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映秀

2012-12-29 00:00:00郭中朝
延安文学 2012年4期


  映秀是一座美丽而灵秀的小镇,是去黄龙九寨沟,去四姑娘山,去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去古老的桃坪羌寨的必经之路。映秀千百年来沐浴着岷江的恩泽与浇灌,河道弯弯,朝霞辉映,青山蓝天倒映清澈江水之中,因这得天独厚的秀美而得名“映秀”,也因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而闻名于世。
  美丽的映秀,曾让无数人流连忘返。
  2008年五一期间,我从阿坝出差回成都,再次途经映秀。与友人驱车来到正在修建的河堤,朋友兴致勃勃地说:“你看,这片正在修建河堤,不久就会有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区。”这是一片很大的空地,工人们正在修筑河堤,平整地基。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一个现代化的住宅群将会融入这座天然氧吧,那将会是怎样一副美丽的图画呢?
  可怎么也想不到,就在我离开映秀不到一周的时间,位于地震中心的映秀遭受了灭顶之灾。
  “5•12”14点28分,从这一刻起,“映秀”这个名字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牵动了全世界亿万人民的心。
  由都江堰通往映秀二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全被摧毁了,山体大面积垮塌滑坡,车辆无法通行。可困难再大,也难不倒救人的决心。公安武警解放军官兵,冒着生命的危险,一次次从不同方向向映秀挺进,可一次次地被阻拦。两天后,当官兵们划舟从紫坪埔水库进入映秀,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惊呆了:昔日的高楼民房夷为平地,一万多条生命只有三千余人死里逃生。
  在营救大军的努力下,幸存者被转移到都江堰。
  213国道是通过汶川、理县、茂县、红原、金川等重灾区县的必经之路,全国各地的救灾援建物资必须从这里运送进去,可“5•12”使昔日的213国道不复存在了。外国的专家来了,联合国的官员来了,他们看着眼前的惨状,断言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恢复原来的路比修一条新路更难,如果要恢复过去的道路至少要三到五年。这是专家的断言,可中国不怕,共产党不信,我们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万众一心,一定要创造奇迹。
  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下,四川省立即成立了“决战都汶路生命线”指挥部,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部由交通、运输、公安、武警、军队、建筑、地质、航运、爆破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
  “5•12”发生后,我先是在四川省抗震救灾新闻中心工作,5月22日抽调到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宣传组工作,曾带领中央、省市媒体的数百名新闻记者奔赴灾区采访报道,几乎跑遍了所有的重灾区。6月底,我又被组织派往“决战都汶路生命线”指挥部任宣传组长。
  当我第一次带着省级媒体的18位记者,在二十多公里刚刚恢复的盘山公路小心爬行两个多小时来到映秀时,尽管地震已过去了一个多月,可地震造成的破坏仍让人触目惊心:倒塌的旋口中学,已不见校舍踪迹的映秀小学……整个小镇仍笼罩在地震的阴影之中。
  宣传组住进了靠近岷江大桥河畔的一排板房内。
  地震发生后我曾在汽车内、在帐蓬、在野外过夜,这是第一次住进板房,板房由数块模板搭建而成,方便并实用。
  在“5•12”地震中,板房是最大的功臣。地震发生后,很多灾区阴雨不断,千万人无家可归。党中央一声令下,一夜之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一列列运载板房材料的列车开往四川,运往灾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所有灾民全都住进了安全的板房,结束了惊魂未定的日子。
  我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行走在遍地瓦砾的废墟上,寻找有关震前每座房屋、每个门店、每条街道、每棵绿树留下的回忆。
  在河边高高隆起的一片废墟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倒塌的土墙上,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他在回忆什么,他又在想什么,家在哪儿?逝去的亲人在哪里?
  是啊,家在哪儿?此时的家就在那一排排蓝色的板房里。
  我在映秀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两个月的时间,我的心和这里群众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2008年9月3号,在映秀老虎嘴都汶路入口举行了“都汶路开通仪式”,这条消息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因为这是中国人抗震救灾中征服灾难、战胜困难的又一人间奇迹。
  此时,我和我的新闻媒体团队也告别了映秀。
  今年,适逢“5•12”地震四周年,我随作家采风团再次来到映秀。我来不及休息,匆匆忙忙沿着岷江河畔的东莞大道,寻找“5•12”的踪迹。那一片一片的板房已不复存在,在这里矗立起一排又一排具有羌族风格又融入广东沿海地区风貌的住宅区。迎着霞光,我顺着岷江河畔继续寻找我当年所住的板房聚集地,这里已变成了一座生态公园,绿树红花风景宜人。
  我漫步在新修的大街小巷,一个一个现代化的门店令人眼花缭乱,刚刚下过雨的小镇格外清新。华灯初放,门店里传出明快的民族音乐,居民们和游人在安详地散步,享受着夜的美景。
  顺着长街我们来到一个茶房,几位文友在品茶聊天之中,既感叹灾难的无情,更感叹中国的强大。短短四年,地震造成的踪影已不复存在,幸存的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们观赏着雨夜的映秀美景,身边是一路奔腾而来的渔子溪河,河两边修起了坚实的河堤,河堤两边都种满了树木,一排排路灯把雨夜的河水映照得波光粼粼。
  夜深了,我们从茶楼回到客栈,静静的街道,静静的小镇也入睡了。听着窗外嘀哒嘀哒的雨声,想者流逝的岁月,我彻底无眠。
  我很早就起来了,走出客栈,东边山峦上升起的一轮红日给小镇披上了五彩的霞光。
  我独自站在静静的街道中间,再次观赏这里的一幢幢新居,宽阔的街道两旁栽种着绿树,在东莞大道的一旁还修了山水景观,小桥流水,水池中绿竹浮萍,流水哗哗,一群群红色的鲤鱼在自由追逐嬉戏。我坐在路边凉亭的木橙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观赏着水中的小鱼,心情格外地宁静。
  细细观赏街道两旁,每隔十余米便有一座木屋结构的六角凉亭,亭中间是一张六角的木桌,周围是连体的木橙。在这里可读书,可歇脚,可聊天,悠闲而自在。我突然发现一位身穿蓝色环卫服的清洁女工正用一个网兜打捞着水中的浮物,我上前搭话。她叫王群英,今年45岁,是映秀中丹保大队4组的村民。她的家在地震中被毁坏了,地震后一家人搬到了映秀镇。她从一个世代种地的农民变成了一名环卫工人,每月900元的工资。她领我来到她的新家,这是一幢三层的跃式楼房,一屋是客厅餐厅,二层是儿子和媳妇的卧室,三楼是她和丈夫的卧室。三楼有个小阳台,上面种植着鲜花,家里用的是红色的实木家具。
  这里的居民,不少是从镇外的山村搬迁而来的,我所住的店主杨和江只有36岁。5•12那天他开着拖拉机去卧龙方向拉东西,地震发生时,山路全被巨石掩埋了,他们同行的五个伙伴,在乱石堆中爬行逃生,衣服破了,鞋子破了,身上流着血,他们在这1.5公里的山路上爬行了整整四个小时才到了映秀。当他来到9岁女儿所在的映秀小学,这里早已是哭喊一片,家长们在废墟上用手刨着瓦砾石片,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孩子。杨和江直到今天也未找到孩子的踪影,他家在地震中有三位亲人遇难。他分到新居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投入几十万把新居装修改造成客栈,三层楼,共有五个房间,每月可收入五六千元,他们真正摆脱了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迈入了一个新的生活时代。
  四年过去了,映秀从地震的废墟中坚强地站起来,一步步走向新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