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娟,肖君政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一种“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美国《连线》杂志给出的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冲破时空的限制,以一种开放的形态使得传播环境下人人平等成为现实。[2]正因这种特异的形态使得新媒体迅速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逐渐占领大学生青年群体,消解高校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而迅速地转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大学生学业生活方式。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即时的信息传达深受大学生的欢迎,而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尤其强烈。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0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我国5.38亿电脑和手机网民中学生比例达28.6%,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群体。手机、网络的普及既给大学生的学业带来诸多便利,也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求知学习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数字媒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灵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而得益于网络公开课、名家视频等共享资源,大学生们可以实现与大家名师的零距离接触,通过互联网还可以与教师进行即时通讯,开展同步交流,促进教学相长。另一方面,由于青年学生自控能力的欠缺,网络信息的庞杂,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甚至出现网络依赖成瘾,进而导致逃课厌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新媒体对思维方式的影响。高度的图像化、平面化、标准化的信息内容正逐渐消解传统文化的深度,而碎片化、数字化、机械化的表现形式日渐瓦解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喜欢引擎搜索不愿意背诵记忆,喜欢借鉴抄袭不愿意独立思考,喜欢享受浮华不愿意吃苦耐劳,追求功利的浮躁胜过淡泊明志的平和,过度的依赖网络导致创新思维的缺乏。阅读和思考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现在大学生的传统图书阅读率不断下降,甚至有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从来不去图书馆,借书证上的借书记录竟然为零。[3]尽管互联网阅读率在不断攀升,但是电子阅读具有不稳定性,阅读的内容很难有精深的保证。
寻求亲密对抗孤独是大学生的主要心理任务,他们的人际交往愿望非常强烈,渴望通过人际交往在同性和异性中留下深刻印象,展现自我。但由于现实环境以及个人交际能力的局限,很多大学生心目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的表现往往差距较大,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造成了大学生难以摆脱的失意和痛苦。而作为新媒体的QQ、飞信、人人、豆瓣、微博等各种SNS网站,为大学生展现理想自我提供了良好的社交平台,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这种落差,因而“网络社交”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熏染和冲击着传统的交往方式。新媒体为大学生交往提供了便捷而廉价的平台,使得大学生社交成本降到最低。网络的平等开放为大学生寻找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的社交对象提供了便利,在线的交流互动突破了传统社交时空的限制,即时通讯的应用让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的大学生在社交方面获益良多。
另一个方面,通过新媒体的交往具有间接性、非现实性和匿名性,而网络社交存在失范性,很多时候会引发信任危机。[4]相较于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网络社交可以更好地、更有控制性地表现自己,把不利信息隐藏起来或者弱化掉,所以网络社交传播的形象缺乏真实性,更具有欺骗性。同时,网络交往可能使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疏离,限制个体情感的发展,更为严重的还会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5]而且网络交往中的大量不良信息,导致大学生拜金主义盛行、人际道德缺失。网络社交还容易流于虚假热闹表面,缺乏交流深度,人际交往换成了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前的冷文字,点击发送替代了肢体语言音容笑貌,交往的生活方式越发快捷简单,却在逐渐丢失情感和责任。
大学生虽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却在家庭中占据着重要的消费支出地位。大学生对青春、时尚等流行元素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感的觉知力,消费呈现出追赶时尚、追求流行、超前消费等特点,新媒体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创造出的新奇时尚消费文化,对热衷于新媒体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消费意识受到强烈冲击。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消费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网购消费、时尚消费和情感消费。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9次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购用户总规模达到1.94亿人,网购使用率提升至37.8%,而其中作为网民主体的学生网购的比例也逐年攀升,尤其是大学生。因为网络中商品价格低廉、品种款式丰富、网购快捷便利、网络消费归属感强等原因使得网购成为了大学生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一项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理想消费方式具有能挣会花的享乐主义倾向,表现出消费的时尚化。[6]大学生对于高端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高品牌的产品和阿迪达斯、星巴克等高品位生活有着强烈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收入不是问题,研究中关于大学生透支现状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偶尔透支的占55.8%,经常透支的占18.3%,两者合计高达74.1%,表明超前消费已被普遍接受。[6]大学生消费的另一项特点是情感消费,主要是用于生日宴请、恋人礼物和旅游等,这其中往往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等错误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随着媒体的兴盛、介入门槛极低的媒介的普及,所有的信息包括政治、宗教、哲学、艺术等等形而上的内容,都变成了娱乐的泛化”[7]。以“乐”为标杆的泛娱乐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源于影视报刊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择手段制造乐子,把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娱乐化来获取卖点,甚至不惜扭曲大众审美标准来满足受众愉悦需求的“泛娱乐化”闲暇生活方式,借助于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为大学生所追捧。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和篮球场,从海外电视剧到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从养眼的选秀节目到火爆的相亲节目,从调侃式的谈话节目到各种隐私大曝光,从恶搞、偷拍、人肉到层出不穷的事件门,让人异常兴奋激动不已。大学生网络群聊替代了聚会,群里经常出现搞笑的QQ表情、性色彩浓厚的图片段子、幽默笑话和打情骂俏。同学交流很低俗,班干部竞选看幽默,组织活动拼恶搞,社团文艺乐翻天。这种泛娱乐化的倾向和思潮犹如沙漠的风沙,不经意间已经侵蚀了校园文化,异化了大学生的人格,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但是很多大学生却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7]。
