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

2012-12-29 00:00:00祁玉江
延安文学 2012年4期


  山道蜿蜒
  在陕北千山万壑中,有着无数条纵横交错的羊肠小道。当你行进在这千回百转、曲径通幽的大山之中,或仰首,或俯视,你会看到这蜿蜒连绵的一条条山道。驻足细看,那条条山道,有的如长蛇,绕来绕去,由山底爬向山巅;有的似玉带,在清风的吹拂下,晃来晃去,一直飘向远方;有的像小河,穿山越岭,叮叮咚咚,在山间缓缓流淌……总之,任你想象,你想成什么就是什么。坐在飞机上鸟瞰茫茫大地,无数条山道星罗棋布,颇为壮观!
  这些山道,是怎么形成的呢?
  陕北历史上荒凉偏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但是,先民们不甘寂寞,总想走出大山,闯荡外面的世界。于是,有的徒步,有的骑着牲口,或结伴,或单独,怀揣干粮,上山下沟,翻山越岭,或乞讨、或揽工、或投亲、或伸冤、或充军、或求学、或经商……满怀希望地走向山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是啊,陕北大地这无数条密密麻麻的羊肠小道就是千万人踩踏出来的!
  在这一条条蜿蜒的山道上,有多少英雄和佳人走过,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走过,千古一帝秦始皇走过,文韬武略的汉武大帝走过,雄睨北方的西夏国王赫连勃勃走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走过,草莽英雄李自成走过,民族英雄谢子长、刘志丹走过,一代伟人毛泽东走过,和亲使者王昭君走过,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走过,一十三省的俊女子兰花花走过……
  我的爷爷的爷爷走过,我的爷爷走过,我的父亲走过,我也走过。只不过他们不是去求学,也不是去做买卖,而是去行乞,去揽工,去投亲,去充军,去伸冤。而遗憾的是,他们的行走带来的不是福音,只是灾难。小时候的我,常常听父母讲,我爷爷的爷爷面对旱灾饥荒,为了活命,竟然倒在这蜿蜒的山道上,最终连尸骨都没有找到。相对于我的父辈我颇为幸运,在先辈们走过的山道上,我为了求学和闯出一番事业,虽然几经困苦,但总算走过了这无数蜿蜒的山道。
  这是多么熟悉和记忆深刻的山道呀!二十岁之前,我在这蜿蜒的山道上不知摸爬滚打了多少回?无论是风吹雨打,不管是酷暑严寒,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终日跋涉在这崎岖的山道上,有欢乐和幸福,也有苦恼与悲伤,但我从没有退缩,没有止步,更没有失去信心。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春天里,我倘徉在这蜿蜒的山道上,遮天蔽日的老黄风时不时地会扑面而来,十数米内无法视物,七窍里灌满了黄尘,任凭你怎么努力,都难以前进。天地间苍苍茫茫,浑浑沌沌。夏日里,我漫步在这蜿蜒的山道上,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赤脚踩着灼热的黄土,烫得难以驻足,只能没命似地奔跑,以此减轻烫脚的痛苦;秋天里,我奔波在这蜿蜒的山道上,阴雨连绵,往往几天几夜都停不下来,我只好披着破烂的塑料布,迎着风雨前进;冬日,我行进在这蜿蜒的山道上,刺骨的寒风抽打着我瘦弱的身子,手脚冻肿了,耳鼻冻烂了,但为了前方和目标我只能前进。于是,我就怨恨和诅咒这蜿蜒崎岖的山道。那蜿蜒的山道何处才是尽头?几时才能走完?任凭我怎么怨恨,怎么诅咒,怎么挣扎,就是看不到尽头,走不出大山!
  是啊!哪有尽头,哪能走出去呢?那蜿蜒的山道,一头挑着农家小院,一头却连着大千世界;小路攀着大路,大路连着通天大道,相互交织,纵横交错,蜿蜒连绵,永无尽头,永难走完!
  现在,当我驻足环顾,置身于这前望不到头后看不见尾的蜿蜒山道上,我突然仿佛看到了那金色大道以及金色大道那头的精彩世界!不知怎么,我忽然热爱起这蜿蜒的山道了,它那么寂静,那么温柔,那么亲切!可当初我为什么没有这种感觉呢?
