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凤 王启顺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在对海洋管理的现行研究中,以管理学和法学的相关论述为多,而社会学囿于对社会系统内部关注的理论传统,环境社会学产生之后,生态关系才逐渐的融入社会学之中。[1]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待海洋管理,是把海洋作为社会系统与之发生物质、能量等交换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环境系统,研究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分析海洋管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变化。
事实上,对海洋的管理自古已有,如历史上的海防,明朝的“海禁”等,但我们所说的海洋管理则是在现代学科体系意义上的管理,是对于人类的各种涉海行为的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海洋管理无论是作为一种管理实践活动,还是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产生必然有赖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源起于海洋的“社会化”,也就是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具有了显著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构成海洋管理产生的基础。对海洋管理产生的基础进行社会学分析,目的在于把握海洋管理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并进而为正确掌握海洋管理的概念提供客观依据。海洋的社会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伴随着高科技在海洋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向海洋的全面进军,海洋在被人类全面“征服”的同时,也成为人类活动的对象,成为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海洋已经由一种纯自然物,而变成人类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由于海洋被全面纳入人类社会活动之中,因此,海洋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在赋予海洋以社会性的特质,使海洋逐渐变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
人类已把走向海洋作为解决人口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最好途径。国际社会已经取得共识,海洋同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是“第二故乡”的关系,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许多国家制定了向海洋进军的发展目标。例如,2002年,美国就有一家企业决定将造一艘可容纳数万名乘客的游轮——“自由号”,如果建成,它将是人类建造的最大的可移动物体,它好比一个“漂流城市”,这将是一个长期在热带海域游曳的现代城市。[2]目前还有许多国家正在计划建水下工业城。人类已经把未来美妙的生活寄托于海洋,海洋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1994年经联合国批准并生效实施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具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辖权,其面积略小于全球陆地的面积,海洋从此成为“蓝色国土”。[3](P16)“海洋国土”概念的出现,标志着海洋已成为重要的国土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地域空间,而且也使海洋作为一个区域范畴而存在。
因此在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当前,海洋的确是“人类未来的希望”。进入21世纪,海洋社会性特征越来越突出,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地从陆地向海洋转移,所以对海洋的管理亟待加强。
(二)海洋的社会经济特征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近岸海域已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特征。海洋成为人类共同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岸海域是各类海洋资源的高度密集区域,土地、空间、生物、矿产、能源、化学、动力等方面的海洋资源都已成为沿岸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近岸海域优越的气候和自然风光,使这一地带成了旅游热点。滨海旅游成为沿海国创汇的重要行业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洋技术的提高,海洋资源的数量与利用程度,都将进一步增加,并且会产生更大飞跃的发展。但正是由于海洋资源的这一公共物品的产权难以界定清楚,很多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自由使用,因而,为追逐个人利润的最大化,每个使用者都会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结果经常导致海洋公共财产被过度使用,出现所谓的“公地悲剧”现象。因而,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以更好的实现对海洋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海洋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特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深入,海洋问题越来越突出。海洋问题不仅仅表现在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治理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海洋问题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因而它们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社会特征,甚至有些海洋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权益等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问题。在当今时代,几乎社会发生的所有重大问题,都能反映到海洋问题中,这就使我们必须重视对海洋管理。
在海洋具有显著社会特征的同时,海洋也在全面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海洋的这些社会特征使得海洋与其他自然物相比,更需要加强管理。总之,海洋管理变得如此重要,一方面是人类海洋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在付出了沉重代价后面对海洋开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根据海洋管理产生的这些基础条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一下海洋管理的概念。
管理学早已对海洋管理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从这一角度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管理概念的阐述,可以发现,对海洋管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类:狭义的海洋管理概念和广义的海洋管理概念。
狭义的海洋管理概念,如美国学者J.M.阿姆斯特朗在与P.C.赖纳合著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指出:“海洋管理”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政府的全面控制,另一个是最低限度的行使政府的权力。[4](P2)广义的海洋管理概念,如管华诗、王曙光在《海洋管理概论》中把海洋管理定义为: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5](P1)
相比管理学的定义,以社会学的视角去分析海洋管理的定义,我们发现海洋管理在协调人类海洋开发行为和维持海洋资源有序利用上所起的作用与社会控制在维系现存社会秩序和调节各类社会关系上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社会学家普遍认为,任何社会都要运用社会控制体系来推行统治阶级所确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维系现存的社会秩序,使其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海洋管理产生基础的分析,我们发现社会控制同样适用于海洋管理,因此,本文选取社会控制理论作为海洋管理的社会学分析视角。
