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祥
(临县青凉寺医院,山西 吕梁033200)
急性腹痛症是消化内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疾病,该病起病急,症状严重,病情进展快,定位往往不准确。一般急性腹痛常考虑腹腔内脏器病变,如急性胃炎、肠痉挛、急性胃扩张、宫外孕、肠炎、卵巢囊肿蒂扭转、胆囊炎、胰腺炎、肾与输尿管结石、阑尾炎、腹膜炎、胆道蛔虫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痛经、胃癌穿孔及肠穿孔、胆结石等等。因此,急性腹痛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目的在于明确诊断,以便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1]。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10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5岁,女45例,男55例,41例局限性腹痛,39例全腹疼痛,20例腹痛部位不固定。伴有发热症状:阴道流血24例,血尿22例,发热58例,恶心、呕吐67例,腹胀39例,肛门无排便、排气21例,腹泻46例。
病史采集包括详细的体格检查、病史、工作单位、年龄、性别,主要的实验室检查和相关仪器检查(包括CT、心电图、胃镜、X 线、B超、血、大便常规、尿常规等),必要时行肛诊和腹穿等。
1.3.1 保守治疗
本组100例患者中,对65例进行了保守治疗,具体方法: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感染性疾病选用有效抗生素;②安抚患者情绪,使其消除恐惧心理;③适当应用止痛剂[2]。
1.3.2 手术治疗
本组3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胆结石5例,肠扭转7例,肠套叠8例,阑尾炎15例。
本组误漏、延误诊断一共有6例,其中急性盆腔炎1例,急性阑尾炎2例,溃疡病1例,尿毒症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总正确诊断率94.0%。100例患者中,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0例,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2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8例,总有效率92.0%。
急腹症早期很难识别,由于是不典型的病状,容易造成假象,有的急腹症的确诊还要依靠医学仪器检查,及化验检查的结果。而且有些急腹症确诊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必须及时送到医院救治[3]。
急性腹痛常见病因多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另外,还可见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和溃疡病合并急性穿孔,肾和输尿管结石,腹腔脏器的外伤、宫外孕和腹腔外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大叶性肺炎,铅中毒,腹型癫痫。
急腹症的急救原则:细心观察体会腹痛的位置等情况,以便就医时向医生详细介绍,协助确诊。急腹症最先考虑的是如何正确止痛,可服用解痉类止痛药,暂时止痛减轻痛苦,但不能使用强力止痛药物,也不要反复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出现急性腹痛后病人可平卧,双腿弯曲以减轻腹痛,同时尽快送病人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4]。
家中有人发生急性腹痛时,民间总有热敷止痛的做法。这种方法有时见效,有时无效,甚至会贻误病情。其实,遇到急性腹痛时,不要轻易热敷。此时首先要弄清疼痛开始时的部位,以及疼痛经过的时间,还要弄清是隐痛,还是剧痛,是持续性痛,还是阵发性痛等症状。
(1)左上腹痛 常见的有胃痉挛、急性胃炎及胰腺炎。明确诊断后病人应卧床休息,上腹部置热水袋,可服药止痛。2~3天内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在饱餐或暴食之后发病,上腹痛剧烈者,应禁食禁水,并立即送医院诊治。
(2)右上腹痛 常见的有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患者应及早送往医院治疗。
(3)左或右腰部痛 多见于肾、输尿管结石。如观察到阵发性绞痛,并向小腹部会阴部放射,同时出现血尿时,要立即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止痛剂。如已确诊,要鼓励病人多喝水,通过大量排尿,冲出小结石。在服用中药排石汤期间,可让病人做跳绳活动,利用震动,排出小结石。
(4)上中腹及脐周围痛 常见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肠炎、肠梗阻等。患者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在家里绝对禁止使用任何止痛药。
(5)右下腹痛,最多见的是急性阑尾炎,下腹痛常见有盆腔炎、宫外孕破裂等。宫外孕病人多有停经史,破裂后,由于内出血很快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抢救[5]。
[1] 褚沛,李海,张翠杰,等.非创伤性急性腹痛2520例临床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8,15(2):123-125.
[2] 杨建良.内科急诊急性腹痛384例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2(3):145-148.
[3] 张玉周,周永焕.右下腹痛疾病误诊为阑尾炎4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0(17):155-158.
[4] 刘畅.初诊诊断不明急腹症11 例留院观察后确诊结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2(33):165-169.
[5] 李向华,彭先美,何全英.外科急腹症诊治临床路径的护理配合[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5(6):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