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芷晴 刘宝花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
高中留学生心理及文化适应性调查
张芷晴 刘宝花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
随着高中留学生群体的迅速壮大,其在国外的生活以及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由于环境的剧变冲击了原有的生活模式,心理发展要件的缺失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文化融入的压力造成了自我构建的迷茫。高中留学生在适应性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表现为自立能力较差;语言障碍,沟通能力降低;生活方式差异,幸福感下降;心理失衡,生活无所适从;文化落差巨大,陷入迷茫困惑等。建议低龄留学生做好能力、心理、性格和文化方面的准备,以更好地适应国外留学生活。
能力准备;青春期角色认同;性格塑造;多元文化观;中国高中留学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赴海外留学的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2011年美国面向中国签发的学生签证占其全球学生签证的22%,约为15.76万个,其中,高中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22.6%,达到了3.56万人。[1]面对这样一个迅速壮大的低龄留学群体,他们在国外的心理及文化适应性便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课题。本文于2011年3月至4月采取问卷形式,通过网络对177名在美国学习的中国高中留学生进行了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情况调查。受访对象是在随机、不记名情况下完成网上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3份,有效率达81%。受访对象的年龄分布为:14—16岁占17.8%,17—19岁占67.1%,20岁以上占15.1%。女性受访对象占67.2%,男性受访对象占32.8%:独生子女占73.4%,非独生子女占26.6%。
年龄偏低,自立能力较差 这是一个在低龄留学群体中非常普遍的问题,调查中几乎一半的学生未满18岁,这些学生基本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他们生长于父母、祖父母共同编织的温柔乡里,是家里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包办了一切,而且中国的家庭会不余遗力地为孩子创造“全学习”的环境,孩子没有机会也没有意愿做自己的内务。调查显示,在美国住宿家庭生活或住在宿舍的学生占受访对象的60%,他们的生活能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语言障碍,沟通能力降低 语言障碍是高中留学生面临的最直接的障碍。初到国外来的留学生无一不感到语言对接的困难,在中国学的英语在美国没有“用武之地”。这一方面暴露了国内英语教学教程脱离实践应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自身的准备不足。语言障碍直接降低了留学生与环境沟通的能力,甚至还会令他们产生无助、孤独、沮丧和失落等情绪,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调查显示,受访对象中有54.9%的学生有超过中等强度的意愿寻求他人语言方面的帮助。
生活方式差异,幸福感下降 很多留学生惊诧美国的生活方式,即不同于国内也不同于来自电影、报纸杂志的印象,更不同于自己的想象。美国虽然是发达国家,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差别很小,但人口密度低,生活安宁平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客气而疏远,休闲方式也是以家庭为单位。这与国内欣欣向荣、如火如荼、社会关系紧密的生活方式相比反差很大,留学生无法立即适应这种反差,会感到生活的自主性、舒适度、幸福感明显下降。43%的受访对象感受到因为生活方式的差异给自己带来了超过中等以上强度的沮丧和失落。
心理失衡,生活无所适从 高中留学生从家里的小皇帝变成了一棵没人关注的小草,心理的失落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是一个崇尚独立的社会,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很大,高中生尤其喜欢追求特立独行,彰显自我。因为美国的高中阶段就采取选课制,没有固定的班级和同学,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社会能力才能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所以,他们个性张扬、坦率,做事投入。但是在中国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大多性格内敛,不愿意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做事也比较中庸,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和谐的小群体中定位,所以刚到美国的学生一时难以打破自己的心理定势,心理失衡,无所适从。同时,心理上的压力会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受访对象中56.9%的学生会经常感到头痛、胃痛,或者其他不适,39.7%的学生处在一种潜在的忧虑中,42.6%的学生处在明显的担心状态。
文化落差巨大,陷入迷茫困惑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极大地影响着留学生的适应性。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强调独立、个人自由以及个人成就。而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人们高度重视合作、互相支持、保持和谐以及为集体作贡献。[2]这种具大的文化落差使高中生在短期内很难找到文化融入的切入点,极易陷入困惑、迷茫的“文化休克”状态。[3]通过调查,48.3%的学生认为文化的落差妨碍了他们交友和课外活动,55.5%的学生无法找到归属感。
(一)环境的剧变冲击了原有的生活模式
语言的骤变阻断了最有效的认知和沟通渠道。语言是生活的基础,由于“听力”和“视力”的骤然下降,留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受到阻塞,最直接的认知手段和与环境沟通的能力被迫降低;沟通意愿也明显下降。青春期后期是自尊感上升的阶段,[4]当高中留学生发现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也无法准确地理解别人时,为了避免尴尬,维护自尊,会选择沉默或远离需要沟通的环境。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也很难自我消化自卑和抑郁的情绪,负面情绪会越积累越多。
生活方式的差异冲击了原有的生活模式。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它通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是人的“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5]到国外来留学的高中生基本上来自国内的中产阶层的家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创造的优裕生活,个体社会化的水平和方式已经形成既定的模式,而美国的生活方式与国内相比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即使有能力在美国继续保持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也无法立即享受这种差异性。留学生为了缓解生活方式变化所带来的压迫感会自发地形成一些本民族的小团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亚文化圈。这种亚文化的存在虽然能够缓解学生的孤独感、焦虑感,但在将来有可能成为融入美国文化的障碍。
(二)心理发展要件的缺失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
1.文化认同的缺失影响了角色认同达成
