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副词“幸亏”的极端敏感性及允准条件研究

2012-12-09 01:20:34柴文竹
关键词:张三极性真实性

柴文竹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现代汉语副词“幸亏”的极端敏感性及允准条件研究

柴文竹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从句法分布、语义指向和语用前提三个方面描述了现代汉语副词“幸亏”的使用特点。在Giannakidou提出的极性词语在(非)真实性语境中得到允准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幸亏”的允准条件进行了探讨。文章论证了“幸亏”具有极端敏感性,需要真实性算子对其进行允准,它的允准条件与肯定极性词一致。

“幸亏”;极端敏感性;真实性;肯定极性词

一、引言

语言中有一些词语一般只出现在“肯定”或“否定”的语境中,这些词语表现出对其语境的依赖性,或称敏感性。如果把肯定和否定看做正、负两极,那么这些词语可以被称为极性敏感词,或极性词。英语中常见的极性词有“any”“ever”“already”“rather”等,其中“any”和“ever”属于否定极性词,“already”和“rather”属于肯定极性词。通过对比以下例句中(a)(b)两句的差别,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依赖于含有“否定”或“肯定”之意的成分:

(1)a.*The teacher has seen any student.

b.The teacher hasn’t seen any student.

(2)a.*John has ever been to the South Pole.

b.John hasn’t ever been to the South Pole.

(3)a.*John isn’t here already.

b.John is here already.

(4)a.*Tom would not rather stay at home.

b.Tom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

汉语中的“任何”“从来”“已经”“正在”等词语也属于这一类,例如:

(5)a.*警察找到任何证据。

b.警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6)a.*他从来见过张三。

b.他从来没有见过张三。

(7)a.*张三已经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b.张三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

(8)a.*张三没有正在看电视。

b.张三正在看电视。

我们看到,当否定极性词“任何”“从来”出现在否定语境中时,句子合语法,而肯定极性词“已经”“正在”出现在肯定语境中时,能够得到允准。

Giannakidou(1999)认为,极端敏感性是极性词语本身所固有的语义特征。极性词语在语义上存在缺陷,这种缺陷只有在(非)真实性语境中才能够得到弥补。极性词语需要(非)真实性算子(non)veridical operator对其进行允准。根据Giannakidou(2002),极性词语可以依据它们所存在的语境来定义,即肯定极性词语出现在真实性语境中,否定极性词语出现在非真实性语境中。

现代汉语中具有评价意义的语气副词“幸亏”与我们上面列举的肯定极性词相似,它需要出现在真实性语境中。根据Giannakidou的定义,“幸亏”应当属于肯定极性词语。下面我们来考察“幸亏”的极端敏感性,讨论它所需要的允准条件。

二、副词“幸亏”的基本特征

“幸亏”一词指由于某种有利条件而侥幸避免不良后果(吕叔湘,1999:586~587),表示庆幸、欣喜、感激之意。它一般出现在主语前,修饰句子的基本内容(命题),表明说话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属于语气副词。

1.“幸亏”的句法分布及修饰范围

汉语副词常出现在被修饰的成分之前,这是副词句法分布上的一个主要的特点。针对语气副词,王力先生曾指出:“除了语气词外,还有一种语气副词,也是表示全句所带的情绪的。语气副词和语气词不同,完全是词的位置上的关系。语气词的位置在全句之末,语气副词却居于谓语或主语的前面”(1985:231)。我们从下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副词“幸亏”呈现出上述分布特征。

(9)a.幸亏门将表现神勇,球队才确保大门不失。

b.正是危急的时候,幸亏他从家里赶来。

c.幸亏动作迅速,他才侥幸逃生。

d.你幸亏告诉他,不然他还蒙在鼓里。

根据赵彦春(2001)认为,“幸亏”是句子副词,在该语言许可的范围内,其位置变化不会影响到句子的句法和语义实质。这样看来,(9d)的语义信息相当于“幸亏你告诉他,不然他还蒙在鼓里”。作为句子副词,“幸亏”和下列例句中的成分副词“很”“只”和“都”不同:

(10)a.很多人都来参加晚会。

b.只(有)张三来参加晚会。

c.都谁来参加晚会了?

例(10a)中的副词“很”修饰主语的定语“多”,表示程度;例(10b)中的副词“只”修饰主语“张三”,用于限定范围;例(10c)中的副词“都”修饰主语“谁”,表示总括的对象范围。这些副词虽然出现在主语之前,但是修饰的是句子成分,而不是整个句子。他们在句子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句子的意思会受到影响。例如:

(11)a.张三非常喜欢聪明的学生。≠ 张三喜欢非常聪明的学生。

b.只(有)他会说英语。≠ 他(只)会说英语。

通过对“幸亏”所在的句子进行否定,我们也能够看出它与成分副词之间存在的差别。

(12)a.幸亏他没有回来。

b.*没有幸亏他回来。

(13)a.他身体不很好。

b.他身体很不好。

从例(12)可以看出,否定副词“没有”出现在“幸亏”之后,句子能够成立,而“没有”出现在它的前面时,句子则不成立,这说明“幸亏”不能出现在否定词的辖域之内。而例(13)表明,否定副词“不”出现在成分副词“很”的前后,会造成语义上的差别,但是句子的合语法性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总之,从句法分布和修饰范围来看,副词“幸亏”属于句子副词,修饰句子所表达的命题。