  我多么想永远行走在这蜿蜒的山道上。
  在海边
  一头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而另一头却是绿意盎然、温暖如夏。仅仅大半天时间,或者只是几个小时,我就从寒冷的北国来到了温暖的南方。这在过去别说亲身体验了,恐怕连想都不敢想。我不禁为现代文明和便捷的交通而深深感慨!
  我爱大海。每次出差来到海滨城市,总要选择离海岸较近的宾馆入住,为的是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在海边走一走,看一看,领略大海的风采,享受大海带来的愉悦。
  这次又来到海滨城市,自然又选择了海岸边的酒店入住。
  这座海滨城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历史上这里地域偏远,人烟罕至,是封建王朝发配和流放罪犯的蛮荒之地,素有“天涯海角”之说。是啊,这里距长安、距洛阳、距南京、距燕京等内地,少说也有几千公里,何况中间还隔一道宽几十海里的海峡。在那时交通极度落后的境况下,囚徒被发配到这里,徒步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有的还没来得及到达就已经病死或累死在途中。至于顺利到达这里的,那何日才是归期呢?除非皇恩浩荡,要不至死都不能回归,那苦闷、愁怅的心境可想而知。如今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宾客如流,繁荣昌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抚今追昔,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使人不禁对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盛而骄傲和自豪!
  下榻的酒店就在大海旁边。进入房间放下行李后,我顾不得旅途疲劳,换上休闲服,迫不及待地向大海边走去!
  时间已到深夜11点,我兴奋得像孩童似地沿着海边自由自在地走着,一边是灯火辉煌、嘈杂热闹的都市,一边是幽黑深邃、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明一暗,一闹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产生无限遐思。我情不自禁地走下海滩,任凭海风吹拂着脸颊,海水拍打着腿脚。胸襟顿时开阔,心情无比舒畅,颇有返朴归真的感觉。夜已经很深了,我毫无倦意,依然不停地在海边走着,看着,想着,久久不愿回去!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利用空闲时间,来到了天涯海角。
  走进景区大门,高大的石碑上,郭沫若亲笔题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十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请到天涯海角来”的动听歌曲声声入耳,一下子将我带进了这如诗如画的情景中。
  是啊,好一个天涯海角!“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三月来了花正红,五月来了花正开,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
  徜徉在海岸边,只见树木茂盛,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人流如织;远眺大海,碧海蓝天,茫茫无际,群鸥滑翔,船只往来。置身其中,犹如进入仙境一般。我赤脚踩在被海水淘洗了无数遍的沙滩上,柔柔的,软软的,痒痒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和惬意。
  激动了,兴奋了,我就挽起裤腿下到海里,尽情戏水。再看周围,游人黑压压的一片,有的信步,有的打闹,有的戏水,有的拾贝壳,有的在大海里游泳,有的躺在太阳伞下的藤椅上假寐,有的甚至赤身露体趴在沙滩上晒太阳,有的干脆用滚烫的沙子将自己掩埋,只露出一颗头颅,做起沙浴来……阵阵海风吹来,柔和而凉爽,像母亲对婴儿吟唱的一首首催眠曲。走累了,玩够了,我坐在沙滩上静静地回味起来。
  海是博大的。上初中的时候,地理老师对我们讲,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71%被海水覆盖,陆地只占29%。那我们这里咋全都是山呢?海到哪里去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长大了,懂得多了,方才信服了老师讲给我们的知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浩瀚的大海,胸襟博大,兼收并容,远远望去,海天相接,不知海在天上,还是地在海中,甚是雄伟壮观。船只甚至小岛在茫茫大海中,只是沧海一粟。人类与大海相比,那简直太渺小了。
  海是温柔的,温柔得像母亲的怀抱一样。考古科学证明,生命是由海洋孕育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由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衍变进化而来。没有海洋就没有生命。海洋推动了历史更替和人类文明进步。人类自从发明了船只,极大地方便了运输,缩短了距离,促进了相互交往,加快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给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和生产用品。目前已探明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测实际数量会更多,其中鱼类就有1.5万种。同时,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物质资源。
  海是汹涌的。大海平静的时候,像美丽的少女一样,是那样地羞涩、含蓄、温顺。可一旦咆哮起来,便势不可挡。遇上大风,那阵阵海浪腾空而起,一浪紧似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咄咄逼人,有时竟然将船只打翻。如果逢上台风,尤其是地震引发的海啸,瞬间可以将巨轮,甚至整座城市摧毁和吞噬。
  我静静地坐着,细细地想着,逐渐物我两忘,天地和大海似乎已融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