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两省污水排放标准差异对浙江印染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2012-12-28 06:22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印染处理厂江苏

范 剑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

苏浙两省污水排放标准差异对浙江印染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范 剑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

省际之间的环保标准差异,必然会引起企业的套利行为,从而导致相关产业结构调整。近期笔者通过对苏浙两省印染行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由于江苏对COD的排放执行标准要高于浙江,造成其环保政策的产业效应已波及浙江,影响主要体现在“双转移”带来“双压力”。针对上述情况,现提出完善浙江省环保政策的相关建议,以防范其印染产业产能和排放持续“双扩大”的发展形势。

环保标准;企业套利行为;苏浙

省际之间的环保标准差异,必然会引起企业的套利行为,从而导致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印染产业作为浙江省的传统支柱产业,是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近年来,受江苏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政策影响,江苏印染产业、印染加工订单向浙江转移的态势日益明显。为此,笔者近期对江苏、浙江的印染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完善浙江省环保政策的相关建议。

一、江苏、浙江印染污水COD排放标准差异比较

比较发现,浙江省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仅相当于江苏对印染企业的排放标准。

1.江苏的COD排放标准。江苏是纺织大省,2008年印染产能位居全国第二,2011年位居全国第三,全省960多家重点印染企业有60%位于太湖流域,印染污水和COD的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印染行业的75.3%和72.3%,对太湖流域污染较大。为此,2006年底,江苏省政府就确立了印染企业的污水COD排放标准限定在100 m g/L以内,相当于国标一级排放标准。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江苏省进一步提高地方环保标准,出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环保标准,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严于“国标”,将印染企业的COD允许外排浓度下调至60m g/L,旨在推动太湖流域纺织产业结构加速调整。

2.浙江绍兴的COD排放标准。绍兴县是浙江省印染产业大县,其产量在全省占比已超过53%,占全国的30%。从污水COD排放来看,浙江的排放标准尽管都已达到国家标准,但与江苏相比,其污水处理厂的出管浓度仅相当于江苏对企业的排放要求。以绍兴为例,从今年7月1日起,绍兴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将COD纳管浓度从1000m g/L提高到500m g/L以下,并实行每天54万吨的排污总量控制。诸暨和嵊新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保持在 60 m g/L以下,绍兴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浓度稳定在100m g/L以下。

二、江苏污水排放标准对浙江省印染产业的影响

从印染布产量位居全国前三的省份来看,近年来江苏占比持续下降,浙江占比持续上升,广东占比基本稳定。

由于江苏对COD的排放执行标准要高于浙江,其环保政策的产业效应必然会波及浙江,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双转移”带来“双压力”,即高环保标准的压力推动印染订单转移和印染产业转移,从而导致周边省份的污染转移压力和环境容量挤占压力进一步加大。

1.来自江苏的印染委托加工订单增多,防范外来污染转移压力加大。继提高环保排放标准之后,去年11月,江苏省环保厅对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缺斤少两”、企业偷偷排放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立案查处1452家污水处理厂和排污企业,向媒体公布十大重点环境违法案件。江苏打击环保违法力度的加大,直接导致了今年流向浙江省的印染加工订单递增。笔者对27家纺织印染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印染行业普遍订单超饱和,特别是来自江苏的订单增长了15%-20%,企业加班加点工作。1-4月,绍兴县规上印染企业实现产值151.46亿元,同比增长16%;销售收入147.55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42%。印染订单的增加,直接加大了浙江省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提高了处理成本。

2.江苏印染布产量在全国的占比持续下降,浙江的占比则持续上升,印染污水处理挤占全省环境容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2008年是江苏执行高于国家COD排放标准的第一年,从2008年开始,江苏印染布产量在全国的占比持续下降,由2007年的11%下降到2011年的8.4%,由位居全国第二降到第三。相比之下,浙江的印染产业不仅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占比不断提升,由2007年的54.7%提升到2011年的61.1%,位居全国第二的广东省的印染布产量基本稳定在9%左右的占比水平。笔者调查发现,在产能扩大的背后,受高压环保政策的影响,部分江苏企业开始外迁,借浙江印染产业集聚集中、印染污水集中处理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机,一部分企业已转移至浙江绍兴等地,挤占了浙江的环境容量。

图1 2007-2011年印染布产量位居全国前三省份的占比变化趋势图

三、对策建议

江苏在2008年就对印染企业实施高于国标的COD排放控制在60m g/L以内的地方标准,很明显,江苏是将印染列入限制发展产业。面对当前浙江省印染产业产能和排放“双扩大”的发展趋势,借鉴江苏的经验做法,本文提出“两防止、一倒逼”的应对举措。

1.提高污水进管标准和污水处理收费标准,防止外来印染订单转嫁污水处理成本的套利行为。当前,全省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在亏本经营,原因有二,一是收费偏低,入不敷出;二是污水进管浓度高,处理成本高。据测算,处理印染污水COD,从1500m g/L降至100m g/L,治污成本为2元/吨;再从100m g/L降至80m g/L,每吨治污成本要将提高2元;从80m g/L开始,每下降10m g/L,治污成本又将追加2元/吨。可见,只要污水进管标准存在差异,市场上就会出现通过委托加工转嫁污水处理成本的套利行为。当前,浙江的印染污水排放标准和污水处理收费均低于江苏,因此,建议浙江省污水处理厂应尽快提高污水进管标准和处理收费标准,防止外来企业转嫁污水处理成本。

2.对印染产业集聚区实施“内外有别”的准入政策,防止外来印染投资项目污染转移。去年以来,印染大县绍兴率先采取印染企业进管污水超标“末位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铁腕治污措施,大力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印染污水集中处理,打造“绿色印染生产基地”成效明显。但也不可否认,当前印染产业低价“跑量”的粗放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今年1-4月,绍兴县印染布总量54亿米,利润只有5.85亿元,每米布平均利润0.11元,低水平、低附加值、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为此,建议当前全省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发展,应明确“留大去小、留高去低”发展目标,实行“内外有别”的准入政策,对新建印染投资项目实行严格的COD60m g/L排放标准,对本地搬迁入园企业实行500m g/L甚至更高的排放要求,防止外来投资项目转移污染。目前治污技术成熟,印染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可以达到COD60m g/L排放标准。事实上,在严厉的减排压力下,江苏已经有相当一批企业利用反渗透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COD浓度降到每升50毫克以内。绍兴县的一些企业,比如盛鑫印染、舒美特印染等印染企业也引进新的中水回用改造技术,COD排放浓度也降到50m g/L以内。

3.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与印染企业间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倒逼企业治污升级。2007年,江苏省就启动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与印染企业之间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印染行业治污升级成效显著。太仓印染厂是江苏“试水”该办法的印染企业,该厂2007年初搬迁到港口开发区,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印染污水排放量由170吨/天增加到470吨/天,超过环保核定排污总量。为此,企业与污水处理厂签下为期3年的排污权交易买卖,港口污水处理厂以每吨2.5元的价格将自身节余的9万吨污染排放指标卖给太仓印染厂。此类做法,对浙江印染企业的治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值得学习推广。

10.3969/j.issn.1674-8905.2012.07.005

施越霞)

猜你喜欢
印染处理厂江苏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数读江苏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印染书香
江苏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