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冬梅,黄懿
(⒈济南军区第88医院护理部,山东泰安 271000;
⒉济南军区联勤部医疗管理处,山东济南 250022)
依托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实施战区护理管理拓展培训的效果
戴冬梅1,黄懿2
(⒈济南军区第88医院护理部,山东泰安 271000;
⒉济南军区联勤部医疗管理处,山东济南 250022)
目的 总结分析依托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实施战区护理管理拓展培训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2001-2012年赴香港访学的45名护理管理及相关人员和参加基金会义工专家到我区义务讲学授技培训班的234名学员,了解培训情况。结果 拓展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一致认可,参加培训人员均能总结、传授和运用香港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方法与技能,提升了护理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结论 通过培训,加强了我区与香港护理专业交流,提升了战区医院、疗养院护理管理水平,在指导管理创新、拓展护理服务、弘扬公益精神、培育优秀团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护理管理;拓展培训;护理学科;专业交流
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1月,1989年被香港税务局确认为公共性质慈善机构。由姚瑞棠、罗吴翘英、韦婉静、梁宝剑、谢永慈五位香港护士担任信托人,负责筹集资金,资助内地护士赴香港专业培训[1]。基金会至今已资助7000余名全国各地护士赴香港学习,并派出100余组香港护士到内地27个省的多个城市和地区义务讲学授技。我区护理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自2001年依托基金会培训平台,采取选送人员赴香港访学和接受/邀请基金会义工专家[2]讲学授技的方式实施战区护理管理拓展培训。在基金会资助下,共有45名护理管理骨干及相关人员赴香港访学;接受/邀请基金会义工专家7名讲学授技,举办专项技术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并有48名香港医院护理同仁参观相关医院。通过访学交流,密切了我区与香港护理专业往来,拓展了视野,促进了战区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技术综合实力的提升,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调查全区2001-2012年赴香港访学者45名,其基本资料见表1。另调查基金会义工专家讲学授技培训班学员234名,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赴香港访学人员基本资料[N=45,n(%)]
表2 参加培训班学员一般资料[N=234,n(%)]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赴香港人员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科室、职务、培训专题等。(2)赴香港人员访学情况调查,涉及访学形式、培训内容、各项目培训等,共22项;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1分为不合理/不必要、2分为一般、3分为合理/必要、4分为很合理/很必要、5分为非常合理/非常必要。(3)基金会义工专家讲学授技调查,包括课程内容、对工作的帮助、授课时间、授课形式及地点等,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依次为1、2、3、4、5、6分。
1.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1)对赴香港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及邮局邮寄的方式发放问卷,要求1周内寄回。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2)向基金会义工专家讲学授技培训班学员现场发放问卷并收回。共发放问卷234份,收回23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资料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描述性统计。
2.1 赴香港访学形式调查 调查人员中,有12名受调查者未参与临床观摩,但参与者对此项评分最高。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参观考察、临床观摩的评分分别为(4.37±0.78)、(4.13±1.07)、(4.77± 0.43)、(4.81±0.26)分。
2.2 赴香港访学内容调查 赴香港人员访学内容各项目得分排序见表3。
2.3 基金会义工专家讲学授技培训班的评价 学员对课程设置总体非常满意。学员对课程内容、对工作的帮助、授课时间、授课形式及地点等满意度评分分别为(5.38±0.15)、(5.44±0.56)、(5.32± 1.24)、(5.52±0.57)分。
3.1 统筹确定访学人员和培训内容 根据基金会要求,按照委员会推荐、军区卫生部审批的程序确定申请赴香港访学人员,送学人员包括全区部分医院、疗养院院长和副院长,所有护理部主任,部分临床护士长、感染控制科主任,其中中、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93.34%。培训内容由基金会视申请人员职级和专业特长而定,涉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老年护理、外科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等,其中护理管理占60%。特别是推荐5名院长参加培训,对医院及疗养院功能定位、诊疗环境改善、健康文化理念形成等方面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院长站在全面建设层面关注护理学科发展,发挥好护理在组织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参加培训的院长均很好地借鉴香港医院管理理念,采取完善临床保障系统、改善护士待遇、增加护士编制、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护理学科建设水平。1名院长借鉴香港全民健康促进理念创新起草了内地全民健康促进实施议案,被上级采纳;1名院长研究的医院内涵发展模式相关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所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成效突出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肯定。
表3 赴香港人员访学内容调查(n=45,±s,分)
表3 赴香港人员访学内容调查(n=45,±s,分)
平均评分 排序香港医疗系统介绍条目4.63±0.556 7香港护理组织管理架构 4.67±0.547 5香港社康护理服务 4.53±0.629 11香港护理文化及专业发展 4.70±0.466 4香港护理管理 4.73±0.450 3香港护理教育 4.55±0.506 10香港老年护理 4.53±0.629 11香港医院环境 4.62±0.561 8香港感染控制理念 4.79±0.412 2香港职业安全 4.87±0.346 1参观玛嘉烈医院 4.66±0.553 6参观香港理工大学 4.30±1.103 16参观红丝带中心 4.04±1.113 18参观白普理宁养院 4.38±1.096 14参观香港东区尤得夫人那打素医院 4.62±1.015 8参观养和医院 4.08±1.666 17参观玛丽医院 4.37±1.334 15参加心肺复苏指南培训4.46±1.105 13
