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科医疗服务状况分析

2012-12-23 06:26
中国医院 2012年8期
关键词:床位资源配置儿科

■ 冯 文

我国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50.2‰下降到2009年的13.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1年的61.0‰下降到2009年的17.2‰。但是面对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儿童就医难的呼声[1],有必要审视我国儿科医疗服务发展的状况。本研究利用全国卫生统计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理解和掌握我国儿科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儿科医疗资源发展状况

1.1 我国儿科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的基本结构

2 0 1 1 年,我国共有儿科床位341527张,较2010年增长8.76%。其中医院儿科床位205133张,比上年增长9.77%。全国共有儿科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的3.9%。在我国,是多种类型机构共同服务参与儿科医疗服务,医院是主要服务力量。表1可见,2010年全国共提供儿科诊疗服务3.3亿人次,其中医院提供1.78亿人次,占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服务量的53.78%。医院儿科诊疗服务的数量比2009年增长了7.05%。在住院服务方面,2010年全国医疗机构共提供儿科出院服务1474万人次,其中医院提供858万人次,占儿科总出院服务人次的64.93%,比2009年增加了11.54%。

表1 2009和2010年全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儿科服务情况及其变化

作为提供儿科服务的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作用重要。表1显示,2010年全国儿童医院共提供门急诊服务3627万人次,占儿科门诊服务量的10.98%,比2009年增长11.19%。住院服务方面,2010年全国儿童医院出院人次为1 1 1 万,比2 0 0 9 年增长13.27%。表1结果显示,儿童医院的服务量增长高于医疗机构和医院儿科的总体水平。

1.2 儿科床位相对发展速度较低

2010年,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有儿科床位31.40万张,其中医院儿科床位18.69万张,占儿科床位总量的55%。医院儿科床位的增长低于医院总床位的增长水平。从1982年到2010年,我国儿科床位数量增加了102.29%,低于医院总床位规模的增长幅度(151.56%)。表2可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医院儿科床位的增幅在多数时间段都低于医院总床位数量的增幅,使得儿科床位在医院总床位中所占的比例下降。

1.3 儿科医师流失

2 0 0 9 年,我国共有儿科医师8.7万,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的3.9%。在本世纪初的十年间,从事儿科服务的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增加了0.3个百分点,但拥有儿科执业类别的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增加了1.8个百分点,大量应该从事儿科服务的医师离开了儿科服务岗位,存在儿科医师流失现象。

表3可见,2002年和2005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中,从事儿科服务的医师比例与以“儿科”为执业类别的医师比例相近,2005年两者均为3.8%。但2009年,以儿科为执业类别的医师比例(3.9%)明显低于持有“儿科”医师执业资格的医师比例(5.5%)。特别是在执业助理医师队伍中,有5.2%的医师持有“儿科”执业类别的执照,但仅有2.1%从事儿科服务。说明存在儿科医师流失现象,特别是在基础服务环节中儿科医师的流失更严重。

2 我国儿科资源地区差异

2.1儿科资源配置水平存在地区差异

表2 1982-2010年全国儿科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2010年,在医院各个临床科室中,儿科床位数量平均占医院床位数量的5.52%。各省之间差异较大,儿科床位比例最高的是江西省,占7.1 2%;儿科床位比例最低的是北京,为3.28%;此外,天津、辽宁、吉林和上海的儿科床位数量占医院床位数量的比例也低于4%。

但由于各省人口中的儿童比例不同,床位的配置水平也不同。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获得的常住人口中0~14岁儿童数量数据可知,2010年我国平均每万名0~14岁儿童拥有8.39张医院儿科病床,但各省儿科病床的配置水平不均衡。表4可见,各省每万名儿童拥有的医院儿科病床数量从4.86到16.68张不等。东部各省最高,平均9.99张,其中北京和上海的每万名儿童配置的儿科病床数量全国最高,分别为16.68张和15.13张。西部各省最低,平均为7.43张。

2.2 儿科资源发展速度存在地区差异

表3 3年儿科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的变化(%)

