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凝及预后的影响

2012-12-23 04:16李秀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0期
关键词:补阳心绞痛心血管

李秀英

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急诊科,四川内江 641000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组冠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急性、短暂发作的心血管急症,多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及血液的异常高凝状态诱发急性发作,冠心病是引发急性心血管意外及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对其急性发作的治疗及心血管意外的预防是治疗的重点内容,临床多采用扩冠、抗凝等治疗措施,伴随传统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心血管治疗领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近年来我院采用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78例,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46~72岁,平均(59±8.6)岁;病程7个月~15年,平均(8.9±3.4)年。患者诊断符合WHO 1991年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1],其中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混合型心绞痛病8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胸痹证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并排除既往患有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心功能Ⅱ~Ⅳ级,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卧床休息,依据患者症状给予低流量吸氧,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抗凝,依据患者血压、心律以及生化指标酌情给予降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及他汀类调脂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另外给予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 g、当归尾6 g、赤芍5 g、地龙3 g、川芎3 g、桃仁3 g、红花3 g),气虚甚者,加党参10 g,炙甘草10 g;血虚甚者,加鸡血藤30 g,阿胶(烊化)、熟地黄各20 g;胸痹发作较频者,加三七粉(分冲)3 g,元胡10 g;心慌眠差甚者,加柏子仁、龙眼肉各10 g,或加炒远志10 g,炒枣仁15 g;胸闷者,加薤白10 g,半夏10 g;心阳不振,水气凌心者,加桂枝5 g,茯苓15 g。1剂/d,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变化,随访期内再住院率及心血管意外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胸闷、心绞痛等症状,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T波倒置及ST段低平情况有所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静息心电图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检测方法

静脉血PT、APTT、TT、Fbg检测采用罗氏全自动血凝仪(RM66CP-X型,德国罗氏公司)。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7.2%,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1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T、APTT、TT、Fb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后治疗组PT、APTT、TT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Fb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PT(s)治疗前 治疗后APTT(s)治疗前 治疗后TT(s)治疗前 治疗后Fb(g)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39 39 7.20±2.06 14.30±1.82 0.94 0.294 11.50±4.19 15.20±3.94▲5.20 0.016 19.50±3.69 20.40±4.20 0.39 0.672 30.60±2.57 38.40±3.65▲4.86 0.020 7.80±1.9 8.00±2.4 1.05 0.175 14.60±5.02 20.10±4.79▲7.20 0.010 5.70±0.92 6.00±1.14 0.26 0.719 4.80±0.69 4.60±0.82 0.74 0.316

2.3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再住院发生率分别为17.9%和30.8%,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期内急性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分别为2.6%和7.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n(%)]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或降低心肌耗氧为主要治疗目的[3]。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存在冠状动脉的器质性狭窄及凝血功能的异常,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冠脉痉挛等因素是引发心肌急性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血液高凝状态下,容易引发冠脉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急性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甚至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多采用抗凝、祛聚及扩冠等治疗,但患者仍有较高的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几率,是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伴随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和中医药方剂有效成分的逐渐明确,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独特的效果,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4],多为瘀血痹阻胸部、心脉失养、不通则痛,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4]。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药味组成,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方中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使气旺则血行,祛瘀而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臣药当归尾活血祛瘀,为佐药;地龙性善走窜、通经活络,亦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5]。在本组资料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临床治疗发现,其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结果证实,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T、APTT、TT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川穹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功能,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心肌缺血时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肌缺氧时的氧化损伤,在与当归合用时,尚能够增加其抗血小板凝集的功能[6]。此外,在赤芍及红花等药物中尚含有总苷、黄色素等成分[7-8],能够减少心肌细胞缺氧时的细胞损伤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功能。同时在进一步的随访中发现,治疗组患者随访期间疗效较为稳定,患者的再住院率及心血管意外发生几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其可能与其中有效组分的抗凝作用及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7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1.

[3]杨士伟,周玉杰.2011年美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与实践[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100-107.

[4]卫伟,周瑞.中医论治胸痹之浅见[J].陕西中医,2011,32(10):1435-1436

[5]张晓雪,张景平,陈丽娟.川芎嗪对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09,18(11):3.

[6]王欢,唐于平,郭建明,等.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2):73-77.

[7]沈贤,莫晓燕,杜晓阳.赤芍总苷对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0):1300-1305.

[8]徐传金,张文忠,冯培青,等.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6(30):1701-1702.

猜你喜欢
补阳心绞痛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