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长海
(河北省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隆化 068150)
麻赭丹丝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20例疗效观察
尹长海
(河北省隆化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隆化 068150)
支气管肺炎;麻黄;赭石;丝瓜络;牡丹皮;汤剂;中医药疗法
小儿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中小水泡音。2008-01—2011-12,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麻赭丹丝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2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9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210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2岁49例,2~6岁66例,>6岁5例;病程3~42 h;体温(T)(39.1±0.65) ℃。对照组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2岁38例,2~6岁48例,>6岁4例;病程4~39 h;T(39.2±0.68)℃。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一)》[1]。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和气粗等症状;可见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和鼻唇沟及指趾端发绀;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后期可听到中小湿啰音或捻发音,病灶融合扩大时,可听到管状呼吸音,并有叩诊浊音。重症患儿常有其他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呕吐、腹泻、抽搐、心音低钝、心率快等;常见的并发症为肺气肿或肺不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中毒性脑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氧疗、退热、镇静、止咳平喘、处理并发症)、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予抗感染治疗,利巴韦林注射液(山东海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509)10 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麻赭丹丝汤。药物组成:炙麻黄 6 g,杏仁 10 g,生石膏 12 g,甘草 4 g,赭石、旋覆花各10 g,忍冬藤 12 g,丝瓜络 12 g,桃仁 9 g,牡丹皮10 g,紫草10 g,炙枇杷叶10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 mL,分4次口服。7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儿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胸部X线摄片病灶全部吸收。好转:症状、体征好转,肺部仍闻及啰音,胸部X线摄片仍未恢复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甚至加重,胸部X线摄片病灶扩大[2]。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为明确病原体,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2]。利巴韦林注射液为抗病毒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儿科应用需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基本病机是外邪犯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郁闭。病位主要在肺,可涉及脾、心、肝、大肠,病性多属实属热,后期常出现正虚邪恋或邪盛正衰的变症,故病变多夹痰夹湿。痰浊中阻,胃气上逆,必然会影响肺之清肃。同时脾胃不和,土不生金,导致肺卫气弱。故治宜宣肺清热,和胃降逆。麻赭丹丝汤方中麻黄、杏仁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旋覆花、赭石化痰行饮降胃气之逆;生石膏性辛凉,辛可发散,凉可清热;忍冬藤辛凉疏解,配丝瓜络疏经活络,宣通郁闭之肺络;紫草凉血活血;桃仁活血祛瘀,牡丹皮清热凉血,炙枇杷叶清肺止咳,和胃降逆;甘草补中益气,润肺祛痰,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宣肺降气、清热凉血、止咳平喘、和胃降逆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有解热、发汗、抗变态反应、消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扩张支气管、平喘、祛痰作用;赭石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丝瓜络、枇杷叶有镇咳祛痰、平喘、抗菌作用;牡丹皮具有抗菌、抗炎及中枢性降低体温和解热作用;紫草有退热、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作用[3]。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麻赭丹丝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适合儿科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1]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协会.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65-466.
[2] 庄思齐.儿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88-395.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2-694,744-746,656-657,708-710,392 -394,266 -268.
R289.5;R725.631.205.31
A
1002-2619(2012)07-1008-02
尹长海(1963—),男,副主任中医师,学士。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
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