3.2 对培训情况的反馈
3.2.1 香港医院与护理印象 访学人员一致认为香港医院有以下共同特点:(1)以人(患者/员工)的需要设置部门和服务内容,环境、设施、服务等无不体现对细节与品质的关注,对员工、患者及家属人格、身体、劳动的尊重与权益的维护,无不体现全人医治和关怀的人文理念;(2)各专业同事协作默契,员工热爱医院、维护团队、乐于奉献及对患者的亲情关爱、对慈善活动的自觉投入和强大的义工服务队伍等,无不体现胸怀大爱、勤勉进取、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和公益精神;(3)对健康教育、社区医疗、复康医疗发展的重视程度,体现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性、延续性,是患者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有力保障[3];(4)强大的后勤支援力量、先进和大规模中央消毒物料供应部及对员工利益、贡献和意见的重视,无不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高效运作模式。香港医院护理工作特点:(1)实施护理总经理负责下的四级管理运作模式;(2)有成熟的专科护士制度;(3)有相当数量的倍受欢迎的男护士;(4)护士重视个人价值,愿意在重要岗位工作;(5)广泛开展善终服务,并作为发展护理学科的研究重点;(6)护士是社康服务和其他外展服务的主要力量,在健康咨询、安抚治疗、哀伤服务、心理护理等方面履行重要职责[4];(7)重视护理研究,其研究重在使用,发表论文的意识并不强。如开展了护理专业实务模式的建立、医院管理局注册护士及护士核心才能先导研究和理想工作环境、善终服务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等[5]。
3.2.2 对培训形式及合理性的分析 访学人员提出建议如下:(1)增加临床技能操作观摩,尤其是先进仪器设备使用观摩等;(2)增加跟班交流机会,进行对口专科学习,像心肺复苏训练一样得到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6];(3)增加见习时间,增强与香港护士、医生的互动座谈;(4)必要时,选送访学人员重返香港接受强化学习,以便系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3.2.3 对访学内容及必要性的分析 职业安全及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得分最高。香港医院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强调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好患者[7]。所有新上岗人员,无论医生、护士、健康助理员、病房助理员还是清洁工、技术员、输送工等,都需接受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并定期检查或培训所有在职人员。深刻认识“清洁卫生更安全”并非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患者获得高质量保健的基本权利,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和挽救生命[8]。医院感染宣传、防护到位,有关警示、防护标识随处可见。重视洗手设备和洗手方法。针对职业暴露、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等,医院感染控制科均有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
3.2.4 基金会义工专家讲学授技培训班学员满意度分析 根据内地护理工作需求选择培训专题,授课内容贴近临床、贴近患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患者安全、基础护理、实用管理理论及沟通艺术。通过课堂示范、互动和实例教学,使学员现场掌握知识要点与临床技能,90.6%的学员认为授课内容对工作有极大帮助,能有效运用到临床、服务于患者。
3.3 培训效果的体现
3.3.1 指导管理创新 多家医院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理念融入护士日常工作,突出团队协作、强化护理安全;借鉴危机评审、“寻根由”方法及风险管理研究思路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与持续改进制度,优化护理质量;借鉴架构护士三线(专科、管理、教育)发展模式,建立护士岗位管理机制,分层次使用护士,实现能级对应,体现护士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多所医院建立高效临床服务保障中心,保证了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为患者直接服务的时间;有医院大胆借鉴护理经理制模式调整护理职能,将护士长定义为行政科主任,负责科室运营、管理等事务,与医疗科主任共同完成科室建设,使护士长职权、地位得到重视;关注细节,开展护理流程再造,使护理评估和急救物品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3.3.2 拓展护理服务 受香港医院护理职能范围的启发,我区不断壮大专科护士队伍,提升护理专项技术水平,护士在伤口护理、静脉治疗、疼痛护理、重症监护、糖尿病健康教育等技术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部分医院建立相应技术指导组织培养技术队伍,有的还通过设立护理专科门诊满足部队官兵和大众健康需求;为数不少的护士加入国家、军队专病防治讲师团,在痴呆照料、营养保健、心理调适、肢体残疾康复、断肢再植护理等相关知识传播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红丝带中心启发我们通过建立乳腺关爱病房和糖尿病、风湿病及肾病病友会加强患者康复和保健交流,促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战胜疾病;社康护理服务启发我们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深入社区、部队,尝试选择适宜方式建立家庭护理病房、健康教育课堂,把预防保健、自救互救技术延伸到一线和基层;开创实践教学基地,将PBL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护士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9]。
3.3.3 弘扬公益精神 感动于“仁爱、仁心、仁术”,把护理作为爱心艺术与生命科学的完美结合体传播给大众,开展多种形式护理志愿者服务,关护“空巢老人”,倡导助残风尚,有的医院以护士捐赠为主,设立爱心助残基金,已连续7年为聋、哑、盲等残障儿童提供以心理援助为主导的健康支持,旨在让残障儿享受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健康服务,以此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弱者的关爱[10]。
