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河南天主教教会医疗事业研究述略

2012-12-22 00:48王志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区传教天主教

王志祥

〔1.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2.中原工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一、引言

目前,学界关于西方传教士在华医疗事业及传教士与近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多关注的是基督教新教教会医疗事业及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之于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中的作用。相比之下,学界对于天主教在华医疗事业及天主教传教士在“西医东渐”中的作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笔者在搜集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在河南的传教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近代西医在河南的传播史资料时发现了一些天主教传教士在河南的传教和行医资料。鉴于目前学界对于天主教传教士在河南传教过程中所进行的医疗传教活动及天主教传教士对于近代西医在河南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少有关注,笔者试在简述天主教在河南省传教活动的基础上,拟对天主教传教士对于近代西医在河南传播中的作用做初步探讨,祈方家斧正。

二、天主教在河南的传播

天主教传教士初入河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天启年间,这一时期的天主教传教士在河南的活动主要是到河南省会开封寻找犹太教经典。1704年11月耶稣会传教士骆保禄神父在他的信里称经过在开封和洛阳等地两个月的巡访,他发现宗教正在这些地方日益建立起来,信里他还提到他在开封接触到犹太人后裔和犹太教经典的一些情况。[1]“百年教禁”期间,天主教转入秘密活动,但是也有天主教传教士不顾禁令擅自传教。1716年11月耶稣会传教士孟正气神父在他的信中向上级神父汇报了南阳府知府对南阳天主教教徒的迫害以及对天主教传教活动的阻止措施。其中,南阳知府为了使已经信教的民众放弃信仰而草拟的文书,颇具史料价值,文书全文如下:

“为服从正在确切了解各种教派及错误教义的贤明知府所发布的告示,我(某某姓名)承认因不慎而误信了天主教。遵照上述告,现自愿予以放弃。本人证词是确凿无疑的。我同时放弃一切错误教义。某某人签名。康熙五十五年某月某日。”[1]

总体来说,明末至清前期,天主教在河南的传播范围有限,特别是教禁期间,天主教的传播受到很大的阻碍。有人称根据天主教内部资料,“在1843年河南正式成立教区之前,(河南)教徒人数为二千人左右。主要集中在鹿邑县冯桥及南阳靳岗、林县田家井三处。”[2]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华获得了传教的权利,在条约特权的保护下天主教传教事业在河南迅速发展起来。这突出表现在天主教河南教区的设立及河南九大天主教教区的形成。河南省天主教九大教区概况如表1 所示:

表1 河南省天主教教区概况简表

三、近代河南天主教教会医疗事业的肇始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凭借着条约特权使他们在华的传教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教堂开办有为传教士和教徒服务的教堂诊所,有的教堂诊所继续发展成为正式的教会医院。

根据1935年的河南省调查资料,截至调查时天主教在河南省开办的天主教教会医院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河南省各县天主教教会医院概括统计表(1935年)

从上表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天主教传教士在河南省开办教会医院的时间多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办医院的规模一般较小,医生人数亦较少。但是,其中安阳的圣心医院设有10 个病房,南阳的天主堂医院设有10 个病房、20 张病床,洛阳的天主堂医院设有21 个病房、26 张病床,相比较而言规模稍大。

天主教传教士虽然早自明朝末年已经在豫北活动,但是其所开办的教会医疗事业却晚至20 世纪初才开始。有人在研究中统计,天主教在豫北地区创办的教会医院情况如表3 所示:

表3 天主教会在豫北地区创办教会医院情况汇总[3]

除了豫北地区,天主教在南阳地区活动历史也比较早,在传教的同时,天主教传教士也开办了教会诊所和教会医院。据《南阳地区志》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法国传教士安巴都在南阳靳岗设立南阳天主教区总堂时,随带西方医学技术和少量药品,此为西医传入南阳的开端。清同治九年(1870年),南阳天主教堂内设立的专为教职员保健的诊所,可称为南阳最早的西医医疗机构。此后,西医陆续传入南阳各地。”[4]