2.“幸亏”的语义指向

杨亦鸣、徐以中(2004)认为,“幸亏”的语义指向话语的焦点,语用前提的不同会导致焦点的不同,焦点的不同则会导致语义指向的不同,从而产生语用歧义。于峻嵘(2005)认为,“幸亏”的语义指向句子的语义核心,这种语义核心是指说话者所指的有利条件。

我们来对比以下例句:

(14)a.张三擅自离开教室。

b.*擅自张三离开教室。

c.张三和李四都来了。

d.*都张三和李四来了。

(15)a.幸亏张三来了。

b.张三幸亏来了。

例(14)表明,当成分副词出现在主语的后面时,句子才合语法,这类副词修饰句子成分,在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命题内部时,才能得到允准。这就是副词的指向性引起的问题。而“幸亏”修饰整个句子,表达说话者对自己陈述的内容所做出的评价,它的语义指向说话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幸亏”属于“说话者导向副词(speaker-oriented adverb)”(Jackendoff,1972:56)。这与Greenbaum对句子副词的论证相符:这些副词表达说话者对其言语所具有的态度,即评价性、确定性或不确定性(1969:94)。

3.“幸亏”的语用前提

副词“幸亏”表明说话者针句子基本内容(命题)所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性是以命题真值的判断性为基础的。说话者对命题评价的时候,会对事态的正反、好坏、褒贬做出判断,而这种判断是建立在说话者确定句子真值的基础上的。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16)a.幸亏他来参加宴会了。

b.幸亏他没有来参加宴会。

从例(16)来看,“幸亏”分别针对“他来参加宴会”和“他没有来参加宴会”两个命题表达说话者的评价性态度。这种评价是说话者针对自己陈述的内容、根据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判断而做出的。因此没有真值的句子不能被评价性副词“幸亏”修饰。例如:

(17)a.*幸亏他来参加宴会了吗?

b.*幸亏你来参加宴会吧!

(17a)表示疑问,(17b)表示愿望。对于它们的真值,说话者无法做出判断。换句话说,说话者不能判断这种事态的真实性,因此,这两个句子不合语法。由此看来,评价性语气副词“幸亏”,需要出现在真实性语境中。

三、“幸亏”的极端敏感性

Ladusaw(1980)论证了否定极性词语只能出现在“单调向下蕴涵”(downward-entailing)表达式的辖域内。Zwarts(1996)和van der Wouden(1997)对这一思路进行了补充,提出否定极性词语的允准成分还包括:“逆递加”(anti-additive)函数(f(X or Y)↔f(X)and f(Y))和“保非”(antimorphic)函数(f(-X)=-f(X))。单调向下函数、逆递加函数和保非函数三者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否定允准语的单调阶层

由图1可见,坐标系中X轴指示三种函数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单调向下函数构成的集合包含逆递加函数构成的集合,而逆递加函数构成的集合又包含保非函数构成的集合。Y轴指示三种函数的否定强度,从单调向下函数到保非函数,否定强度依次增加。这种否定强度上的差别,与Zwarts(1996)对否定极性词语的分类相对应,即弱否定极性词语、强否定极性词语和超强否定极性词语。其中,弱否定极性词语在“单调向下蕴涵”函数内即可得到允准;强否定极性词语的允准成分除了具备“单调向下蕴涵”的语义属性外,还应满足“逆递加”函数的要求;而超强否定极性词语不仅要求允准成分是“单调向下蕴涵”的函数,“逆递加”的函数,同时要求是“保非”函数。

Giannakidou(1999)认为,向下蕴涵和否定强度理论并不能将否定极性词语的所有允准成分归纳为一个自然类,她提出基于语句的真值条件对出现于其中的极性词语进行定义。首先,她给出(非)真实性的概念(1999:384):

(18)设Op为一元命题算子,以下命题成立:

a.如果Op p→p在逻辑上为真,则Op为真实性算子,否则为非真实性算子。

b.如果Op p→p在逻辑上为真,则该非真实性算子为逆真实性算子。根据这一概念,极性词语被分为下列三类:

(19)a.肯定极性词语在非真实性算子的辖域内不能获得允准,在真实性语境中得到允准;

b.情感极性词语不能出现在真实性语境中,只能在非真实性语境中得到允准(如:any N);

c.否定极性词语不能出现在非真实性语境中,必须出现在逆真实性语境中(如:say a word)。

“(非)真实性”这一概念把疑问句、条件句、单调向下、逆递加、保非这些否定极性词的允准语境统一到了一个自然类中。

(20)a.逆真实性 <严格的真实性b.保非 ⊆ 逆递加 ⊆ 向下蕴涵 ⊆ 非真实性

(Ernst,2008:75)

在这种包含关系中,最左侧一类成分的否定强度最高,向右依次递减。每类成分构成的集合是其右侧集合的子集。所有这些成分均属于非真实性算子,最左侧一类成分属于逆真实性算子。

