场的礼品商店销售额已经减少了一半。[27](P31)游客的减少还会进一步导致为旅游业服务的原住民失去工作,比如从事旅馆服务员、向导等工作的因纽特人就已经度日维艰了。
航空交通的萎缩只是矿业凋敝衍生的二级副作用。事实上,矿石开采殆尽后,所有以之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行业都会失去活力,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以矿业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原住民经济无助于因纽特人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变化对北极原住民的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资源开发虽然能为因纽特人在短期内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环境变化给经济活动带来的边际效益将随着资源的开发殆尽而对因纽特人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冰雪消融,野生动物资源迁徙,传统经济无以为继;而矿产资源开发殆尽,原住民现代本土经济走向萧条。或许到了那个局面,北极原住民也早已随着经济生活方式的转换演变为“南方居民”多时了。
16、17和18世纪早期的欧洲探险家为他们的后人留下了关于因纽特人地区最初的想象。在那些保存下来的文字、图像文献中,因纽特人生活的极地地区被描述为一片冰天雪地的蛮荒世界,一片令人敬畏的土地,需要有强大的生存能力才能存活下来;同时,这里又生活着一群原始野蛮的,亟待欧洲人为其提供发展机遇的原住民族。[28]这些意象被那些前往北极地区的各地游客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形成了刻板印象:白雪皑皑,寒风呼啸,荒无人烟,一群雪域勇士顽强地生存其间——因纽特人。
在当前许多的宣传资料中,因纽特人依旧被描述为和他们的祖先过着类似生活方式的样子。所以许多21世纪的现代人在饱受城市的喧嚣后,就十分渴望前往这片世外“桃源”,一睹这种截然不同的蛮荒文明,探寻那些在图文资料和意象中的才会出现的场景,满足其猎奇的心理。
大量观光客的涌入刺激了努纳武特等原住民生活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当地因纽特人的收入。但是这种旅游活动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为单纯的观光会随着神秘感的慢慢消失而逐渐失去新鲜感。为了拓展旅游产品的层次和吸引力,就需要激发原住民的参与热情,为外来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独特本地民族文化活动,满足游客体验那种其意象中粗犷的因纽特人传统生活的旅游目的,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
但是那些可以满足游客猎奇心理的因纽特人传统活动已经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外来文明的冲击而悄然发生了变迁。大多数因纽特人已经不再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了。环境变化、采矿等经济活动导致了野生动物的数量、活动区域的改变,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传播大大改进了猎人的装备,因纽特人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打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2](P96)从前仅凭借有限的石器、骨器等简陋武器在冰天雪地与野生动物斗智斗勇的打猎方式,在今天已经变得相对简洁直接——驾驶雪地机车搜索猎物,然后用猎枪射杀。所以,今天的游客想要参观那种茹毛饮血的原始文明已是难之又难了。
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现代化改变了因纽特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却在试图劝说原住民回归传统,为游客展示一出“纯粹”因纽特人生活场景的原生态旅行“表演”。可以说,旅游业的发展也正是当代北极原住民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充满矛盾与悖论——环境变化既导致了困扰,也带来了机遇;经济发展既改善了生活,也消解了传统。
努纳武特作为因纽特人政治独立的象征,也承载着原住民经济自立的梦想[29]。以努纳武特旅游业的发展为例,旅游业现在已经是本地区的第二大产业,[30](P8)被视为本地区有重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基础。在旅游行业内工作的本地居民数量增长十分迅速,主要从事餐饮、保卫、向导及其他相关职业,或者借游客纷至的机会做点小生意。在2001年努纳武特地区有500人受雇于旅游产业,并且在过去的十年内又增加了250个左右的岗位。*Tourism and Parks in Nunavut 2001, 转引自Hornagold. Sustainability, authentic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unavut. P8.
