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平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人体口腔颌面部因毫无遮拦,很容易因碰撞而引起创伤,严重者则会导致骨折,更甚者引起脑震荡或者身亡。我们就我院近5年内收治的2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及分析其致病原因及病理特征,对这一类的病的临床治疗做出总结。
200例患者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56岁,平均32岁,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占据比例59%。致病因素又以交通事故最多,共计152例占76%,其余因硬物撞击者32例,不慎跌落者16例。其中10例患者鼻骨骨折,10例患者额骨骨折,10例患者眼眶内骨骨折,20例患者颧骨、上颌骨两处骨折,24例患者上、下颌骨两处骨折,40例患者颧骨与上、下颌骨三处骨折。
2.1 基本原则
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于1958年提出了解剖复位、坚固固定、无刨外科和早期功能运动4项骨折治疗的基本准则,1968年颌面外科开始遵照这4项原则,通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坚固内固定技术得到医学界广泛好评与应用。这使得颌面外科手术完成了一个跨越,不仅缩短了治疗期,减少了并发症,而且减少了患者对颌间固定的依赖,允许患者早期下颌功能活动,治疗效果得到阶段性的提高。
2.2 防止休克
此类创伤常会伤及颅脑,引起身体大动静脉破裂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充分判断患者出血量,第一时间对患者输血,并及时施行外科手术进行止血,同时降低患者颅内压力,防止患者休克死亡。
2.3 抗呼吸道阻塞
伤及颅脑的患者常有呕吐、神志模糊等现象,而颌骨骨折患者的口鼻腔及周围骨质空腔常会出血。我们首先清理口腔内的血液和呕吐物。而下颌骨骨折会导致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后缩,引起舌后坠而窒息,必要时切开气管,保持呼吸道畅通,本组200例患者有70%进行紧急气管切开以防患者窒息。1例由于伤势过重,切开气管后大量出血不止导致死亡。
表1 20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手术切口选择[例(%)]
2.4 多科联诊
由耳鼻喉科对需要切开气管的患者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伤及颅脑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需要施行开颅手术的患者者及时联合脑科医生。对于颌面部有明显软组织创伤的患者,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清创缝合及简单颌骨骨折固定,防止患者伤口血流不止。本组198例患者在本院多科室的联合救治下,疗效明显,术后无后遗症发生。
2.5 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颌骨骨折分开放性与闭合性2种,治疗前要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数稳定。不稳定者则进行简单的颌骨复位固定,对大量出血的伤口进行止血。对于开放性颌骨骨折采取清创伤口,及时进行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将各骨片置与原位,恢复面部外形。对于闭合性颌骨骨折,先进行颅脑检查治疗,待血肿消退,再切开颌骨,将移位的骨折片复位、内固定,缝合伤口。本组1例下颌骨骨折并发严重脑挫裂伤患者因未能及时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各颌骨骨片不能正常咬合,日常生活非常不便。
2.6 下颌手术切口选择
手术切口选择的原则是尽可能的利用原外伤创口,减少附加切口。最主要还是依据骨折的种类和采用的术式来决定的,切口要最大范围的显露骨折部位,便于手术人员观察操作,同时还需考虑美观及减少副损伤。
3.1 本组患者手术切口(表1)
3.2 结果
颌骨骨折病例中下颌骨骨折的患者最多,占60%,其余分别为鼻骨,颧骨,上颌骨。近年来很多医者建议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来治疗颌骨骨折,通过实践表明,此术能很好的重建咬合功能,恢复骨骼张口度,且对患者面部基本没有造成手术创伤,很好的达到了患者的治疗要求[2]。本组200例颌骨骨折中198例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固定材料采用钛板、钛钉,利于口腔内的清洁卫生,早期便可进食,有利于摄入营养,由此手术适应证很广,而内固定的钛钉可以不用拆除,放置钛板的切口一般选择在下睑缘、口内前庭沟黏膜等,较隐蔽有能有效展露手术视野,对复合性骨折的治疗有诸多优势,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4.1 颌面骨骨折的发病年龄及致伤原因
颌面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占全身所有骨折的3.5%左右,好发于青壮年。本组200例资料中,20~39岁青壮年患者占59%,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病人所占比例,而51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只占8.7%,数量大大低于青壮年患者,这与青壮年生活节奏较快,社会活动频繁,精力旺盛,情绪容易激动等因素有关,尤其是男性青壮年,醉酒后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打架斗殴事件,所受容易受创伤。而中老年人经验丰富,社会活动少,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心理素质又较好。这大大降低了患病的几率。颌面骨骨折的致伤原因,曾经主要是因为打架斗殴、高空坠落和大型机械撞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也是逐年增加,交通事故已然成了颌面骨骨折的最主要的致伤原因。本组患者致病因素已交通事故最多,共计152例占76%,其余因硬物撞击者32例,不慎跌落者16例。由此可见,加强交通管理,遵守交通法制法规,维护好社会治安是减少颌面骨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4.2 颌面骨骨折的治疗
颌面骨骨折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类型骨折设计不同的手术切口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最常见的是下颌骨骨折型。我们体会到单纯下颌骨骨折或者单纯上颌骨骨折切口选择在口腔内前庭沟为佳,它既能提供良好手术视野,又能避免面部遗留手术疤痕。但是由于组成面部的骨形态不规则,骨缝多,在受到外力打击后,常出现严重移位的多发性骨折。有学者指出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上颌前庭沟切口是治疗面中部骨折首选和必要的手术切口。本组资料对于面中部复杂的骨折,尤其是合并颧骨骨折,采用口内切口与冠状切口结合,不仅有良好的手术视野,而且可以重新恢复眶一上颌一颧骨复合体的垂直轴及水平轴,达到三维方向复位,其切口设计在发际内,面部无遗留创伤疤痕,相对受患者欢迎。对于合并眶底骨折,同时伴有骨质缺损、眼球后缩的病例,我们采用人工材料充填、修复眶底、恢复眼位,达到满意的效果。
以往对颌面骨骨折的治疗大多采用不锈钢丝、不锈钢板进行内固定,牙弓夹板弹力牵引复位,颌间结扎等,疗效不佳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近年来由于微型钛板的广泛应用,使骨折患者住院治疗的人数急速增加。1995年到2004年,颌面骨骨折住院患者占总体住院患者的比例从4.59%上升到13.94%,原因一是颌面骨骨折患者确实逐年增加,原因二是随着新型材料的产生,可以对各种类型的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它不仅弥补了以往骨折治疗中的缺点,同时还可以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咬合关系,早期恢复口腔功能,使得骨折的治疗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
[1] 周树夏,顾晓明.现代颌面创伤救治的基本原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36(2):85~87.
[2] 李逸松,田卫东,李声伟,等.颌面创伤395例临床回顾[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7):385~387.
[3] 邓春富,徐中飞,谭学信,等.颌面骨骨折的临床回顾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15(1):77.
[4] 秦蓉晖,程斌,陈小华,等.检测CD4V6在涎腺肿瘤表达的病理意义和技术要点[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5,21(4):316~3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