高中阶段的留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这一阶段被认为是人格角色认同形成的最关键阶段。角色认同指的是一个人寻求有意义的自我认知,深入探索生命意义、生活形态及人际关系等问题的过程,并开始找寻及接受个人对自身生活方向的责任。[6]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社会文化系统的支撑。美国心理学家James Marcia认为,这一时期,常会出现角色认同延缓或角色认同混淆等问题。青春期的成长不是空中楼阁,尤其在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形成过程中,是需要通过成长环境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及社会信仰做支撑,经过不断地自我肯定、自我斗争、自我否定,最终形成自身的角色认同。来到国外读书的高中留学生恰恰处在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可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全然陌生的环境、语言和文化背景下,失去了成长的背景依托、思考的平台和人际关系的土壤,学生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的文化结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等,在青春期的成长和蜕变中无可避免地面对更多的“个人挣扎”、更多的艰难尝试,因此,这种“跨文化”现象[7]对于处于青春期的留学生来说极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角色认同延缓现象。调查显示,5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未来很茫然。这正是角色认同延缓的表现。还有一些学生逃课,沉迷于游戏、电视甚至无法完成学业。这实际上是角色认同混淆的表现,学生通常会通过这种“短暂的逃避”退守到自己认为的心理安全地带,来减轻由于角色认同混淆所带来的焦虑感、失落感。
2.社会认同的缺失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发展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Hall研究认为,青少年的青春期是最需要同龄人的时期。[8]同伴和朋友的认同是最直接的获得社会认同的平台,高中留学生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成长环境,意味着脱离了原来的社会关系,朋友、同学都成了遥远的布景,成了生活的旁观者,无法参与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新环境下他们无法在短时间里建立友谊,即使建立了友谊,由于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朋友被赋予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些低龄留学生在最需要同龄人的时期恰恰失去了熟悉的同伴和朋友,在角色认同形成的过程中伸向外界的触角无法得到回应,得不到同伴的社会认同使得他们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
(三)文化融入的压力造成了自我构建的迷茫
文化融入的压力构成了留学生的根本性适应障碍。高中留学生青春期的自我构建面临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重大挑战,在传统文化下长大的留学生要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框架下完成青春期的成长和蜕变,这就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根植的土壤变化了,意味着留学生除了要面对青春期自我构建的精神剧变,还要面临自身文化甚至信仰的被挑战、被改造。美国学者Jean Phinney认为存在四种不同的文化融入模式:一是同化,即采纳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二是边缘化,是对原生文化的抵制和被主流文化的拒绝;三是分离,只与自己种族成员保持联系,拒绝接纳主流文化;四是双重文化背景,在种族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游离,并根据适当的身份进行自我身份选择。[9]据调查显示:55%的留学生的文化融入首先表现的是分离的状态,他们无法一下子认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无法迅速改变在东方文化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会寻找或自发形成一个种族群体进行社会生活;有30%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形成一种双重文化背景,能吸取移民地的文化融入自我身份的确认中,并在两种身份中自由转换;还有极少数同学处在同化状态。无论哪种文化融入模式,对于一方面要寻找文化融入的突破点,一方面又要完成角色认同达成的高中留学生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极易迷失在这种压力下。
(一)能力准备
一旦决定到国外留学,就要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首先,应该形成衣食住行、日常事务、学习安排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学生还应该着重锻炼自己的学习规划能力。国内的教育一般都是教师规定内容,学生只管做就行了,这一点中美教育的反差很大,美国高中更为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我规划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有老师教授,但依然有大量的自学和阅读内容,学生还要通过演示、表演、制作纪录片、办刊物等方式来完成学习内容,所以学生必须具有自行规划学习的能力。其次,行动力也非常重要。美国崇尚英雄主义,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尤其高中生,他们喜欢独来独往,想做就做,没有互相攀比的习惯。而中国的学生习惯于依赖一个小团体,人云亦云、人动亦动,即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绝不会偏离集体。所以,一旦留学生没有了小团体做参照系,便丧失了行动的信号和动力,加上对环境的疏离,行动力会大受影响。另外,沟通能力非常重要。首先要学好语言,出国前,尽可能做好语言准备,多学习一些生活用语及俚语,减少语言带来的适应障碍。还要培养沟通意愿,主动与环境沟通——与同学沟通,与任课老师沟通,与辅导员(conselor)沟通,与教学服务人员(social worker)沟通,努力克服自卑、懦弱心理,大胆表达,虚心学习。
(二)心理准备
努力做好心理构建,顺利完成角色认同达成。如何在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判断、文化信念等方面受到强烈冲击的条件下顺利达成人格的角色认同是需要留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留学生应该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不能回避,不能远离,不能置之不理,要勇敢地走近它,去认知、熟悉,并在与本族文化的碰撞中,认同并接受部分文化到自我身份的确认中,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艰难的,因为你必须要放弃一些原有的文化确认,但是一旦你完成了这个在国际平台上的角色认同,完成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你就真正会成为思维多元化、视角全球化、行为国际化的学生。
尽快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家人、同学、新朋友、同乡会、教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房东等,这些人际和社群网络会在你困难的时候给你提供帮助。除了拥有本族的朋友和小团体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建立与外国学生的联系,外国学生有些是很害羞的,你不主动,他们也不好意思与你交往。另外,要学会主动利用学校的资源,美国的高中每个年级都配有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很强的辅导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沟通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了解美国,解除困惑,释放自己。
(三)性格准备