“社会控制”的观念和实践,是人类文明社会自古就有的社会历史现象。但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罗斯(E.A.Ross)在其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来的。罗斯对社会控制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他对社会控制做了如下的解释:第一,社会控制优于自然秩序;第二,社会控制是由某种社会组织实施的;第三,社会控制不同于阶级控制;第四,社会控制是由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宗教、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人格、启蒙、幻象、社会价值观、伦理法则等多种手段来实施的;第五,社会控制由于人类需要、文化和习惯等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发生变迁,但是这种社会变迁应当有利于人类的福利,有利于个人的自由,促进社会竞争,从而达到保护社会财产和精神财富的目的。[6](P289-334)
罗斯对社会控制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社会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体系。按照罗斯的解释,社会控制是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秩序。
中国社会学家吴泽霖早在1934年就出版了《社会约制》一书,将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介绍到了国内。在书中,他提出了“社会约制”的概念,阐明了狭义的社会约制和广义的社会约制。狭义的社会约制指凡是代表社会团体而施行的约制。广义的社会约制是相互的,没有地位性,没有阶级性的,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是约制者又是被约制者。[7](P4-10)吴泽霖的研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学界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化方面的积极努力。风笑天认为社会控制的基本含义乃是社会管理系统运用各种手段都措施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8](P119)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们关于社会控制理论的综述,我们认为社会控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9](P401)
综合对社会控制的理解,以及海洋管理产生的基础,笔者认为海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领域和构成部分,它是随着人类海洋开发活动的展开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海洋管理的社会学含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海洋管理是指有关海洋社会组织(包括正式组织如国家海洋局和非正式组织如渔民协会)通过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舆论等手段,通过对人类海洋开发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以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协调沿海和内陆平衡发展,促进人类海洋开发活动持续、稳定、协调开展,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海和谐共处的目的。狭义的海洋管理就是对人类海洋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违法违规开发行为进行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因为概念就是以简短的形式概括事物的内涵和外延,使人们明确他们的意义和使用范围。所以海洋管理概念的明确,为继续讨论海洋管理的对象和任务奠定了基础。对于海洋管理对象和任务的讨论也就是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详细阐述。
(一)海洋管理的对象
海洋管理是海洋社会学研究内容之一,而海洋社会学还有哪些研究对象?海洋管理与这些研究对象具有什么关系?海洋管理的对象与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又有什么关系?为了更好的把握海洋管理的对象,有必要在此进一步明确一下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论及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庞玉珍教授认为,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应当围绕“海洋开发利用的社会条件及其社会影响”来进行。在这一主题下,海洋社会学应主要研究影响海洋开发系统的一系列人类活动,以及影响社会系统的一系列海洋开发活动。需要具体回答这样两类问题:一类是海洋开发、利用及由此产生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社会行为与社会过程的;另一类是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社会条件变量是如何影响海洋开发、利用的。[10]崔凤教授认为关于“海洋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应从环境社会学和发展社会学这两个视角入手,由此海洋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海洋环境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个主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海洋观调查与研究、海洋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海洋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研究、海洋环境问题研究、海洋渔村研究、海洋民俗研究、海洋政策研究。[11]张开城教授主张海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社区、群体和组织研究;人类重要海洋活动研究;海洋社会变迁研究海洋社会问题;社会冲突与控制研究;海洋文化研究这五个方面。[12]
这些观点虽然都是有创见、有启发的,但笔者认为,海洋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海洋与社会协调发展。从已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海洋社会,还是海洋问题,都是人类海洋开发行为的结果;而探讨海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需要以人类海洋开发行为为中介,所以所有的研究最终都是围绕人类行为而展开。[13]社会学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也是最常见的现象,如韦伯就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14](P113)因此,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
与之相应,通过对海洋管理概念的分析,我们发现,海洋管理的对象也应时刻围绕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虽然任何组织中都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任何组织既定目标的实现最终也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是海洋管理的本质因素,是海洋管理的直接对象。
(二)海洋管理的任务
围绕人类海洋开发行为这一管理对象,海洋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海洋开发?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海洋开发?影响海洋开发的因素是什么?海洋开发产生了怎样的后果?特别是海洋开发对社会变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提出也形成了海洋管理的基本任务,笔者按照这些问题的属性将海洋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合理引导人类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人类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本质是人类的海洋经济活动。[5](P2)我们应看到,海洋开发迅速升温的同时,海洋资源也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海洋开发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避免人类在开发陆地资源时曾经有过的失误?这些都是海洋管理的核心问题。