1844年,天主教河南教区成立,总堂设在靳岗。天主教传教士在布道的时候,常以部分药品施以群众,诱其入教。河南天主教教会医院的设立也经历了一个由诊所到医院,由小到大的过程。据《南阳地区卫生志》记载,1875年,随着教堂的扩大,传教士的增多,教堂内设立了医疗诊所,为传教士及教徒诊治疾病。1920年,在教堂主教何安业督导下,在靳岗总堂办起医院。1924年,南阳天主堂(设在城内)传教士何树基(意大利籍)在民权街教堂院内创办“南阳天主堂医院”。1933年,该医院与靳岗总堂医院合并,迁到党部街(现联合街),仍沿用“南阳天主堂医院”之名称,并挂出木牌,公开行医。1951年由人民政府按收。[5]

上文所引的民国时期河南各县天主教教会医院统计资料显示,洛阳的天主堂医院规模较大,医治人数也较多。据《洛阳市卫生志》记载:“圣心医院(因为天主堂所办,又称天主堂医院),有三五名医生,均非正式医师,他们以传教为主,行医也只是为传教服务。”[6]此外,除了上文表3 中所列的教会医院之外,管见所及,笔者还发现一些河南省其他天主教教会医院。如陕县天主堂医院,1940年由意大利人司徒康(Frat Stoco)创建。初为一个小诊所,有房四间,二间为诊所。人员除司徒康外,另有一名男护理。有少量药品和牙科器械,可处理常见病、花柳病及扩创,可做肌肉、静脉注射和输液。药品除自行购买外,洛阳教区也供应一部分。[7]据《偃师县志》记载,1947年11月,“教会开设天主堂医院,聘请洛阳教区意恒志神父(梵蒂冈人)兼任医师。”[8]又如,《沁阳县志》(1937年清样本)卷五载:“沁阳天主堂诊所,在城内东街,开办于民国二十三年,经美国圣言会杨司铎创立,院长孙炳义女士,系德国人,护士四人,占房五间,另修大医院一所,尚未修竣,俟工成迁移,现在看病人数每日平均达百余人。”[9]综上所述,近代以来河南省天主教教会医疗事业发展较快的地方一般也是天主教势力进入较早、影响相对较大之地。天主教教会医院的前身多为天主教传教士和天主教教徒内部服务的教堂诊所,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教徒的增多,教会医院也发展起来。在时间上,河南天主教教会医院多设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地域分布上,河南省天主教教会医院的分布与天主教势力在河南的分布相一致。

四、结论

天主教传教士虽然早自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就已经进入河南,但其最初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华获得了传教的特权,在条约特权的保护下,天主教在河南的传播得到较快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天主教河南教区的设立及河南天主教九大教区的形成。随着教徒的增多,传教事业的开展,规模较大的教堂设有为传教士和教徒服务的教堂诊所,这些教堂诊所有的继而发展成为正式的教会医院。天主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在为天主教在河南发展大批信徒的同时,也促使当地民众改变了传统的疾病防治和卫生观念,带来了一些风俗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同时还促进了中西医文化的交流,为二者在医疗上的最终融合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说天主教教会医院对近代以来西医在河南的传播以及河南医学现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法)杜赫德.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二卷[M].郑德弟,朱静,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2]孟紫坪.河南省天主教各教区划分经过述略[J].河南省民族宗教史志资料通讯,1984(1):22.

[3]梁育红.天主教、新教对近代豫北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J].历史教学,2008(16):25.

[4]南阳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南阳地区志:下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2.

[5]王利平.南阳地区卫生志[M].南阳地区卫生局,1986:33-34.

[6]编者不详.洛阳市卫生志[M].洛阳市卫生局,1986:21.

[7]三门峡市卫生局.三门峡市卫生志[M].三门峡市卫生局,1985:18.

[8]王景森,邓少波,张静.偃师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837.

[9]焦作市文物局.焦作市文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258.

猜你喜欢
教区传教天主教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迟到后果很严重
千万别迟到
迟到的后果
迟到的后果
简述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