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直线加速器进行全身照射的护理经验

2013-01-21 14:55丁凌燕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加速器放射性无菌

丁凌燕

高能直线加速器及剂量学验证设备的引进为开展恶性肿瘤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治疗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护士积极有效的准备工作使放射治疗机房达到全身照射的环境要求,并对患者进行全过程的细心护理是患者成功完成全身照射的关键,对其后继治疗也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对65例恶性肿瘤及骨髓移植患者悉开展了全身照射治疗,通过积极地全程护理,特别是对出现放射性反应患者的悉心护理,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共对65例恶性肿瘤及骨髓移植患者开展全身照射治疗,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8岁。本组患者中,骨髓移植37例,胃癌11例,肺癌11例,结直肠癌、乳腺癌各3例。总照射剂量为7~12 Gy,分1~3次照射。经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45例出现放射性反应,其中放射性皮炎12例,放射性腮腺炎18例,放射性肺炎13例,放射性溃疡2例,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或明显改善。

2 护理

2.1 照射前护理准备

2.1.1 物品准备 护士应配合放疗技术人员准备用于剂量校正辅助物品:(1)为了减少照射时间及剂量学上的需要,准备厚度为0.5 mm和1 mm铅皮;(2)用于校正大照射野对角线的剂量分布的有机玻璃板屏风(厚5 mm),一方面起改善X射线质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粘贴铅皮;(3)适合患者用于全身照射的非金属治疗床,治疗床面的大小与角度应能使患者舒适地躺在大照射野内;(4)为防止散射线的影响,在治疗床与机房墙之间放一块防止散射线的1 cm厚的有机玻璃板或木工板,其大小应大于墙上光野投影;(5)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胖瘦,利用剂量验证材料制作简易仿真人体模型,用于剂量数据测量实验;(6)热释光测量元件的准备,其主要用于患者实施全身照射时,进行实际吸收剂量的测量[1];(7)调整对讲系统位置,使机房内拾音器靠近患者,摄像机镜头对准患者[2];(8)为了防止意外,护士应在全身照射前临时配备抢救物品,包括:氧气袋、面罩、急救药品(检查确保在有效期内)与急救器材。在机房外应配备急救车辆。(9)因全身照射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事先应与消毒供应室联系,准备患者所用的无菌被单、被子,小单及病员服(均经高压灭菌处理),以及足够医护人员使用的无菌隔离衣、口罩、帽子、拖鞋,手术包等物品。

2.1.2 人体参数的测量 对于将要接受全身照射的患者,护士应协助医生测出患者头、颈、肩、心、腹、膝、踝7个部位的厚度参数,以便对患者进行全身剂量调整。

2.1.3 放疗机房的消毒 由于患者在行全身照射前,均已行大剂量化疗,此时患者体质极差,易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再加上患者如从洁净的无菌层流病房进入常规的放射治疗的加速器机房,二者环境反差相当大,因此必须对直线加速器机房进行彻底消毒。消毒难点在于直线加速器是高昂的精密设备,因选用无刺激性消毒液拖地和擦墙,再加上紫外线灯照射以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至于消毒液的配比浓度及紫外线灯照射强度,我们的经验是:在行全身照射前4 h,先对加速器机房的地面及墙面利用无刺激性的普通消毒水溶液按配比进行2次(间隔1 h)拖擦,后根据加速器机房空间大小,按每8 m3空间配备一无臭氧产生的紫外线灯均匀照射2 h。

2.2 全身照射的护理

2.2.1 照射前的护理 全身照射前,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体质、心理情况、治疗情况及生活情况;应主动热情地向患者宣讲有关放射线的科学知识,有目的使用放射线为人类服务的意义以及放射治疗的知识;介绍有关全身照射的整个过程、临床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同时与患者进行感情交流,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不适心理。在生活上给予患者更多的体贴和照顾[3]。

2.2.2 患者的接送 由于全身照射需1 h左右完成,同时患者在化疗期间输入了大量药液,因此接患者前必须处理完其的大小便,在从无菌的层流病房接送到加速器机房的来回途中,必须使患者躺在无菌被内,用无菌床单包裹,既要防止途中感染,又要确保不感冒。

2.2.3 照射时的护理 护士应严格执行并监督执行无菌操作的规定,进入加速器机房的所有人员应更换无菌隔离衣裤帽子等。护士配合医生及放疗技术人员摆好患者体位,并在患者身上各剂量测量点放置好热释光测量元件,同时防止无关人员和没有消毒的物品进入机房。在做全身照射过程中,护士通过摄像镜头全面监视,时刻注意患者有无不适变化,并通过对讲系统询问患者的情况,如患者不舒适需及时向医生汇报,以确定是否继续行全身照射。

2.2.4 照射后的护理 全身照射后的患者应接回无菌的层流病房精心护理,护理的重点是防止感染及常规护理(如心理辅导和体温观察等)。

2.3 放射反应的护理

2.3.1 放射性皮炎 干性皮炎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及脱皮。主要护理措施为:予10% KL-98稀释液药浴,后予全身涂抹洁优神药液进行皮肤护理;湿性皮炎表现为照射区皮肤湿疹、水疱、破溃,多发生在腋下、腹股沟及会阴部。主要护理措施为: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嘱患者穿全棉内衣,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忌搔抓,避免出血和感染。

2.3.2 放射性腮腺炎 多表现为治疗当晚及次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腮腺肿痛,1周后可能出现口干、咽痛。主要护理措施为: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如有需要给予碘片含服,可以减轻症状,严重者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2.3.3 放射性肺炎 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咳白色泡沫痰,气促,活动后加剧,胸痛、发热,严重者血氧分压持续下降。主要护理措施为: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深浅情况,对有痰不易咳出者采取雾化吸入措施,帮助排痰。如患者出现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并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症状,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预防继发感染。

2.3.4 放射性溃疡 为患者局部皮肤接收的放射剂量超过其限值而导致溃疡。主要护理措施为:指导患者保持溃疡处干燥,并用放射反应皮肤病保护药奥克喷进行喷涂。

3 小结

全身照射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护理人员应做好照射前的护理准备,细心完成照射时的护理,照射后准确及时观察并通过护理手段减轻放射性反应,对于患者的最终康复或提高生存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吴爱东,张红雁,刘磊,等.全身照射及半导体实时剂量监测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1):56-59.

[2] 张绍刚,李高峰,刘明远,等.450例全身照射患者的照射方法及结果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8,17(2):109-113.

[3] 韩桂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与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7):98.

猜你喜欢
加速器放射性无菌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知识快餐店 科学加速器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