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与图书馆新论——基于波普尔两个“思想实验”的思考

2012-12-10 07:08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石家庄05002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科技知识生产力科学技术

●闫 芬 (河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石家庄 050024)

“图书馆是社会的产物”,最近周文骏先生对此已有精辟的论述。[1]这也是图书馆界的共识。但基于波普尔(Popper K.R.)的两个“思想实验”,笔者用逆向思维考察社会与图书馆的关系,认为图书馆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产物。实际上,社会与图书馆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相依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波普尔的两个“思想实验”是:“实验(一),我们所有的机器和工具都毁坏了,我们所有的主观学问,包括关于机器和工具的主观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的知识也毁坏了。但是图书馆以及我们从图书馆中学到的能力却保存下来。显然,经过许多苦难,我们的世界还会重新前进。”反之,在实验(二) 中,仍如实验(一),但“所有的图书馆也毁坏了,因此我们从书本中学习的能力也没有用了”,“我们的文明在几千年内不会重新出现”。[2]

上述“实验”说明了图书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其一,图书馆是一种“客观知识”存在体,它记载着人类创造的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其二,没有图书馆的存在,社会的文明不会延续和发展。其三,社会的发展是由于图书馆的存在和推动。基于波普尔两个“思想实验”的考察,我们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图书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产物。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社会的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功能四方面来说明。

1 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社会是什么,或者说“社会是由什么构成的”。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的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3]马克思把社会的有机体看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正是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但人的发展又依赖于经济、教育、科学技术等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无不与经济有直接关系。社会发展的一个最显著指标是经济的增长。而人的其他需要是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形态的每一次升级无不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因此说,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提高的决定因素。

3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3.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说,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发展史和科技发展史已经验证了这两位伟人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可用如下公式表述。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管理)×科学技术

此公式说明,科学技术能够革新生产工具,扩展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素养,使生产过程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它扩大了生产力的各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来越迅速。因此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已经证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其比重越来越大。有统计表明,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现在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己提高到70%—80%以上。

3.2 科学技术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功能

科学技术具有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4]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变成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5]300

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5]83

列宁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6]

英国科学家贝尔纳(J.D.Bernal)指出,“科学往往变成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主要力量”“它起初是技术变革,不自觉地为经济和社会变革开路,后来它就成为社会变革本身的更加自觉的直接的动力了”。[7]

如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促使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本身会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因为科学技术总是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中,它本身的发展也会使原来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逐渐变得不相适应。在此情况下,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只有变革原来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才能有利于科学技术乃至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也会推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

社会发展史和科技发展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创新,进而推动科技进步,从而促进生产力提高,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社会改革,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指出,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及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将发生新的革命性变化。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8]

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上述社会变革是在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中进行的。

4 科学技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其功能和价值

4.1 科学技术在传播过程中与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

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可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科学管理)的渗透和影响是在科技传播过程中进行的。科技知识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4.2 科技传播是社会通向进步的阶梯

科技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已经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尽管具有上述巨大的功能和价值,但如果没有传播过程的话,这种功能和价值是无法实现的。科技传播扩散和分配科技知识,实现社会对知识资源的分配与共享,并通过这种分配,使社会各部门建立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合作与衔接,推动科技知识实现其社会价值。科技传播将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有效联结起来,使知识供求双方在传播时空中互动,促进知识从知识创新系统转移到知识应用系统。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是在科技传播过程中进行的。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创造系统和社会应用系统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社会通向进步的阶梯。总之,科技传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4.3 文献是科技传播的主要载体

知识的载体有多种,科技传播的途径有多种,但主要是通过载有科技文化知识的文献进行的。因为文献所载之科技知识具有广泛性、全面性,易于保存,易于传播。文献传播史已经证明,图书馆是通过文献传播科技知识的最重要的特殊机构。

