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阈下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均衡化问题研究

2013-01-21 13:51:35王义保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均衡化城乡社区

王 铭,王义保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有序发展,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我国城乡社区教育虽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城乡社区教育呈现出一种失衡的发展状况,以至于影响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如何实现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对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问题的提出

1.社区教育的基本内涵

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随后,社区教育的内涵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综合不同概念的表述,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将社区教育理解为:以社区为依托,以学校和社会互动为载体的,以促进社区成员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素质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公平是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追求的目标

公平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公平正义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时刻贯穿公平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基本保证,实现公平正义从根本上可以避免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最后,公平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不管是在经济收入水平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国目前都存在着较严重的贫富差距。因此,公平正义必须始终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以防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社会公平在社区教育方面的体现就是城乡社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将社区教育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不仅表现在城乡社区居民都具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表现在城乡社区教育效果的平等上,它是通过优化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发展机制等,促进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

3.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

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就是让全体社区成员能够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社区教育,从而保障每个居民的基本发展权。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均衡化标准主要可以从社区教育的供给、服务、效果三个方面来确定。首先,社区教育供给方面,我们可以从社区教育人均支出、社区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支出的比重等方面来进行衡量;其次,社区教育的服务,主要是指获得教育机会的均等,可以从社区教育的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衡量;最后,社区教育的效果,由于教育服务的特殊性,其服务效果不仅受供给方的影响,同时也受服务接受方的具体情况影响,而受服务的接受方由于个体的差异,同样会对教育效果产生质的影响,因此,社区教育服务效果的均衡化只能通过定性的描述来进行评价,而不能通过定量的途径进行衡量。

二、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失衡的困境

1.城乡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农村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当前不管是农村居民,还是政府主管部门,对社区教育的内容和意义都还没有一个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地方领导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区教育在农村的开展;从社区农民来看,由于受传统农业、农村观念的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稳定的环境之中,因此,还没有形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氛围。部分居民几乎不了解社区教育的基本内涵,甚至完全没有社区教育这一基本概念。

2.社区教育经费城乡差距显著

经济是社会发展基础,没有经济做支撑,农村社区教育也持续不了多久,所以在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社区教育经费的问题。当前,由于我国政策的倾向和当地政府部门缺乏对社区教育的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全跟不上社区教育发展的步伐。而城市社区教育的发展由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农村社区教育而言已经相对完善,再加上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城市社区教育在经费上要远远高于农村社区教育。

3.城乡社区教育师资力量差距对比悬殊

城乡社区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工资待遇以及职务晋升机会等方面的悬殊,城市往往会吸收到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就业,师资水平整体较高。而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不足。师资力量水平的另一个差距体现在农村教师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由于农村的经济困难,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困难,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又明显低于城市,因此有能力的教师往往都不愿意到农村去,部分已经在农村工作的教师也想着离开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

4.城乡社区教育手段现代化水平不同

由于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教育手段的先进性远远高于农村社区。由于经费的限制,在一些农村社区中,需要的图书、器材等无法购买,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民想看一些课外书籍,增长一些知识都要受到条件的制约,教育活动设备匮乏。另外,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活动过程中,大多还以单调、分散的技术性培训为主,培训手段大多还沿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现代化水平较低。

三、城乡社区教育发展非均衡化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对社区教育的影响

我国城乡社区教育非均衡化发展之所以显著,与政府的认识和实施政策有较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采取一系列的政策都是为了优先发展工业,优先促进城市的发展,造成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有明显的差别,农村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逐渐被打破,但是制度和管理上把农村和城市分治的现实仍然存在,并导致城乡在教育上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现象。[1]同样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在社区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城乡之间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仍需进一步完善。

2.经济差距导致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其增长幅度远远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而且差距在不断增大。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8 ∶1,到了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9 109.4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 919.0元,二者比例扩大到3.23 ∶1,而且仍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年份数据计算。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可以看出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社会经济的差距会直接影响到城乡社区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城市社区教育之所以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相应的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也较大。但是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因此在社区教育设施等方面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要求,从而导致了城乡社区教育差距的扩大。

