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杨延东
(揭西县棉湖华侨医院,广东 揭西515438)
甲状腺结节病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中年妇女是发病高峰期,约占总人群发病率的4%[1]。甲状腺结节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发病率最高,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约占总发病率的22.2%[2],单纯甲状腺腺瘤约占64.4%。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为良性甲状腺疾病,但据统计表明约有20%的患者可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和10%的患者可引起恶变,目前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手术切除。我院2009年3月—2011年7月对于我院治疗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采用一侧甲状腺手术切除、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腺瘤剔除手术、一侧腺叶全切加峡叶加对侧次全切除等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针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观察2009年3月—2011年7月我院治疗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长期自觉颈前有椭圆或圆形肿物,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入院后经B超检查符合甲状腺结节的征象。其中男25例,女95例;年龄在18~77岁之间,平均52.18岁;病程0.7~34年,平均14.19年。120例患者经B超证实,一侧单发87例,双侧病变76例,病变部位在右腺叶者28例,左腺叶34例,峡部25例,双腺叶56例。120例患者术前查肝功能、血常规、凝血系统、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符合手术指征。
根据B超及查体结果选择手术方法:一侧甲状腺手术切除,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腺瘤剔除手术、一侧腺叶全切加峡叶加对侧次全切除。除单纯腺瘤切除者术中均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单纯肿物切除者未放置引流管。
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20例患者中共4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一侧甲状腺切除术1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甲状腺腺瘤剔除手术0例,一侧腺叶全切加峡叶加对侧次全切除1例。术中给予紧急给予修复,3例患者半年后恢复,1例患者形成永久性损伤。
甲状腺结节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结节,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来源[3],随着病程的增加,逐渐增大的甲状腺结节可逐渐压迫气管神经等,引起颈部不适、咽部炎症,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另有患者可继发甲亢引起甲亢症候群,内科治疗无效。目前手术治疗是首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治疗本病的难点和重点,甲状腺结节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喉返神经损伤。即使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声音嘶哑,以后对侧代偿性恢复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伤害。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更能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可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甲状腺结节的并发症治疗重在预防,以及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手术后的处理。针对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我们总结如下:①喉返神经的处理: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与肿物的大小及压迫的程度有关,我院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例主要与患者肿物压迫喉返神经,证实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术中应尽可能地保留甲状腺背面包膜的完整,术者应熟悉喉返神经的路径,仔细辨认有无甲状旁腺组织,还要查看切下的甲状腺体,如有可疑甲状旁腺,可将其种植在胸锁乳突肌内。除单纯腺瘤切除者,此组病例术中均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喉返神经入喉处与甲状腺侧韧带关系密切,分离上级时应紧贴上级腺体,防止结扎上级动、静脉时滑脱引起的大出血,盲目钳夹止血而损伤。控制出血切忌盲目粗暴大块钳夹组织,尤其在神经入喉平面和甲状腺下动脉的周围,非全麻的患者应确定以声音无异常改变再行结扎。游离腺体背侧时要注意肿物过大造成的神经移位。术中或围手术期应用激素[4]。②低钙血症的处理:对于采用单侧或双侧次全切术的患者,可在甲状腺囊内行楔形切除术,以保护甲状旁腺,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探查甲状旁腺的区域,保留完整的甲状腺叶后内侧包膜。行甲状腺叶全切的患者,可以采用精细化被膜内操作,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将甲状腺背侧组织全部保留。在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将其主干结扎,使其分支能与气管、食管的动脉仍有吻合支,以保证甲状旁腺的血供。术者应对切除的标本立即亲自检查,万一发现标本上有甲状旁腺时,就可以立即把它重新植入胸锁乳突肌内,则甲状旁腺切除或甲状旁腺功能不足的机会更可减少。
[1]叶岗,蔡生荣.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312例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1997,8(19):90-91.
[2]何杰,卢晔华.甲状腺腺瘤微创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2,17(5):306-307.
[3]曹金铎.甲状腺结节的处理[J].北京医学,1991,13(5):300-301.
[4]张乃政,高喜阁,储金雁,等.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J].河南外科杂志,2008,14(5):40-41.
[5]曾希,周秀田,罗招阳,等.常见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定量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7(3):3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