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媛, 朱 珍
血栓性静脉炎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常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下肢深静脉。10%~30%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肺癌仅次于胰腺癌居第二位[1]。肺癌患者术后易发血栓性静脉炎与以下因素有关:(1)术中体位改变,肢体受压导致血流受阻;(2)术中刺激性麻醉药的应用;(3)术前禁食水及手术创伤和术中大量失液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4)可能因寒冷致血液瘀滞[2]。血栓性静脉炎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物的顺利输入,不利治疗[3]。本院胸外科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共有3例开胸术后患者并发术侧上肢血栓性静脉炎,经治疗护理后,转归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57~70岁。3例患者均有吸烟史,吸烟年数20~40年,每日支数10~30支。术前已戒烟1~3周。手术方式:肺叶切除术2例,肺叶楔形切除术1例。病理类型:鳞癌2例,腺癌1例。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时间为术后3~7日。血栓发生部位:右上肢2例,左上肢1例,均为术侧肢体,均曾输液。患者具体表现为患肢红肿、麻木、疼痛、皮纹消失,静脉条索状改变伴有硬结,患肢周径大于健肢1~4 cm,手感患肢皮温明显高于健肢,经B超确诊为血栓性静脉炎。
2.1 患肢护理 协助患者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肿胀,避免肘下垫枕影响血液回流。协助患者每2 h更换肢体受压部位,防止长时间的缺血而发生压疮,动作轻柔,防止栓子脱落。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肢清洁干燥,晨晚间护理使用软毛巾蘸温水轻轻擦拭患肢。协助患者穿宽松衣服,避免过紧衣袖对患肢造成挤压。避免经患肢静脉输液、抽血和测量血压。每日观察患肢色泽、温度、肿胀范围并测量周径。同时嘱患者尽量避免患肢下垂,以免加重血液淤积;告知患者注意保护患肢,避免擦伤、刺伤,以免引起感染。3例患者依从性良好,于术后10~12天患肢肿胀逐渐缓解、皮纹出现,术后15~18天皮温、皮色恢复正常。
2.2 活动指导 患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后应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其他部位的栓塞[3]。然而,胸外科手术后术侧易出现肩部僵硬、肌肉萎缩和上肢功能障碍。研究证明,合理的上肢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开胸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4]。本组3例患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肢体均为术侧上肢,如何在避免血栓脱落的同时尽量避免患肢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活动指导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采取的措施为:急性期尽量避免患肢活动和按摩,并向患者和家属宣教尽量避免活动的原因,评价患者对宣教的掌握程度和依从性。多巡视患者,协助其自理,减少因患肢制动而产生的不便,保证患者的基本需求。患者患肢肿胀逐渐减轻时(即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开始减小时)指导患者在护士协助下进行渐进性功能锻炼,开始做五指同时屈伸、握拳运动,每次3~5分钟,每日2次。皮温、皮色逐渐恢复正常时,指导患者加入旋转手腕运动。患者患肢皮温、皮色完全恢复正常时,指导患者用患肢进行简单自理活动,如洗脸、刷牙、喝水等。在患者活动时,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血栓脱落引起其他部位栓塞的相关症状。本组患者均无其他部位栓塞症状,且患肢活动良好,无功能障碍发生。
2.3 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有体温升高及时通知医生。3例患者治疗期间体温维持在36.7°~37.5°,并无体温升高现象。严密观察心率、呼吸,警惕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3例患者治疗期间心率84~106次/分,呼吸22~28次/分,无肺栓塞相关症状发生。
2.4 用药护理 发现血栓性静脉炎后,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8 200万单位皮下注射,2次/d。速碧林为4 100万单位1支独立包装,所以每次需为患者注射2支速碧林,每日需给予患者穿刺4次。为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出现皮下硬结,每次需更换穿刺部位。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皮肤黏膜、牙龈、穿刺部位有无出血,伤口有无渗血,并关注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监测患者的凝血情况。3例患者均未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硬结或出血、渗血情况,凝血功能均正常。遵医嘱给予海普林软膏擦涂患肢,3次/d,用药后挽起患者衣袖,使患肢裸露,充分吸收药物。
2.5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增加营养,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稀释痰液、补充水分;多进食高纤维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2.6 心理支持 患者刚经历了肺癌手术,术后又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担心患侧上肢不能恢复或血栓脱落造成其他部位的栓塞,表现为焦虑、紧张、易怒。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增加了巡视和沟通的次数,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常识、预后及康复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当患者症状好转时,积极告知患者,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在治疗和护理前,充分给予患者相关的宣教,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操作熟练,给患者以安全感。以上方法缓解了患者紧张心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2.7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继续观察患肢变化,若再次出现红肿、条索样硬结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其次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搭配,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高蛋白食物,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增强机体抵抗力;坚持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胸外科手术本身对凝血的影响、手术后卧床、静脉穿刺损伤、静脉用药的影响,都会促进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5]。所以护理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需要在术前做评估,尤其是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宣教,鼓励术后在床上多活动,督促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术后要严密观察是否有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保护患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用药护理,给予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以上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1] 柯维雅,朱玉珍.肺癌患者血栓性静脉炎6例报告[J].中华肿瘤杂志,1989,11(1):70.
[2] 张祥美.开胸术后病人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17-18.
[3]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4.
[4] 骆福秀,钟琴.开胸术后术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研究现状[J].家庭护士,2008,6(9):2363-2365.
[5] 鞠进,王连华,于戈.肺癌并血栓性静脉炎8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