3.政府职能的缺失进一步加剧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失衡

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教育方面的职能。现实生活中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往往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有关,政府未能尽到应有的责任,未能很好地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政府职能的缺失。一方面,表现在思想意识上,部分政府部门没有意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深刻,片面地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没有树立“大教育”观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在社区教育方面也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另一方面,表现在社区教育的机制上,片面发展观使地方政府往往把精力放在发展地方经济上,社区教育不管是在经费方面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以及法律制度保障,政府的文化教育职能未能履行到位。

4.城乡教育政策的失衡加剧社区教育非均衡化发展

国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往往会偏重于城市地区,使教育资源在配置上以城市学校或者城市学生为服务主体。城镇社区教育在资金投入、教学设施、培训机构、运动场馆等硬件设施投入上远远高于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教育不管是在硬件条件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另外,政府在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制定和设计上也体现出强烈的城市偏向,在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奉行“效率优先,城市优先,非均衡发展”的策略,鼓励城市教育优先发展,承认城市和农村教育差距既成事实。[2]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社区教育发展的失衡。

四、实现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优化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多级体系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着一些潜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的发展状态,因此要充分优化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多级网络。首先,深化农村对于社区教育的认识。一方面,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对于推进本社区社会发展的作用,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激励农村居民主动投入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形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明确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积极帮助社区制定适宜的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均衡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确保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发展。再次,优化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积极整合优化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加强组织资源、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整合,充分服务于社区教育发展。最后,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和一支精干的志愿者队伍。

2.丰富农村社区教育内容,避免教育形式的单一

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很多只是一种形式,单调乏味,很难吸引农村居民投身其中,所以,促进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必须丰富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社区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存在着潜在的农村人力资源,农村社区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转移;第二,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开展有关的培训、讲座来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辨别是非、识别真伪的能力,增强反对伪科学的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第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居民全面发展。在社区教育中,必须充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落实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相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居民全面发展。

3.建立健全社区教育机制,多方合作

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社区教育机制,需要多方的共同合作,形成一股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合力。首先,加快立法进程,实现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区教育只有具备了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才能够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其次,注重社区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励机制能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求,激发人的创造动机,是人们采取积极行动的力量源泉。在社区教育中,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社会单位开放资源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激励社区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社区教育,激励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学习。最后,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发展经费。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教育,它是一种公益性的教育,在目前的实验阶段,各地政府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大投入。同时,要以多种形式开发投资渠道,解决社区教育的资金问题。[3]

4.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社区教育专业网站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社区教育,通过网络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使社区教育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满足人们的学习要求。一方面,可以将远程教育手段运用到社区教育活动中。将一些优秀的视频课程、讲座、知识培训等制作成电子光盘,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满足居民网上学习的愿望。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挂到专业的社区教育网站上,供居民下载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将各种有利于居民学习的教育资源充实到社区教育专业网上去,同时还要将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在社区教育方面积累的大量资源导入社区教育网站,并加以利用。例如,卫生部门的健康教育资源、科协部门的科普教育资源、文化系统的文化宣传资源等,均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在社区教育的网站上。总之,社区教育网站不是一切从零开始,而是在整合各类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4]

社区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社区教育均衡化发展涉及社会的公平、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社区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必将推动人类文明的提升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1] 沈诗杰,沈冠辰.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3):8.

[2] 李泽楼,钱振明,鲁先锋.论我国城乡教育失衡产生的政策归因及其调适[J].重庆社会科学,2007(4):121.

[3] 何红玲.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有效途径的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57.

[4] 万金湖.社区教育:远程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益融合[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8-100.

[5] 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22-24.

[6] 厉以贤.论社区教育的视角与体制[J].教育研究,1995(8):42-44.

[7] 李苏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4):24.

猜你喜欢
均衡化城乡社区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制度变迁是资源均衡化的关键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6:02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在矢量等值填充图中的算法及实现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