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视角审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12-12-07 10:48赵国庆张菲菲张榕玲
中小学电教 2012年4期
关键词:开发技术教学系统课程内容

☆赵国庆 张菲菲 张榕玲

(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热点,但教育学者对此的研究却并未让我们有更为理性的认识。例如:到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等基本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有研究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存在严重跟风现象”,“理论基础非常薄弱”(黄德群,2009),“当前貌合神离的技术与课程之间的联姻并不能保证我们期待的效果”(柯俊,2007)。因此,对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是必要的。

本文将当前人们进行教育实践的载体主要限定为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这是因为,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虽然不是教育实践的全部,但却位于教育实践的核心(杨开城,王斌,2007)。教育实践的基本矛盾是文化传递与个体生成之间的矛盾(杨开城,2010),教育所传递的文化主要表现为课程系统,而在传递与个体建构之间发挥作用的则是教学系统。从教育的技术学视角来看,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是两个不同的技术构造系统,分别由课程开发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来构造(杨开城,2010)。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方面:信息技术与课程系统的整合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的整合。即信息技术对于课程系统的影响,课程开发技术的定位和作用;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系统的影响,教学设计技术的定位和作用。

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解读

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是在课程开发技术框架下,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及课程的评价方式等整体的规定。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是在教学设计技术框架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整体的规定。

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虽有着不同的内涵,却有着紧密的联系。课程系统通过教学设计技术转换为教学系统,教学系统的运行反过来作用于课程系统的创建。教学系统对应着课程系统实施的环节。

课程系统受知识、社会需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的制约,信息技术则对制约课程系统的知识、社会需求、社会条件以及学生特点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却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信息技术为课程系统的构造提供了可能性,比如: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带来的知识飞速增长、对人才信息素养要求的提高、课程内容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课程内容组织的非线性等,但这种可能性若想付诸实践,必须经由课程系统的构造技术——课程开发技术——来完成。

课程开发技术是一种从社会需求出发,根据对学习者、学科知识体系的分析,按照一定逻辑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从而确立课程体系的技术。也就是说,课程开发技术直接面对的是从社会需求到课程体系的转变过程,而信息技术则与这个过程并无直接的关联。课程开发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开发技术框架(张晓英,杨开城,2008)

在上述课程开发技术框架里,信息技术影响着社会需求、学习者、学科知识、资源以及学习评价方式等各个要素,但是涉及到课程系统中社会需求与学习者需要等结构化信息的获得,将结构化信息与学科知识、学习者特征等因素结合起来获得角色知识体系以及获得结构化的知识组件则需要课程开发技术中的角色分析技术、知识分析技术和组块划分技术。课程开发技术才是课程系统运行的核心关键所在,也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系统整合的必要中介。也就是说,课程系统作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及课程的评价方式等组成的整体是通过课程开发技术来构造的,信息技术虽然有能够作用于课程系统整体的各个组成要素的可能性但却从属于这个整体,当课程开发技术的逻辑要求课程系统的某个要素需要信息技术来参与的时候,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才转换为现实性。比如: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中,出现了利用计算器/计算机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操作的课程内容。是课程开发技术要求课程内容的展示偏重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以回应社会需求,然后将计算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可选择操作变成了现实中的课程内容。

教学系统的运行是以教学内容在教学者、媒体与学习者之间流动和变换的方式实现(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组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是,信息技术仅仅为教学系统的运行提供了物质框架,流动和变换的方式却是由教学设计技术“谋划”的。教学系统的运行受“谋划”的制约和引导并总是力图忠实于“谋划”。

教学设计技术是一种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对学习者、学习内容的分析来设计活动任务并组合为教学方案的技术。也就是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之间,必须由教学设计技术来完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案的转变,信息技术与这一转变过程无直接的关联。教学设计技术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设计技术框架(杨开城,2005)

在上述教学设计技术框架里,信息技术影响着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境等各个要素,但是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环境的设计等则需要教学设计技术的分析技术和设计技术。教学设计技术是维持教学系统运行的核心关键,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整合的必要中介。也就是说,教学系统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境等组成的整体,通过教学设计技术来构造,信息技术虽然有能够作用于教学系统整体的各个组成要素的可能性但却从属于这个整体,当教学设计技术的逻辑要求教学系统的某个要素需要信息技术来参与的时候,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才转换为现实性。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部分,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这个过程是教学设计技术要求支持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需要信息技术呈现,然后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的形象化展示由可选择操作变为了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性。

二、从教学设计技术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界定

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何克抗,2011)在此认识中,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主体以外的一切人力因素与非人力因素。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内因,教学环境仅仅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是外因,何以就能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并革新教学结构?

教学实践的实质是一种教学交往,教学系统是教学交往的载体。教学系统的结构是教学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交互作用形成的联系框架,总体上受教学交往关系的支配。教学交往关系在事实意义上存在着不对等、预设性的特征。不对等表现为教学者在教学交往中处于权威性地位,预设性是指在教学交往之前教学者就谋划了交往的内容、交往的方式和交往的工具。

长期以来,教学交往关系总是被设定为教学者“控制、支配”学习者这一种类型,从而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这在总体上是与社会的发展偏重于文化传递相一致的。

信息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对个体知识的生成与创新给予了更多关注。教学交往关系也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类型,而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教学者需要在文化传递和个体生成之间寻找平衡。当然,这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具体到特定的学习活动中,教学交往关系要么体现“教师为中心”,要么体现为“学生为中心”。但无论如何,这个平衡是由教学者来谋划的。教学设计技术就是教学者对于教学系统的谋划技术,从而,教学者第一次在理性层面具有实现多种教学结构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的整合并不一定能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也并不一定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和革新教学结构。信息技术只是为教学系统的运行提供了物质性的框架,当一种教学手段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成本足够低时,就为它被引入教学系统中提供了可能性。我们追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整合的有效性,并总是力图将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那么就不得不通过教学设计技术来实现了。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技术将学习活动与教学目标直接联系起来,认为针对学习活动进行设计才能避免“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的二元对立,从而将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建立在学习活动的基础之上。

因此,从教学设计技术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通过教学设计技术作为核心中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命题中,研究者往往忽视了课程与教学的差别与联系,忽视了课程开发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本文一方面扩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空间,即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系统整合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整合,另一方面深化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即课程开发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系统整合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教学设计技术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整合中的关键性作用。最后,从教学设计技术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界定为通过教学设计技术作为核心中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1]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08):86-94.

[2]柯俊.课程视野中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03):68-71.

[3]杨开城,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09):1-4.

[4]杨开城.论教育何以可能[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1-4.

[5]张晓英,杨开城.浅谈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课程开发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07):5-8,13.

[6]杨开城.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3.

[7]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

猜你喜欢
开发技术教学系统课程内容
煤层气与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专题(下)客座主编寄语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浅析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基于NRF无线通讯技术的自组网互助教学系统研究与开发
海洋传感观测服务柔性开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