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林
基于“电工技能”课程对文工交融教学的探索
杨怀林
电工课是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面向文科大学生开设“电工技能”课程是“文工交融”教学的探索。通过探讨“电工技能”课程的课程定位及内容设置,提出“电工技能”课程将工科的技能素养向文科课程中进行融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电工技能;文工交融;课程改革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社会就业岗位中专业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对从业人员的复合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日趋强烈。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进行了课程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倡导“文工交融”的办学特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文工交融是指在文科专业教学中融入工科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在工科的教学中融入文科知识和人文素养(高明文、田青,2010),工科知识、技能素养与文科知识、人文素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人才。而“文工交融”的关键是课程的融入、素养的融合。
目前,文科向工科融入的课程比较多,如机电、电子专业课程中融入了会计、营销、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一些人文素养,而文科专业中融入工科知识,培养工程素养相对较少,这与学科的特点、基础知识等客观因素有关,也跟学生的兴趣、课程的特点有关。要进行工向文的融入,需要对所要融入的课程背景、课程计划和课程定位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调整和改革。本文拟对面向文科专业融入“电工技能”课程,实现工科知识和工程素养向文科大学生融入进行探讨。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电气信息时代,电的应用极其广泛,现代社会活动无一不与电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工学一直作为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在文科专业中很少开设,然而,文科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一些电工常识和技能,以及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常识,电的知识应该作为其职业素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电工操作技能已不再是电工从业人员的专利,而是所有从职人员的基本素质,有时也是必备素质。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能承担电工设备的设计任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从事工矿企业管理工作,外语专业的学生可能从事电工资料的翻译工作,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能从事电工产品的形态设计工作,电器营销人员要向用户介绍更多的电器产品信息等等。总之,电工技能有必要作为一种“电工文化”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普及,尤其是在文科类大学生中普及,才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今后的就业岗位。
目前,面向文科专业开设电工课程基本上还是空白,如何面向会计、经贸、管理类文科专业开设电工课程,需要对课程重新定位和设置。由于文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学习兴趣和职业需求等与工科专业有着明显差别,因此,面向文科专业开设电工课不能照搬工科专业电工课程的教学计划,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以用定学,学以致用”,重实践少理论,理论以介绍常识以主,减少专业理论和工程运算,实践以常见简单电路、操作技能训练为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提高文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课程内容主要为电工常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电器安装、照明电路等基本电工技能训练(李锦明,2010),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程总学时为28课时,安全用电8课时,其中安全用电常识2课时,安全防护知识2课时,电气火灾灭火2课时,触电急救2课时。“电工技能”课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向学生阐述电工知识、安全用电、如何节约用电等内容。在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主要学习常用低压电器及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在实训室里,主要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及家用电器的安装与维修。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约为2:3。
作为面向工科专业开设的电工课程,多年来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注重系统性,实践内容注重实验性。虽然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实践性内容有所增加,但学生技能方面培养比较狭窄,特别是用电常识和电工基本技能的培养更严重不足,文科学生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面向文科专业开设“电工技能”不同于面向工科开设的电工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形式、重点、学时等都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不同类型的电工课程,是对电工学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完善,要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与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人都有必要掌握电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不能简单地把电工学定位于为工科服务的课程,电工技能应是大众化教育所必需的基本内容。为了适应大众化的需要,电工学课程应该是全民普及。
面向文科专业学生开设“电工技能”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它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的电工课程体系,是推进电工大众化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升了文科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使文科学生能够掌握必备的电工常识、基本的电工技能,还能传播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教学创新和探索。
杨怀林,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理论、工业自动化。
G712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2)03-0030-02
[责任编辑 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