中国的学生性格大多内向,这也是中国的文化使然,再加上青春期的敏感、脆弱,越发不愿意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性格是可以塑造的,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得出(图1,图2)性格越是开放(即横轴数值越接近于10),所面临的心理上的困难就越小,面临的文化融入压力也越小,也就是说,外向性格更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留学生在出国前应该充分评估一下自己的个性,如果性格内向,那么到国外以后应有意识塑造自己的个性外向发展,主动展示自己,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别人了解你的机会。同时应主动接触社会,在美国了解社会的机会很多,只要你愿意尝试,你的愿望和要求会得到尊重。学校、图书馆、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甚至市政府都会给你提供实践的机会。
(四)文化准备
正确面对文化融入的压力。文化融入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次重大的文化转换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压力与焦虑,但这种压力与焦虑却是一种正常的社会适应性结果。[10]留学生必须积极面对,保持健康的重塑个人文化信念的良好愿望,用包容和理性的态度面对新的文化体验,要敞开胸怀,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要了解美国人隐含的价值观,避免用中国人的标准来衡量美国人的行为。
博采东西方文化之长,形成多元文化观。没有一种社会体制是完美的。同样,也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的。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文化倡导的是服从、和谐,但缺少创新;而美国文化强调独立和自我表达,但缺少温情。在美国读书的同学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以形成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观显得尤为重要。留学生应培养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博采东西文化之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努力让来自全球的优势文化成为自己成长的文化支撑。
[1]王斌.2011年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11208/n328385161.shtml,2011-11-25.
[2]李君文.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与分析[J].外语研究,2000(1):29-31.
[3]金秀芳.论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现象[J].同济大学学报,2001(10):86-87.
[4]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M].段鑫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77-80、92-94.
[5]杨晓慧.中美大学生活方式教育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45-50.
[6]Myer DG.Exploring Psychology[M].Worth Publishers first printing,2002:122-123.
[7]马勒茨克著.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32.
[8]张立军.文化差异对留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4(4):67-68.
[9]Hall GS.Adolescence: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Anthropology,Sociology,Sex,Crime,Religion and Education.Volume 1[M]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2004:8-110.
责任编辑 裘晓兰
Survey on Adaptation of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merica
Zhang Zhiqing Liu Baohua
(Mayo High School,Rochester USA;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Education,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As the number of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merica quickly became larger and larger,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as attracted to their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to the life and culture in America.177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merica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line.With the information got from the survey,the aspects of sudden environment change,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the pressure from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so on were analyzed.The study found out that there were several problems in terms of adaptability including the poor self-reliance;language barrier and reduced communication skills;lifestyle difference and declined happiness;psychological imbalance and the feeling of at a loss;and large cultural gap and the loss in bewilderment.The mechanisms causing thes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great impact of sudden environment change on the original lifestyle of the teenagers,the loss of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fluencing psychological health,the confusion of self-construction caused by the pressure of culture adaption.The preparation of ability,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culture must be well don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help intern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dapt to the life studying abroad.
Ability Preparation;Adolescent Role Identity;Personality Shaping;Multicultural Concept;Chinese Intern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D432.7
A
1006-1789(2012)10-0032-05
2012-07-10
张芷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主要研究方向为留学生教育;刘宝花,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