努纳武特的可持续发展部(Depart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SD)是主要负责旅游业开发和监管的部门,它负责管辖本地区观光公园和保护区的设立与养护,旅游许可证的颁发与吊销,同时也监管当地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部(DSD)与另一由三个地区旅游协会联合形成的政府成员组织协作,共同推进努纳武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努纳武特游客数量的稳定增长使得旅游业成为了本地区经济活动的最为活跃的中心。[30](P8)
但是旅游业的发展究竟要采取何种形式呢?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是当代人的共同追求,但是很多情况下旅游业也面临经济效益的增加与环境的保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悖论。尽管需要促进地区发展和自立,当地的因纽特人也在竭力寻找一种既不会对本民族文化和本地区环境造成不可修复损害,同时又尽量满足旺盛的旅游需求的旅游业开展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部(DSD)积极地分析每个解决发展问题的议案,以图确保旅游业走向成功。但是,他们的许多热情也仅仅停留在提议阶段,尚未得到实行。甚至是有着最好本意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在实施中都面临挑战。广义上讲,以普遍原则为出发点的政策可能在可别地区不适用,因为那儿可能有区别与其他地方的各自特殊情况。
有争议的一点是,如果没有普遍性的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就会缺乏一个统一的方向。在努纳武特的案例中,一些政策财亟需政拨款将之付诸实践,以事本地区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处于一个有竞争力的地位。当地居民需要意识到,努纳武特的旅游产业是本地潜在的经济支柱。努纳武特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定位需要更准确。商业计划和培训项目需要在与当地居民协商合作的前提下实施,以免排挤传统的经济收入和影响社会公正。如果不这么做,旅游业就很可能得不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30](P104)
虽然绝大多数游客表示他们对在努纳武特游览的经历很满意,[30](P105)但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会回来再度游览?并且,在现在的旅游形式下,旅游市场还能够得到拓展吗?努纳武特的地标就是在现代城市化地区所没有的一望无际的荒野以及独特的原住民文明,这也正是它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的原因所在。作为旅行手册上招徕游客的卖点,因纽特传统文化才是这片土地的价值所在。正是冰原,尤其是冰原上诞生的文明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片蛮荒之地。可以说除此而外,“现代化”的因纽特人在旅游市场上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言。绝大多数游客只会在观光游艇上待个把钟头,其他时候则主要在冰原、湖泊、公园和因纽特社区周边的广阔区域游览。如果他们来努纳武特旅行的出发点就是体验下这些地标性的风光,那么他们的企望已经达到了。但是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为了让努纳武特不仅仅作为游客中途的歇脚之地,因纽特人就必须成为旅游产品的主体和关键。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试图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促进其民族经济繁荣。然而,考虑到北极环境的独特性(单调、脆弱),以及孕育于这种环境下的因纽特文化(以艰苦求存为最高宗旨),光怪陆离的现代经济繁荣又是否适合因纽特人的传统呢?一方面,因纽特人竭力呼吁保护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极地环境变化的现实下,他们又试图经济上的实惠。但是两方面的冲突却是无法回避的。这中矛盾的状态至今没能解决,或许也将持续存在下去。
环境变化对因纽特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文化、教育、健康、饮食等方方面面,并且每一方面又都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塑造了今日变迁中的因纽特社会。关于考察环境变化对因纽特人经济影响的命题,也不可能做到将经济要素从因纽特人社会生活中完全剥离出来。故而,本文旨在以经济要素为贯穿研究的主线,全方位考察因纽特社会生活大变迁,从而明晰环境变化对因纽特人经济的影响。
传统因纽特人过着饥食渴饮,自给自足的“原生态”生活。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所谓经济的概念,没有货币,没有商品。是西方人将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逐步带进了因纽特人的社会生活。在当代,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改变已经在众多方面影响了因纽特人的生活,我们已经很难区分环境变化与因纽特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究竟孰因孰果。
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对于因纽特人自身而言,他们不是以特殊的变化为焦点来讨论身边环境变化的。相反,他们努力在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中作出相应的改变,延续本民族的文化。用因纽特人自己的话来说:“这一代因纽特人正在经历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诸如气候变暖、大范围污染物的扩散、生物遗失等全球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许多我们所面对的全球环境问题是由外界的人类活动造成的,那些活动给南方人带来了经济利益却给无辜的我们带来了环境破坏……我们面对这么庞大的全球性问题束手无策。”[31]
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变化对因纽特人传统经济造成的压力,努纳武特社会经济发展组织(The Nunavut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CEGO)领导成立了一个因纽特民族经济发展委员会(National Inuit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ttee, NIC),与加拿大北方事务委员会(Inuit/Indian and Northern Affairs Canada, INAC)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应对因纽特经济发展的挑战。[32]委员会主要关注所有因纽特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需求。
然而,这一切行动都还远远不够解决因纽特人在环境变化背景下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当因纽特人在接触了现代西方文明之后,试图借全球极地关注热潮之机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时,环境保护的压力与经济发展的愿望二者显得格外矛盾重重。在环境变化的客观现实下,因纽特人的传统经济、现代经济都受到了无法避免的影响。有些变化让因纽特人忧心忡忡,有些则让他们欢欣鼓舞。总体而言,环境变化对因纽特人利弊参半,前途莫测。
[1] Williamson, T. From Sina to Sikujaluk, Our Footprint: Mapping Inuit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in the Nain District of Northern Labrador, Labrador Inuit Association, 1997.
