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

2013-01-02 07:43魏淑华宋广文张大均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量表问卷

魏淑华,宋广文,张大均

(1.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2.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心理系,广东广州 510641;3.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一、引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小学教师则是决定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1]。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从根本上说,师德建设是一项文化建设,在于最深层的、难度最大的精神建设,所有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环境改造终须抵达教师个人的精神——心灵层面,即稳固教师心中的‘锚’。这个‘锚’即教师对其职业的爱与责任”[2]。而教师对其职业的心理认同,则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爱与责任的基础心理特质。

目前,国内外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中,教师职业认同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个体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的态度。已有研究发现,教师对他们的职业认同各方面的感知可能是制度变革和教育变革的基础[3],可能会有助于他们处理教育的变化[4],还可能会有助于他们与同事合作[5]等等。教师对他们职业认同的积极自我感知能够克服他们对恶劣工作条件的不满,强烈的职业认同会阻碍教师的离职倾向,即使他们工作的团体受到相当大的批判[6];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他们的工作压力水平、离开工作场所的意愿和离开职业的意图之间有负相关[7]。

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系统。Kremer和Hofman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包括了四个次认同:向心性、价值、团结和自我表现[8]。Beijaard试图从所教授的学科、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角色或角色概念三个方面来界定教师职业认同[9]。后来,Beijaard、Verloop和 Vermunt在另一项研究中[4],又认为教师对其职业认同,包含了对学科专家、教育学专家和教导专家三个方面的认同。Brickson提出了教师认同确立的三因素模式,认为教师认同的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区分为个人的、集体的和相互的三大因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10]。Carl和Nadine认为准教师的职业认同包含教学承诺、职业取向、任务取向和自我效能[11]。国内,宋广文和魏淑华在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中,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包括六个因素: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12]。于慧慧在对湖南省小城市中学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中,根据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定出职业认同的9个维度:职业能力、职业意义、职业特征的认识、对领导的认同、对同事的认同、对学生的认同、对工作回报的认同、对工作背景的认同、对所在学校有归属感或集体感的判断[13]。汤国杰借鉴Meyer,Allan和 Smith对职业承诺的研究[14],认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由情感认同、规范认同和持续认同三个因素构成[15]。孙利和佐斌运用实证的方法,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包含三个维度: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价值[16]。

已有研究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是见仁见智,至今没有比较公认的看法。甚至有的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研究,事实上是对教师职业认同类型的研究[4]。与结构研究相关的测验量表大都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问题,要么是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构想得出,没有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检验[4][12];要么是测验项目的编制缺乏理论基础,或是借鉴了其他职业心理特质如职业承诺的结构与量表[15],或是直接建立在部分研究对象的感知经验之上[13][16]。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即在运用理论分析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进行理论构想的基础之上,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采用质量结合的研究策略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进行构建,与此同时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测验量表。这对更深入地了解教师职业心理、有针对性地寻找促进教师职业认同的有效措施、探寻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有重要价值。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理论构想与初始问卷编制

“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核心是“认同”。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认同的基本涵义与认同主体对认同客体的“认可”“承认”、“接受”、“赞赏”,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一致”、“符合”等相关。“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是教师个体;“教师职业认同”的对象,包括“教师职业”和教师个体所内化的“职业角色”。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心理成分,教师职业认同作为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的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因此,本研究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个体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

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理论建构,本研究综合采用已有研究中的两种视角,即根据教师职业认同包含的心理成分及其认同对象来分析教师职业认同所包含的因子。职业认知方面,与教师职业认同的两个认同对象——教师职业、个体内化的职业角色——相对应,包含职业价值观和角色价值观两个一阶因子。职业价值观,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等的积极认识和评价。角色价值观,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对自我的重要程度等的积极认识和评价,表现为教师个体以“教师”自居并用“教师”角色回答“我是谁”的意愿。职业情感方面,与教师职业认同的两个认同对象相对应,包含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自尊感两个一阶因子。职业归属感反映的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与其职业的关系的积极感受和体验,是指教师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经常有与教师职业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职业自尊感则反映教师的角色感受和体验,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具有的价值、重要性、效能等的积极感受和体验。职业行为倾向方面,根据教师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又可以分为要求行为倾向和额外行为倾向。要求行为倾向是指教师表现出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业责任必需的行为的倾向。额外行为倾向是指教师个体表现出没有在职业责任中明确规定但有益于提高职业工作效能的行为的倾向。