根据“肯定极性词语在非真实性算子的辖域内不能获得允准”这一论断,我们下面通过几组典型的非真实性算子来检验副词“幸亏”是否具有肯定极性词语的特征。

(21)a.张三幸亏没有参加宴会。

b.*张三没有幸亏参加宴会。

c.幸亏不会游泳,不然又得破费。

d.*不幸亏会游泳,不然又得破费。

例(21)表明,当“幸亏”出现在否定副词“没有”和“不”的辖域外时,它能够得到允准,而当它出现在“没有”和“不”的辖域内时,不能获得允准。

我们用(22)来检验“幸亏”在条件句和疑问句中的允准情况。

(22)a.*如果幸亏你提醒他,他就不会忘记了

b.如果你提醒他,他就不会忘记了。

c.*幸亏张三买了辆新车吗?

d.张三买了辆新车吗?

例(22a)所对应的不包含“幸亏”条件句和(22c)所对应的不包含“幸亏”的疑问句都是合语法的句子。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幸亏”不能在其中获得允准。值得注意的是,下面的例句(23)却是合语法的句子。

(23)幸亏张三买了辆新车吧?

从例(22c)和(23)的对比来看,“‘幸亏’在非真实性语境中不能获得允准”这一论断似乎会因为疑问句(23)的合语法性而受到挑战。但是,如果注意到语气词“吗”和“吧”的语义差别后,我们便会发现,在例(23)的语境中,说话者在很大程度上表达出对事态真实性的认同,也就是说这一语境具有真实性。具体来讲,语气词“吗”、“吧”表达的是说话者对说话内容或相关事态的“疑”“信”态度,它们的语气强弱不同,表达的疑信度也不同。“吗”问句倾向于“疑”的程度很高(张伯江,1997),而“吧”问句,相对来讲,程度较低,主要表达一种不确定的态度,但是趋于对说话内容或相关事态的真实性的认同。这样看来,例(23)可以理解为真实性语境。

通过考察副词“幸亏”在否定副词辖域、疑问句和条件句中的允准情况,我们发现这一词语具备肯定极性词的分布特点,即在非真实性算子的辖域内不能获得允准,它的允准条件为真实性语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副词“幸亏”修饰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具有说话者导向性。它出现在语句中表明说话者确定命题的真值,指示语境的真实性。“幸亏”表现出极端敏感性,需要真实性算子对其允准,它的分布情况与肯定极性词一致。本文讨论的副词“幸亏”是“幸亏”类语气副词的代表,这类副词还包括“幸而”“幸好”“多亏”“亏得”“好在”等,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差别以及它们的允准条件值得关注。

[1] Ernst,T.Adverbs and Positive Polarity in Mandarin Chinese[A].In M.K.M.Chanand H.Kang(Eds.),Proceedings of the 20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C].Columbu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8(1):69-85.

[2] Giannakidou,A.Affective Dependencies[J].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1999(22):367-421.

[3] Giannakidou,A.Licensing and Sensitivity in Polarity[M].Items:From Downward Entailment to(Non)veridicality.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2002(39):1-25.

[4] Greenbaum,S.Studies in English Adverbial Usage[M].London:Longmans,1969:94.

[5] Jackendoff,R.S.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72:56.

[6] Ladusaw,W.A.Polarity Sensitivity as Inherent Scope Relations[M].New York:Garland,1980:143 -146.

[7] van der Wouden,T.Negative Context[M].London:Routledge,1997:60.

[8] Zwarts,F.Facets of Negation [A].In J.van der Does & J.van Eijck(Eds.),Quantifier,Logic,and Language[C].Standford:CSLI Publications,1996:385-421.

[9]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86-587.

[10] 王力.王力文集:汉语语法纲要[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31.

[11] 杨亦鸣,徐以中.副词“幸亏”的语义、语用分析[J].语言研究,2004(24):19-23.

[12] 于峻嵘.“幸亏”探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18-122.

[13] 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J].中国语文,1997(2):104-110.

[14] 赵彦春.副词位置变化与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J].汉语学习,2001(6):41-45.

Polarity Sensitivity and Licensing Conditions of Modern Chinese Adverb Xingkui

Chai Wenzhu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This paper sketches the modern Chinese adverb Xingkui with respect to its syntactic distribution,semantic reference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Based on Giannakidou’s generalization that Polarity I-tems are licensed in(non)veridical contexts,it explores the distribution of Xingkui,concluding that Xingkui exhibits polarity sensitivity,licensed by a veridical operator,and its licensing conditions is identical to that of Positive Polarity Items.

Xingkui,polarity sensitivity,veridicality,positive polarity item

H03

A

1672-3805(2012)01-0113-04

2011-05-10

柴文竹(1984-),女,黑龙江人,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语义学、句法学

猜你喜欢
张三极性真实性
跟踪导练(四)
广告的真实性
下车就跑
东方剑(2016年6期)2016-08-27 06:12:27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表用无极性RS485应用技术探讨
一种新型的双极性脉冲电流源
电源技术(2015年5期)2015-08-22 11:18:28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3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寻找张三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8:59:55
我的名字叫张三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