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级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3-01-21 14:43:53朱卫国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髓内远端踝关节

朱卫国

胫骨远端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常为粉碎性骨折,且伴有软组织损伤。由于胫骨远端所附着的肌肉较少,软组织菲薄,供血血管主要为骨膜血管与滋养血管,若骨折造成供血血管损伤,术后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1-2]。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胫骨骨折的主要方法,交锁髓内钉的治疗范围是骨平台6 cm以下至关节面以上5 cm,但近年来专家级髓内钉的出现扩大了治疗的适应证,且疗效显著[3]。本研究旨在观察专家级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胫骨远端单发骨折;②排除病理性骨折与陈旧性骨折;③不伴有患肢重要神经、血管损伤;④患肢在受伤前活动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37)。实验组:男 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7±6.3)岁;开放性骨折 12例,闭合性骨折25例;骨折分型,43-A 18 例,43-A2 23例,43-A 36 例。对照组:男 21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44.1±9.4)岁;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27例,骨折分型,43-A 17例,43-A2 21例,43-A3 9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实验组接受专家级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先行闭合复位以稳定骨折端,于髌韧带前方作一长4 cm的正中切口,扩髓后将合适长度的髓内钉置入,经导向器将远端锁钉置入,对骨折端加压后将近端锁钉置入,拧入螺帽,逐层缝合。

1.3 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术后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90.18±23.87) min,对照组为(89.25±16.79) min; 术中出血量实验组 (165.33±49.38) mL,对照组(169.71±41.52)mL;实验组 X 线透视(20.73±6.43)次,对照组(18.79±5.23)次。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实验组待床时间 (4.73±1.69)d,对照组为(6.11±2.08) d;总住院时间实验组为(13.63±3.27) d,对照组为 (16.12±3.39)d;完全负重时间实验组为(8.34±1.55) d,对照组为(10.44±2.12) d;骨性愈合时间实验组为 (19.25±3.07)d,对照组为 (24.59±4.16)d。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有5例(13.51%)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畸形愈合,3例踝关节疼痛;对照组共7例(18.92%)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为骨折不愈合,3例为切口感染。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术后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实验组为(94.61±4.53),对照组为(93.08±4.27),无显著性差异(P>0.05)。Johner&Wruhs评分,实验组优 25例,良8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89.2%;对照组优22例,良8例,可3例,差8例,优良率为81.1%;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胫骨上端与髌骨及股骨下端构成膝关节,其下端与腓骨一起组成踝关节,当胫骨发生骨折后,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常会引起创伤性膝关节及踝关节炎[5-6]。对于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时不仅要注意恢复胫骨的长度,还需要将重点放在胫骨的力线上,以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随着手术技术以及内固定物的不断发展,对于胫骨远端的骨折都趋向于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伴有位移的骨折,手术内固定可以显著降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7]。由于胫骨远端的髓腔较大,传统髓内钉复位效果较差,畸形愈合发生率较高。

随着BO理念与临床实际情况的不断贴合,以及专家级髓内钉的出现,以中心固定为特色的髓内钉在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受到重视[8]。专家级髓内钉尖端与远端锁孔近侧缘之间的距离较以往有所缩小,使得髓内钉的治疗范围得以延伸。专家级髓内钉具有4种长度与厚度不同的螺帽,增加了髓内钉长度的可控制性,可以最少的次数将髓内钉置入合适的位置。专家级髓内钉远端的锁孔由2个增至4个,多平面的锁定结构增强了固定的稳定性。解剖锁定钢板的优势在于,在建立稳定的固定系统的前提下,在钢板与骨骼之间留出空隙,而不影响局部的血供,促进了骨折的愈合[9]。此外,钢板的体积较小,不会发生张力过大的现象,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X线透视次数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等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肢的功能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待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恢复较对照组更快。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专家级髓内钉的闭合穿钉,使得骨外膜的小血管网得以保留,保护了骨折端的血肿;②专家级髓内钉呈中轴性固定,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固定方式不仅维持了长骨的长度,并降低了偏心应力,因此,其生物力学性能优于解剖型钢板[10]。

综上所述,专家级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优良,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1] 谢加兵,徐祝军,杨民,等.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49例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0):902-904.

[2] 周栋,农鲁明,徐南伟,等.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41-43.

[3] 杨明,张殿英,付中国,等.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6):553-555.

[4] 刘伟军,王俊文,焦竞,等.两种不同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6):503-507.

[5] 邹剑,范鑫斌,张长青,等.胫骨远端骨折:经皮钢板内固定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9):821-824.

[6] 欧阳振华,黄建荣,向绪金,等.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3):284-285.

[7] Cho KY,Oh HS,Yoo JH,et al.Treatment of schatzker type V and VI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using a midline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dual plating[J].Knee Surg Relat Res,2013,25(2):77-83.

[8] 黄建华,林健,吴小峰,等.超远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1):38-42.

[9] Prasad GT,Kumar TS,Kumar RK,et al.Functional outcome of Schatzker type V and VI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treated with dual plates[J].Indian J Orthop,2013,47(2):188-194.

[10] Li B,Chen DW,Yu GR,et al.Comment on Kritsaneephaiboon 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of distal tibial fracture using a posterolateral approach:a cadaveric study and preliminary report[J].Int Orthop,2013,37(7):1423.

猜你喜欢
髓内远端踝关节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36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