5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功能

科学家利用图书馆传播的知识推动知识进化,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

5.1 知识创新、知识进化都离不开知识传播

如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内部诸因素,如知识生产水平、知识创新程度等,而且还涉及到与提高科学技术有关的外部诸因素,如政治制度,科技政策,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科技知识传播,公民素质,国际环境,等等。但综合考虑,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知识传播。因为知识生产也好,知识创新也好,社会进步也好,等等,都离不开知识传播。知识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知识创新不仅依赖于知识的生产,而且依赖于知识的传播。因为知识创新是在科技传播过程中进行的。

培根有两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知识创新不仅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也依赖于知识的传播,知识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制约着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利用与转化的效率。

5.2 图书馆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图书馆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人类文明史可知,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发明,再到文字载体——文献(图书)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作为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献早在图书馆存在之前就已存在。而“图书馆的存在几乎与保存文化记录的历史一样悠久,只是未正式用‘图书馆’这一概念”。[9]

5.3 图书馆是跨时空传播知识信息,推动知识进化的唯一机构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特殊阵地。众所周知,传播知识的机构是很多的,如图书馆,学校,出版发行、新闻、广播电视机构,各类网站,等等;但唯有图书馆具有收藏知识并跨时空传播知识的特殊职能,是一种跨时空传播人类知识,在传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其他机构又无可替代的特殊机构。因为除了收藏并传播具有多元性、前沿性、全面性和历史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图书馆这种机构外,上述任何其他机构都不具备这些条件。

5.4 科学家利用图书馆传播的知识,推动了知识创新和知识进化

世界科学发展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知识的进化离不开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今人最新科技资料的利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科学研究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的劳动的利用为条件。”[10]“以今人的协作”和“对前人的劳动的利用”,两个“条件”都离不开知识传播,“前人的劳动”就是纵向(历时性)科技知识,“今人的协作”就是(即时性)科技知识(情报)及其他条件。这说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是在知识传播的时空中进行的。图书馆收藏有最广泛、最系统、最全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图书馆向社会从最大的广度和深度传播自己保存的横向(即时) 科技知识(情报) 和纵向(历时)科技知识,为科学家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而其他任何机构都无此功能。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在一切知识领域中,人类知识的大部分,都是呈现在作为人类文字记录的纸页上和书籍中……因此,藏书和图书馆,是人类唯一可靠和永不磨灭的记录。”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科学家利用图书馆传播的丰富知识资源进行知识创新(发现、发明、创造),推动知识进化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现仅举几例。如天文学家哥白尼利用了图书馆的大量有关数学、天文学书籍,边学习边观察天象,创立了“太阳中心说”。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竺可祯创立了“物候学”,维纳创立了“控制论”,华罗庚、陈景润、张颖清和王元分别创立了“华氏定理”“陈氏定理”“全息生物学”,改进了“哥德巴赫猜想”。[11]

5.5 科学家利用图书馆传播的知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世界科技发展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图书馆所具有的传播知识的特殊职能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增长和进化,而且推动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科学家如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钱三强、袁隆平等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客观知识资源进行知识创造、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 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实现了社会控制和变革。社会的自我控制是社会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文献传播的结果不仅提高了人类技能及相关智能,而且成为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图书馆通过传播文献中所含有的思想影响达到规范、控制社会的目的。图书馆利用知识传播宣扬、示范与启蒙了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的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促使上层建筑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形态发生变革。

图书馆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如文献保障功能、教育职能、情报职能等,为科学家进行知识创新、推动知识进化和科技进步提供了保障。图书馆凭着最先进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凭着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使研究者所必需的继承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得到保证。

谢灼华先生指出:“没有信息交流,便没有社会发展。人类任何卓有成效的活动必须在准确无误的信息利用基础上实现。社会信息是社会管理过程的前提和纽带。从这个意义出发,图书馆在信息交流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图书馆情报职能的发挥,“就是充分利用文献在社会信息交流中的特殊作用,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信息,利用信息,并把它作为人类社会管理中调整、补充和完善社会的重要条件”。[12]

如上所述,在推动知识创新、知识进化进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没有图书馆存在,这一切就无从谈起。

猜你喜欢
科技知识生产力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高端交流平台需要强化国家科技知识资源建设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自建企业科技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探索
高中学生新科技知识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以机器人活动为引领 提升学校科技教育水平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