与泛娱乐化共生的闲暇生活方式的另一特性是网络化。[8]网络影音、网络聊天、浏览新闻、更新空间和微博、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等等,这些网络资源可同时带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可寻求种种刺激的体验,可满足现实中难以靠近的需要。大学生在体验着本能的感官快乐,获得本能的自由,却难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提供的丰富感官刺激的同时,也在接受传播内容的深刻影响。新媒体生存具有开放性,这种宽松无障碍的环境有利于大量有效资源的繁殖,却也同时为个人自私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观念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网络色情、一夜情、网络暴力、网络赌博提供了传播通道,如果大学生克制力不强,人格修养不够,很容易产生动摇造成身心堕落。
新媒体环境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有人要捍卫传统文化的贞操观和家庭主义,也有人实践性观念日益开放的一夜情,观念在碰撞思辨和体验后得以明晰。多样且多变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之一,他们的思想行为随时可能受外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新媒体的平台充斥着西方 “普世价值”、性开放等思想导向的文化影视作品,光与影的聚焦,竞争和消费的多重压力和诱惑,导致婚恋道德走向低俗,婚恋生活方式物化为牟利的工具。[9]向往跨国恋,结婚要“嫁腕”,女生为爱当“小三”,男女近半认同一夜情[10],意味着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冲击中走向了性观念的多元化、婚前性行为的常态化、征婚提前化、闪婚、闪离、失恋崩溃化,这种扭曲的状态是自由而缺乏指引的后果,是伪开放伪自由的颠倒异象。扭曲的婚恋生活方式满足了虚荣,排解了寂寞,个别大学生的一夜情和性交易挑动着感官的刺激和金钱的快感,殊不知背后的代价和随后遭受的烦恼痛苦即使付出多倍的努力却难以弥补和愈合。
新媒体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给他们的学业、交往、消费、闲暇和婚恋等带来负面的影响。新媒体给了真正的自由,很多大学生却把自己绑在自由的绳索中任凭它把自己撕碎扔向深渊,这可以说是新媒体潮流带来的悲哀。新媒体的潮流不可抵挡,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任凭大学生随潮流飘摇在新媒体的风吹浪打中毁灭或重生,而要顺应趋势重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因势利导促成大学生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的养成。
重构大学生合理的生活方式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生活方式的改变实质上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变。生活方式教育能在大学生面对日常生活做选择时给出详尽具体的答案,然而其背后需要“三观教育”给予原则性和方向性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必然要在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展开。人的生活方式是受价值观指导的,价值观念体系的转换,也是生活方式变革的基本动力和思想基础。[11]大学生生活方式重构的目标,要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之与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要摒弃消极颓废、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保持朝气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
当前,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首要任务是抢占新媒体阵地,提升高校德育的话语权。生活方式中包含着各种人生和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道德内涵,生活方式的引导自然需要先有思想道德教育的扎实基础和良好环境。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凭借着传统媒体拥有的强势话语权力的高校德育正遭受肢解和蚕食,面临着边缘化和被取代的危险尴尬境地,德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日渐式微,迫切需要进行德育创新,重新掌控德育话语权。具体做法,一要拓展边界提高德育话语的覆盖面,整合信息促成话语功用的最大化,统一部门增强德育话语的权威性,以达到整合资源,抢占德育话语阵地的目的。二要转换德育的观念体系、途径体系和内容体系,贴近德育话语对象,畅通德育话语途径,回归德育生活世界,以增强德育话语黏性。三要人文关怀,提升德育话语主体的自觉性,优化队伍,提高德育话语的号召力,创新平台,提高德育话语的凝聚力,来提升德育话语的有效性。由此达到以思想重构生活方式,以德育引领生活方式,由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形成人格的改变,达成大学生和谐美满幸福人生的目标。
[1] 廖祥忠.何谓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121-125.
[2] 曹中海,董慧芳.现代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68-70.
[3]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公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4-23.
[4] 张奕华.论网络境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合理引导[J].青年探索,2012(2):67-70.
[5] 朱瑾.网络环境下学生人格心理特点变化及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34-36.
[6] 彭慧蓉,钟涨宝.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分析[J].经济师,2002(7):83-84.
[7] 阎志斌.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22-125.
[8] 许俊卿.大学生娱乐网络化调查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8):93-97.
[9] 秦琴,李美双.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及矫正对策[J].人民论坛,2011(12):160-161.
[10] 肖君政,雷利娟.90后上海高校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85-86.
[11] 李海,张艳萍.生活方式多元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4):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