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①

2012-12-15 02:30:18黄家侯
中外医疗 2012年13期
关键词:外痔熏洗肛门

黄家侯

(郫县第二人民医院 成都 611733)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很多,一般可以采用中药或西药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当混合痔患者达到Ⅲ度或Ⅳ度则需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但术后较易引出现肛门水肿、疼痛、术后血栓外痔等缺点,目前国内的手术治疗主要采取外剥内扎法,我院同时在术前、术后配合中药熏洗、坐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具有创面小、愈合快等特点,并且在保留肛门功能及正常肛垫方面的效果也较为理想[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5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24~67岁,平均(36.2±1.6)岁,病程为2~28年。对照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29~68岁,平均(36.9±1.3)岁,病程为4~28年。2组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肿物脱出、便血、肿物嵌顿、排便困难、坐行不便等。经统计学处理,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均无手术禁忌,均排除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

表1 2组病例的临床效果(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在术前、术后均接受中医疗法,术前治疗以清热除湿、活血止痛为主,给予本院自拟的中药处方:苦参30g、蒲公英30g、金银花25g、芒硝20g、明矾25g、赤芍15g、野菊花15g、黄柏10g、生大黄30g、川芎10g、蛇床子20g、煎水坐浴,2次/d。术后治疗以清热解毒、生肌收口消肿为主,给予本院自拟的痔瘘熏洗剂:苦参30g、金银花30g、野菊花30g、蒲公英25g、黄柏20g、当归15g、大黄15g、虎杖10g、五倍子10g、石菖蒲15g、白芷15g、地肤子20g、冰片20g、煎水,24~72h药水温度低于体温坐浴,之后熏洗坐浴,1~2次/d。

表2 2组病例的疼痛情况比较

表3 2组第3天和第5天肛周水肿情况比较

1.2.2 手术方式 2组病例均接受外剥内扎手术疗法,手术流程为:患者采取左或右侧卧位,并给予骶麻或局麻。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消毒肛管及直肠下段。自外痔赘皮下缘向齿线方向做一狭长放射状梭形切口,先用血管钳向切口两侧和皱皮肌浅面潜行游离出外痔经脉丛,钝性锐性结合向上推剥至齿线上0.5cm处,提起已游离的外痔,用中弯止血钳夹相对应的内痔核基底,并通过圆针穿7号丝线,从钳下痔核前1/3处进针作8字缝合,双重结扎,如结扎内痔较大者,可剪除部分残段,对合创面,术毕肛内置入凡士林油纱,塔纱压迫,胶布固定[2]。术后常规换药。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200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痔疮的诊疗标准(试行)》执行,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痔核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痔核明显缩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3]无:0分;I度:肛门部稍感疼痛,无需处理,相当于VAS法的1~3分;II度,肛门部轻度疼痛,但无明显痛苦表情,服止痛即可以缓解,相当于VAS法的4~7分;III度:肛门部疼痛较重,有痛苦表情,需口服止痛剂,肌肉注射曲马多及杜冷丁方可止痛,相当于VAS法的8~10分。术后创口水肿:分为3级,1级:水肿距手术切缘<0.5cm,高出皮肤<0.5cm;2级:水肿距手术切缘0.5~1.0cm;3级:水肿距手术切缘>1.0cm,高出皮肤>1.0cm[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组病例的临床效果,见表1。

由表1可见,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治愈71例,好转4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4.7%;对照组中,组治愈63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5.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组病例术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和术后第3天和第5天肛周水肿情况比较,见表2、3。

表2 2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程度比较

3 讨论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痔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0岁以前痔病很少出现,超过30岁的发病率为68%,45~65岁是痔病出现的高峰[5]。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痔疮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混合痔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痔主要原因为湿热下注,大肠湿热,气滞血瘀等,术前治疗应以清热除湿、活血止痛为主。单纯的外剥内扎的治疗方法,存在肛门疼痛、肛门水肿、术后血栓外痔等术后并发症。痔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病因是手术破了局部经络的连续性,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局部淤血,阻塞不通而肿痛。熏洗疗法治疗肛肠疾病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其优势是在于直达病所,奏效迅捷,局部疗效明显,是通过热蒸汽和药液对肛门部的熏洗和浸泡,松弛痉挛的括约肌,刺激血管和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起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祛风除湿的作用,达到局部消除水肿的目的。优于内治法。手术有治疗疾病的一方面,同时对局部组织也是一种损伤,对外伤性损伤的组织,伤后24~48h应冷敷以减少出血和水肿,热敷会加重出血和水肿。本文通过150例患者临床随机分组治疗效果得出,在混合痔患者进行外剥内扎治疗的术前及术后采取中药外敷或坐浴,可以起到局部清热利湿,消炎生肌止痛的治疗效果,并且促进创面的愈合。另外,在外剥内扎术后,患者有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出血等不良反应,而采取中药液坐盆则对于局部肿胀消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局部渗血也具有止血、活血、止痛的作用,不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具有创面小、愈合快等特点,并且在保留肛门功能及正常肛垫方面的效果也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Li AW,Zhang WT,Li FH,et al.A new modification of transanal Soave pull-through procedure for Hirschsprung's disease[J].Chin Med J(Engl),2006,119(1):637~642.

[2] 张东銘.盆底肛直肠外科理论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1):75~77.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13~27,367~368.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5] 张东銘.盆底肛直肠外科理论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 1,2(1):63.

猜你喜欢
外痔熏洗肛门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肛门瘙痒不能挠
保健与生活(2020年3期)2020-03-02 02:27:23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32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