结合对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学专家的关于“认同教师职业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的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根据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理论构想,按照对每个因子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将其因子成分进一步细化,根据成分-题项匹配性原则,从与每一成分相关的典型心理、行为方面编制题项,每个因子分别编制7-10个项目,6个因子共编制48个项目,构成《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语义分析专家问卷》,根据12位教育心理学博士的评议及建议,合并了一些意义相近或重复的项目,删除或修订了一些不易理解或有歧义的项目,经反复讨论,最后确定36个项目(每个因子5-7个)组成初始问卷。项目采用Likert自评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职业认同程度越高。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模型探索与验证

(一)研究被试与程序

1.研究被试

初始测量,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济宁市、泰安市中小学教师446名,其中男教师189人、女教师249人,8人性别信息缺失;小学教师157人、初中教师156人、高中教师125人,8人学校级别信息缺失。正式测量,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我国山东、江苏、吉林、四川、湖北、广西等省市中小学教师1942名,其中男教师699人、女教师1195人,48人性别信息缺失;小学教师445人、初中教师572人、高中教师860人,65人学校级别信息缺失。

2.研究程序

运用初始问卷对初始测量被试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因素和项目,形成教师职业认同正式问卷。运用正式问卷进行正式测量,测试由研究者主持或经研究者指导的该校教师根据统一指导语进行。要求被试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问卷中所有的题目,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将正式测量获得的数据分为基本同质的两部分,其中一半数据用来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半用来做验证性因素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和AMOS 7.0软件包进行。

(二)项目分析

运用临界比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按照总分高低27%分组项目t检验(临界比值)差异不显著、项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不显著或相关系数小于0.2的标准,剔除4个项目。对剩余的32个初测项目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根据项目负荷值大于0.4、共同度大于0.20的标准保留了16个初测项目,修改了4个初测项目,新加了一个项目,共同组成了教师职业认同的正式问卷。用正式测量的数据采用临界比法和相关分析法对这5个修改或新编项目进行项目分析,其结果显示,这5个项目的临界比值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0.01),与总分的相关也都非常显著(p<0.01),且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4以上。

(三)探索性因素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对正式测量得到的1942份有效数据按单双号分成两组,两组分别包括971份数据。随机抽取其中一组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本研究的KMO值为0.921,同时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X2值为7838.105(自由度为210,p=0.000)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示数据群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共同因素,求得初始因素负荷矩阵,再用斜交旋转法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对于因素分析的结果,根据项目负荷值小于0.4、共同度小于0.30、因素负荷在两个以上因子上相近的标准剔除问卷中的3个不合适项目,剩余18个项目。对剩下的项目再次进行因素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并结合陡坡检验确定4个因子,4个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62.596%。项目负荷值和共同度具体见表1。

第一个因子共6个项目,由于大部分项目来自依据理论模型编制的初始问卷的“角色价值观”因子,因此命名为“角色价值观”。第二个因子共5个项目,有3个项目来自初始问卷的“要求行为倾向”因子,有2个项目来自初始问卷的“额外行为倾向”因子,而在理论结构构想中,这两个因子都属于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方面,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职业行为倾向”。第三个因子共4个项目,全部来自初始问卷的“职业价值观”因子,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职业价值观”。第四个因子共3个项目,均来自初始问卷的“职业归属感”因子,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职业归属感”。

上述4个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而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这意味着因子结构可能蕴含着更有解释力的高阶因子,有必要进行二阶因素分析。把一阶因素分析所获得的4个因子作为新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共同因素,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1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61.149%,该因子即为教师职业认同。从而将教师职业认同的二阶一因子一阶六因子的理论构想结构修正为二阶一因子一阶四因子的实证结构。

表1 教师职业认同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利用随机分组中的另外一组数据,运用Amos 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教师职业认同模型进行检验。经检验,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中,χ2/df为4.531,RMR<0.05,RMSEA <0.08,其他各项指标值均在0.90以上,达到了拟合优度模型的水平(见表2),说明该模型的设置、构想是合理的,验证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多维结构假设。

表2 教师职业认同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量表信度考察主要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同质性信度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即α系数)表示,从表3可以看出,自编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各因子的α系数在0.720-0.864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93。分半信度,采用Spearman-Brown分半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所得各因子的分半信度系数在0.744-0.862之间,总量表为0.834。对64名中小学教师间隔2周进行重测并计算重测信度,所得各因子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842-0.917之间,总量表为0.902。