二是有效处理海洋问题。先从海洋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来看,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深度越来越高,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海洋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重要表现是:污染特别是近海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洋资源枯竭、海洋生态失衡等。对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的管理,目的是达到人类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用心利用,使海洋开发活动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海洋问题不仅仅表现在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治理等方面,更重要的是随着个沿海国家对“海洋国土”的重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这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问题。正如前文所讲,在当今时代,几乎社会发生的所有重大问题,都能反映到海洋问题中。因此,如何改善海洋环境,如何恢复海洋生态平衡,以及如何处理海洋争端问题这也都给海洋管理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协调沿海与内陆平衡发展。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但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比,东部地区凭借有利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政策取得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违背了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这一原则,因此“差距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在海洋经济总体活动中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是海洋管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罗斯将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类是称之为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另一类是包括法律、制度等内容的政治控制手段 。[6](P313)还有的学者将社会控制手段分为组织控制手段、制度控制手段和文化控制手段。正如社会控制手段种类繁多一样,海洋管理手段也分为不同种类。我们在这里将海洋管理手段分为政治制度手段、经济手段、社会舆论手段。每一类中又包含许多具体的工具性管理手段。
(一)政治制度手段
政治制度手段是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并对全体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海洋开发行为进行调节与制约的方式。政治制度手段的具体形式有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法律手段。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接轨,依法治海,依法管海,最终达到依法振兴海洋事业的目的,是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最基本手段。将符合国情的发展海洋事业的方针、政策及行之有效的重大管理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地体现国家政策的要求,而且也能为海洋管理的其他手段如行政、经济等手段提供法律依据。
2、行政手段。所谓行政手段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的授权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在海洋管理中采取的行政行为。它包括行政命令、指示、组织计划、行政干预、协调指导等。其中,协调是各类海洋管理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被广泛地用于调整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种活动。在协调的同时,国家海洋管理部门还可采取行政干预措施,直接干预海洋开发活动和海洋产业的发展,以确保海洋及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各海洋产业及其开发利用活动不仅符合地方和部门的当前利益,而且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
(二)经济手段。所谓经济手段是指运用经济措施管理海洋,经济措施分为奖励性、限制性和制裁性三种。例如,为促进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国家可采取一些经济优惠措施来扶持;对于需要限制或保护的资源如填海和海砂开采等,国家可加大调控力度,限制开发时间、品种及数量,加大税收和提高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等;对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损失的,在依法处理的同时,可采取经济措施予以制裁。
(三)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社会舆论是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无形无休,但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类的海洋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广为传播的舆论,造成一种社会氛围,处在这种氛围中的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这种影响不光在开发者身上产生作用,同时对海洋管理部门也起着同样的作用。社会舆论可以是社会公众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由政府部门或某一社会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为宣传而形成的。社会舆论的管理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是政治制度手段和经济手段的有效补充,因此在海洋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公众与媒体的参与,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完善透明的海洋管理氛围。
应该说,现如今政府大力提倡的是社会管理,而不是社会控制,因为管理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经营维持这种和谐的状态,而控制则比较强硬而又缺乏人情关怀,是为了将正在恶化或已经处于恶性的矛盾问题进行遏制并转变。本文是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和视角来论述海洋管理,并不是将海洋管理简单的演变为社会控制,或者说社会控制就等于社会管理。在社会学层面上,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本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海洋管理的最终对象是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过度的管理不适当地限制了人类海洋活动空间,欠度管理则不适当地放纵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一般来说,在符合具体历史条件并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适度的海洋管理能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续利用。
[1]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关海山.“自由”号——一个海上城市的构想[J].海洋世界,2007,(3).
[3](加)E.M.鲍基斯.海洋管理与联合国[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4]J.M.阿姆斯特朗,P.C.赖纳.美国海洋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5]管华诗,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6](美)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吴泽霖.社会约制[M].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社,1934.
[8]风笑天,张小山,周清平.社会管理学概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庞玉珍.海洋社会学:海洋问题的社会学阐释[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1]崔凤.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
[12]张开城.应重视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探索与争鸣.2007,(1).
[13]崔凤.再论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属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4]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