[2] Nickels, S., Furgal, C., Buell, M., Moquin, H., 2005. Unikkaaqatigiit-Putting the Human Face on Climate Change: Perspectives from Inuit in Canada. Ottawa: Joint publication of Inuit Tapiriit Kanatami, Nasivvik Centre for Inuit Health and Changing Environments at Université Laval and the Ajunnginiq Centre at the National Aboriginal Health Organization.p65.
[3] Davies, Hilary. Inuit observ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ffects of change in Anaktalak Bay, Labrador[D]. Queen's University (Canada). M.E.S. 2007. P112.
[4] Fox, S. 2002. "These are things that are really happening": Inuit perspectives on the evidence an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Nunavut. In The Earth is Faster Now: Indigenous Observations of Arctic Environmental Change, eds. I. Krupnik and D. Jolly, 12-53. Fairbanks, Alaska: Arctic Research Consortium of the United States.
[5] Krupnik, I., D. Jolly. Introduction. The Earth Is Faster Now: Indigenous Observations of Arctic Environmental Change. Fairbanks, Alaska, Arctic Research Consortium of the United States.2002.
[6] Huntington, H. P.. Using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Scienc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5): 1270.
[7] Archibald, L., M. Crnkovich. If Gender Mattered: A Case Study of Inuit Women, Land Claims and the Voisey's Bay Nickel Project, Status of Women Canada. 1999.
Davies, Hilary. Inuit observ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ffects of change in Anaktalak Bay, Labrador[D]. Queen's University (Canada). M.E.S. 2007. Etc.
[8] Fenge, T. "Ecological Change in the Hudson Bay Bioregion: A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Northern Perspectives Online March 29, 2012, http://www.carc.org/pubs/v25no1/change.htm; 2011-09-15.
[9] Furgal, C., D. Martin, P. Gosselin, J. Rowell, M. Grey, J. Pouliot and P. Marchand. Identifying, Selecting and Monitoring Indicators of Climate Change in Nunavik and Labrador. Quebec City, Laval University. 2003.
[10] Ford, J. D., B. Smit, J. Wandel and J. MacDonald.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Igloolik, Nunavut: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 and Present. Polar Record 2006, vol.42(02): 127.
[11] Davies, Hilary. Inuit observ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ffects of change in Anaktalak Bay, Labrador[D]. Queen's University (Canada). M.E.S. 2007.
[12] Riedlinger, D.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rn Communities: Impacts and Adaptations[M]. Arctic. 2001(1): p96.
[13] Kofinas, G., Community of Aklavik, Community of Arctic Village, Community of Old Crow and Community of Fort McPherson. Community Contributions to Ecological Monitoring: Knowledge Co-Production in the U.S.-Canada Arctic Borderlands. The Earth Is Faster Now: Indigenous Observations of Arctic Environmental Change. Fairbanks, Arctic Research Consortium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2: p55.
[14] Duerden, F.. Translat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t the Community Level[J]. Arctic. 2004(2): p57.
[15] Turner, N. J., M. B. Ignace and R. Ignac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Wisdom of Aboriginal Peoples in British Columbia[M].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P1275.