(二)效度分析

本研究对量表效度的考察主要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表3 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信度估计值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的确定采用对命题的逻辑分析或测验合理性的判断。在本研究的过程中,对修改后的教师职业认同理论结构的成分细化及其对应项目得到了12位教育心理学博士的一致认可。因此,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本量表各因子之间都有显著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384-0.598之间,呈中等程度的相关;而量表各因子与总分之间也都有显著相关(0.709-0.842),且高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具体见表4)。这说明一方面量表各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各因子又能反映总量表所要测查的内容,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表4 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各因子之间及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矩阵

3.效标效度

选择两个效标,一是李霞、龙立荣开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17],经检验,此效标关联效度为0.613,达到了极其显著相关水平(p<0.001)。被调查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水平的总体评价等级作为本量表的另一个效标,经检验,此效标关联效度为0.510,达到了极其显著相关水平(p<0.001),说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

五、讨论

(一)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本研究首先运用理论分析提出了教师职业认同的二阶一因子一阶六因子的二阶理论结构,然后运用实证的方法将其修正为二阶一因子一阶四因子的二阶结构。修正后的实证结构,保留了理论结构中的职业积极认知方面的两个一阶因子——“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积极情感方面的一个因子——“职业归属感”,将职业行为倾向方面的“要求行为倾向”、“额外行为倾向”合为了一个因子,重新命名为“职业行为倾向”,从而验证了教师职业认同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的理论假设,也说明教师职业认同的理论结构模型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理论结构中的“职业自尊感”,其中的部分项目落到了“角色价值观”上,这可能是因为两者都与教师个体对自己所内化的教师角色有关,前者是角色体验,后者是角色认知。而作为“角色体验”的“职业自尊感”,是建立在作为“角色认知”的“角色价值观”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后者表现出来。这是因为:情感是评价(包括认知评价和非认知性评价)的产物,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特定情绪体验,反映了个体对客体或事物与自身之间的利害关系的评价[18]。因此在实证中,舍弃了“职业自尊感”,保留了“角色价值观”。

对于在实证研究中,将理论结构中的“要求行为倾向”和“额外行为倾向”合并为了一个因子——职业行为倾向,可能是因为,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并没有对“要求行为”和“额外行为”作出严格的区分。教师在履行职业责任、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远远不止在职业责任中明确规定的行为。由于工作对象——学生是人,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感情日益深厚,教师也会不自觉地越来越多地把一些“额外行为”当作是“要求行为”,或者说,教师不再严格区分“要求行为”和“额外行为”。因此,在实证中,将“要求行为倾向”和“额外行为倾向”合并为了“职业行为倾向”。

对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修正后的教师职业认同的二阶一因子一阶四因子二阶结构进行模型检验,其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标都达到了优度拟合的水平,说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即教师职业认同是由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四个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

(二)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量表

在量表研制过程中,本研究运用的是理论分析与实证修正相结合的方法,这对于已有教师职业认同的问卷研究或只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或只建立在现状调查基础上而言,更具研究方法上的合理性。本研究采用大范围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我国七大地区的12个省市。同时本研究也是大样本调查,预测的被试样本为446人,正式测量的样本有1942人,符合心理测量的科学标准。为了保证量表的科学性,我们用专家评估、鉴别力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求证,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因此,相比较于以往的小范围、小样本的教师职业认同问卷,本量表更加科学、适用范围更广,可用于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

六、结论

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由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四个因子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工具。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二条.

[2]朱小蔓.关注师德建设的“土壤”[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1.

[3]Nixin,J.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6,(1):5-16.

[4]Beijaard D,Verloop N,Vermunt J D.Teachers’perceptional identity: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0,(16):749-764.

[5]Mitchell,A.Teacher identity:A Key to increased collaboration [J].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1997,(3):1-14.

[6]Moore M,Hofman J E.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er learning in Israel[J].Higher Education,1998,(1):69-79.

[7]Gaziel H H.Sabbatical leave,Job burnou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among teach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995,(4):331-338.

[8]Kremer,L. & Hofman,J.E..Teachers’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burnout[J].Research in Education,1981,34:89-93.

[9]Beijaard,D..Teachers’prior experiences and actual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J].Teachers and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1995,(1):281-294.

[10]Brickson,S.D..The impact of identity orientation o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in demographically diverse setting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82-101.

[11]Carl L.,Nadine E..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s’professional identity [J].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10,33(1):3-18.

[12]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0-86.

[13]于慧慧.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来自湖南省小城市中学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Meyer,J.P.,Allen,N.J.,Smith,C.A..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ion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3,78:538-551.

[15]汤国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98-101.

[16]孙利,佐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测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80-84.

[17]李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研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8]王云强,乔建中.小学生道德自我觉知与情绪体验的关系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6,29(1):205-207.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量表问卷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问卷网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