3.3.4 培育优秀团队 感悟于香港护理文化,更加深刻认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并致力于把护理专业团队的价值观根植于每个护理人的头脑中,成为共同目标和信念,并争取各种机会把专业形象扩散出去,根植于社会公众的心目中[11]。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护理学科进步。10多年来,全区护理队伍在抗击非典、国际维和、援疆援藏、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等各类大项卫勤保障任务中,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近年来国家、军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在全区卫生事业发展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3.4 期望与思考 在拓展培训中,应进一步发掘和扩增可借鉴内容,更多地用于促进军队护理学科建设。如期望增加赴香港访学人员临床与家庭护理见习的机会,以便学习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深入了解社区护理运作模式;进一步关注康复医疗模式与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建立完善患者康复后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机构;积极推荐申请赴香港访学人员,争取使更多护士接受先进理念和技术培训;加强协作交流,与香港护理同仁分享军队护理学科建设的成果,同时达到展示军队护理专业形象力的目的。基金会为内地和香港护理专业的交流搭起了桥梁,也为内地学者深入了解香港打开了一扇窗[12]。香港护理同仁对内地护理事业的关注和同胞情谊,是对中华民族和人类健康的贡献,体现了“博爱、仁义”的高尚道德水准,更是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13],将激励全区和更多的护理同仁不断学习、奋发进取、无私奉献,为促进学科进步、维护人类健康多做贡献。
[1]姚瑞棠.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5):219.
[2]吴杏菊,林一钦.中国香港地区患者资源中心访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65-366.
[3]戴冬梅,黄懿.香港医院康复医疗服务的特点[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9):719-720.
[4]林婷,黄俊山.介绍香港老年护理[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3,18(2):131-132.
[5]黄津芳.香港医院护理管理特点[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43-45.
[6]李凤岚.赴香港参加心肺复苏指南培训感受[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7):3190-3191.
[7]杨天珍.香港玛丽医院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见闻[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807-1808.
[8]黄蔚华,何佩仪,叶菲,等.香港玛丽医院护理见闻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A):77-78.
[9]戴冬梅,杨青萍,赵玉兰,等.观摩式监测法在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2A):63-65.
[10]吴明惠.香港医院护理见闻[J].护理研究,2004,18(1):86-87.
[11]戴冬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基础建设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B):1204-1213.
[12]李子芬,李国麟.香港护理界迎向新纪元和新机遇[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12.
[13]黎雪芬.我最尊敬的护士楷模——姚瑞棠女士[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76-77.
Effects of Relying on Nurses’Training and Educational Fundation of Hongkong on Theatre Nursing Management Training
Dai Dongmei1,Huang Yi2(1.No.88 Hospital of PLA,Tai’an 271000,Shandong Province,China;2.Ji’nan 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Ji’nan 250022,Shandong Province,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relying on nurses’training and educational fundation of Hongkong on theatre nursing management training.Methods Totally 45 nursing administrators and 234 students taught by volunteer experts form Hongkong were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 to understand the training situations.Results The training content and form has been approved by all of the subjects.All participants could summarize,teach and use the advanced concepts,methods and skills of Hongkong to improve nursing level,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Conclusion Nursing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was strengthened and nursing management in military hospital was enhanced between my district and Hongkong.In guiding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expanding the nursing service and promoting the public spirit,cultivate excellent team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The Nurs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nursing management;expand training;nursing science;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Nurs J Chin PLA,2013,30(18):48-51]
10.3969/j.issn.1008-9993.2013.18.019
R197.323
A
1008-9993(2013)18-0048-04
2012-12-28
2013-04-10
戴冬梅,本科,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本文编辑:郁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