表4 2010年各省医院儿科床位数量配置情况

儿科资源的发展速度存在地区差异。首先,各地儿科服务资源的绝对增长幅度不同。2009年,儿科床位数量绝对增幅最高的是福建省,达20.32%。山东、广东、海南、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省的儿科床位数量增长幅度也在10%以上。全国只有西藏儿科床位数量下降,从2008年的374张减少到2009年的367张。

其次,各省儿科资源的相对发展速度不均衡。如果儿科床位数量的增长率与医院总床位数的增长率相同,则儿科床位数量的相对增长率为1,表明儿科床位数量与医院总床位数量保持相同比例的增长幅度,即儿科发展速度等于医院总体床位资源的发展速度。表5可见,在2008-2009年间,东部各省的相对发展速度最高,为1.29,即儿科发展速度超过医院总床位数量的发展速度(见表5)。山东省的相对发展率是1.9,居各省之冠,海南和重庆的相对发展率也都在1.5以上。中部各省高于西部,两类地区的儿科相对发展率分别为0.96和0.77。西部地区儿科床位的相对发展速度最低,甘肃和宁夏的医院总床位数量增长6%左右,而儿科床位数量的增幅不到0.5%,儿科相对发展率仅为0.07,在各省中最低。说明西部各省的儿科发展明显落后于医院资源的总体发展水平。此外,多个西部省份的相对发展率都小于0.5,山西、内蒙古、青海等地分别为0.23、0.27和0.40。

3 讨论

3.1 儿科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导向

本研究显示,我国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水平东部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又优于西部。提示我国儿科医疗服务资源的配置存在市场导向,表现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儿科医疗服务资源的发展速度相对较高、儿科资源配置水平相对较高。有研究显示,即使在我国相对发达的广东省内部,儿科资源的分布也是经济发达地区拥有相对较高水平的儿科医疗资源[2]。研究表明我国儿科医师配置受地方经济条件制约,公平性差[3]。说明我国儿科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是市场驱动配置模式,尚没有通过政府配置资源、解决区域之间的资源水平差异。

表5 各省医院儿科床位数量变化情况

3.2 儿科医疗资源流失

在医疗服务领域,人力是各种医疗资源中最重要方面。本研究显示,我国存在儿科医师流失现象,有相当比例持有儿科执业资格的医师没有从事儿科服务工作。已有研究证实,基层儿科人力匮乏[4];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得不到适宜人才[5]。儿科医师的流失只是儿科医疗资源流失的一个方面,此前的研究已经反映出我国儿科医疗服务面临机构萎缩[6]、人员流失[7]等严重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导致儿科资源流失的原因。

3.3 西部地区儿科医疗资源问题严重

本研究显示,我国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存在区域之间不均衡现象,西部地区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发展速度较慢。在未来的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中,有必要对西部地区予以特别关注。如果没有差异化政策引导,西部地区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将可能进一步拉大。

3.4 政策建议

首先,针对我国目前存在儿科医 疗资源不足问题,应该格外强调政府投入在引导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政府投入保障儿科服务的普遍供给。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筹资途径,保证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使儿科服务能够基本满足医疗需求。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儿科医疗服务发展,满足多层次儿科医疗服务需求。

其次,应该因地制宜、区别发展,促进区域之间儿科服务均衡发展。在儿科资源的配置规划和配置政策上,应针对不同地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协调区域资源水平,促进儿科医疗资源布局的均衡化,缓解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儿科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1] 王君平.儿童看病难成突出问题,全国至少缺20万儿科医生[N].人民日报,2011-10-21(5).

[2] 刘元铃.广东省儿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3] 薛明,汤胜兰,高军.中国农村地区妇产科、儿科医师分布的公平性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3,6(4):184-186.

[4] 潘继红,罗先琼,聂川.广东省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09,8(9):1-3.

[5] 邵隆炜.儿科专科教育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1(4):21-23.

[6] 李秋萌.儿科困局[J].中国卫生人才,2011(3):46-47.

[7] 王爱莲,方立珍,王和平,等.儿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63-64.

猜你喜欢
床位资源配置儿科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圆梦儿科大联合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