[16] Grenier, L., Working with Indigenous Knowledge: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1998: p9.
[17] Arctic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http://www.acia.uaf.edu/2012-02-15.
[18] Randy Boswell, “Melting Arctic Poses Security Risk: A Report for U.S. Congress”, Canwest News Service, 30/3/2012: http://www.globalsaskatoon.com/world/Melting+Arctic+poses+security+risk+Congress+report/2774860/story.html (上网时间:2012年2月16日)
[19] 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 “Outlook of Ice on Sea”, September 9, 2009, http://npweb.nplar.no/english/subjects/1250776798.55 2011-10-15.
[20] The process leading to a land claims agree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he case of the Nunavut land claims settlement.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1996. P139-163.http://www2.brandonu.ca/library/cjns/16.1/l%C3%A9gar%C3%A9.pdf.2011-10-15.
[21] James Eetoolook. Mining and the Nunavut Land Claims Agreement. From: Nunavut Mining Symposium, Nov.13, 2000.P1-2. http://www.tunngavik.com/files/2011/03/mining_and_nlca.pdf .2011-05-15.
[22] Vail, S., and Clinton, G. (2001). Nunavut economic outlook: An examination of the Nunavut economy. Ottawa: 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 http://www.nu.e-association.ca/cim/dbf/Nunavut_Economic_Outlook.pdf?im_id=3&si_id=305.2012-01-20.
[23]Nunavu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3: http://www.lookupnunavut.ca/NUNAVUTE.pdf,2012-01-24.
[24] Crowson, p.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conomics of Mining-What Future?. Minerals & Energy, 2002(2): p15-19.
[25] Richards,J. P. The Role of Minerals in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 Sustainable Mineral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Marker, B. R., Petterson, M. G., McEvoy, F., and Stephenson, M. H.(Eds), Sustainable Minerals Operation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Special Publication. London: Geological Society, 2005:P25-34.
[26] Brubacher & Associates. The Nanisivik Legacy in Arctic Bay: A Socio-economic Impact Study. Brubacher & Associates. 2002.
[27] Comparison of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the Nanisivik and Polaris Mine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se Study.
[28] Morrison, William R. True North: The Yukon and Northwest Territories[M]. Don Mills, Ontari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nada, 1998.
[29] 潘敏,夏文佳. 北极原住民自治研究——以加拿大因纽特人为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p13.
[30] Hornagold, Louise. Sustainability, authentic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unavut[D]. M.A. Trent University (Canada).2004.
[31] Violet Ford LL.B.(Vice President, Inuit Circumpolar Conferenc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 Inuit reality. 2003. P2-4: http://www.mcgill.ca/files/cine/Ford.pdf. 2011-10-01.
[32] Inuit Annual Report 2008-2009, p26. http://www.itk.ca/publication/2008-2009-annual-report.2011-11-12.
TheImpactofEnvironmentalChangeontheArcticAboriginalPeople'sEconomy——A Case Study of the Inuit in Canada
Pan Min, Xia Wenjia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Arctic aboriginal people is comprehensive and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economy, culture, education, health, and food. This article is a case study of the Inuit in Canada,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Arctic aboriginal economy. Firstly, environmental change makes the traditional Inuit economic activity—hunting more difficult; secondly,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Arctic region facilitate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rich mineral resources in Arctic region.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marginal benefit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brought about by environmental changes will greatly affect Inuit's future with the exhaustion of resources; finally, as the second-largest national industry of the Inuit, tourism is declining with the reducing number of tourists, who want to satisfy their psychology of seeking novelty in the traditional Inuit activities and have lost their interest as the climat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Overall,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Inuit is both advantageous and disadvantageous; thus, their future is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Inuit in Canada; economy
C954
A
1672-335X(2013)01-0027-08
责任编辑:鞠德峰
2012-05-10
教育部项目“北极环境变化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10YJAGJW017) 、国家海洋局极地办课题“北极环境变化下的中国安全环境研究”、同济大学文科卓越青年学者计划项目“北极原住民研究”的中期成果
潘敏(1975- ),女,安徽肥西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极地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