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视角下运动性跟腱断裂的特征与预防

2012-12-06 14:32徐家林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运动性跟腱生命周期

徐家林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生命周期视角下运动性跟腱断裂的特征与预防

徐家林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及临床资料,以216名运动性跟腱断裂者为研究对象,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对运动型跟腱断裂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生命周期;运动性跟腱断裂;预防

跟腱断裂形式分两种:一种是由于受碰撞及利器损伤而致断裂,为开放性断裂;另一种是由牵张性应力而引起的断裂,为闭合性断裂,多为运动性损伤造成,也称运动性跟腱断裂。

运动性跟腱断裂在运动损伤中占闭合性肌腱断裂的首位[1]。对于大众健身人群来说,运动性跟腱断裂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利于预防运动性跟腱的损伤或断裂,有利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16名运动性跟腱断裂者,男性178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35.99岁,最小年龄15岁,最大72岁。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整合平台,检索关键词“跟腱”、“跟腱断裂”、“运动性跟腱断裂”,经筛选后保留9篇,获得212名研究对象的资料。

1.2.2临床资料法

对2007年以来4位运动性跟腱断裂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和运动项目等资料进行整理并访谈。

病例1:男,39岁,中学体育教师,2007年5月,篮球;病例2:男,35岁,大学体育教师,2008年4月,网球;病例3:男,33岁,大学语文教师,2009年8月,篮球;病例4:男,大学三年级学生,22岁,2010年6月,篮球。

2 结果与分析

2.1生命周期与运动性跟腱断裂

“生命周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指一个生物体从出生到成长、衰老直至死亡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整个过程[2]。后来,生命周期被广泛的引用到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等各个领域,并逐步演化成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3]。

与运动行为紧密相关的生命周期包含个体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4],个体生命周期受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影响。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生病理直接与跟腱炎症、劳损、运动准备不足、疲劳等客观原因有关,但是,“生命周期”规律确实是分析跟腱断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年龄特征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会逐步出现体重增加、肌肉力量下降、韧带的弹性变弱等生理变化。统计分析后发现,35岁左右是运动性跟腱发生断裂的高峰期。再有,季节特征明显。统计发现,运动性跟腱断裂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即4月份到8月份期间,体现出强烈地季节性特征。还有,性别差异大。216名跟腱断裂者中,178名为男性,占82.41%。因此,年龄、性别、季节等与生命周期相关的特征与跟腱断裂确实存在关系和规律,值得研究。

2.2运动性跟腱断裂相关特征

2.2.1技术动作特征

文献资料与临床资料显示,运动性跟腱断裂多与一些跳跃性项目有关,如篮球、跳远等。从运动性跟腱断裂的解剖学机制来看:一个提踵起跳动作是由跟腱、腓肠肌和胫骨后肌、趾骨长屈肌完成的[5]。由于跟腱止点与踝关节轴心间的半径较长,而腓肠肌、胫骨后肌等的半径较短,所以当踝背伸至70°时,跟腱已牵拉很紧,而腓肠肌和胫骨后肌却相对较松,这时突然起跳,负荷几乎完全由跟腱承担,如果加上动作失调,或肌肉因疲劳弹力不好,或跟腱已变性等因素存在,则跟腱就很容易断裂。因此,在完成篮球起跳、跳远起跳、跨栏下栏着地等跟腱承受超大负荷技术动作时容易出现跟腱断裂现象,跳跃性项目、特别是突然爆发用力的项目是跟腱断裂高频发生项目。

2.2.2运动心理特征

运动性跟腱断裂时,患者的运动心理主要表现为“大意”、“侥幸”、“意外”等特征。准备活动不足或不做准备活动是患者“大意”的主要心理表现。临床的4个病例中,有2位均是刚到篮球场就参加“半场斗牛”比赛,结果刚一起跳就发生跟腱断裂。方秋丽[6]等也有类似的报道。此外,一些患者明知道自己跟腱有损伤或炎症,却依然抱着“侥幸”的心理参加运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一旦跟腱断裂又后悔莫及。另外的一些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服老”等心理特征,跟腱断裂后更觉得“意外”,实际缺乏对生命周期与运动能力变化的了解。

2.2.3生理变化特征

跟腱的生理变化特征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年龄拐点的出现使跟腱本身机能下降。跟腱又称小腿三头肌腱,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腱混合而成,其血供主要来源于腓肠肌内血管的肌支、跟腱两旁节段性横支、胫后动脉的跟腱支及内侧支和腓动脉的跟腱支及外侧支相互交织而成的血管网[5]。所以跟腱两旁胫后动脉和腓动脉的分支对跟腱的血供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距跟腱止点上约2-4 cm 的范围内属无血管区,特别是组成跟腱的胶原纤维束内并无血管分布,束间吻合血管稀少,并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仅靠腱周组织提供营养,因而,此区域是跟腱断裂的易发部位。二是,由于生命周期变化出现的肌肉力量下降、韧带弹性变差、骨骼中无机物含量增加等现象,这些身体机能的变化都会给跟腱本身增加很多负担,特别是体质量的增加,会加重跟腱承担运动负荷。三是,训练规律的变化也会影响跟腱的生理能力。训练能使肌纤维形态和代谢特征改变是毋庸置疑的,训练能使肌肉对有关酶的活性有选择性的增强,训练能提高肌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等等,因此,当训练停止后跟腱的生理功能就容易衰退,在运动强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就容易损伤。可见,跟腱的生理变化主要受跟腱本身机能变化、身体机能变化和训练效果三个方面影响。

2.2.4病理变化特征

使跟腱发生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损伤和炎症。跟腱虽然是一种非常坚韧的软组织,但诸多因素可减弱其韧性,使跟腱易发生断裂。首先,当跟腱患有退行性病变时,变得脆弱,易遭断裂。其次,长期慢性劳损或不协调的训练,造成慢性跟腱周围炎,导致跟腱周围小血管变性,造成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使跟腱发生疲劳或部分断裂。再次,对于运动造成的跟腱疾病如跟腱周围炎、跟腱的急性拉伤等,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痛点进行封闭,能迅速缓解疼痛,因此被广泛应用。但是,如果误将药物注入跟腱,可导致肌腱纤维坏死,跟腱变脆,用力后极易发生断裂[7]。最后,跟腱部位疲劳积累或过度疲劳也可发生跟腱断裂。

3 运动性跟腱断裂的预防

3.1提高防范意识

预防运动性跟腱断裂首先体现在防范意识上要提高。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一是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比如有伤病史的运动者要尽量使用保护带,以防止踝的背伸过度;二是要做好准备活动,提高肌肉的温度,降低粘滞性,提高肌肉伸展性和弹性;三是防止疲劳过度,当身体疲劳时不协调的技术动作就会出现,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减量休息。调查资料显示,很多跟腱断裂者在运动技术和能力上都具备一定的水平,有些还是体育教师或退役运动员,但是由于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防范意识差最终酿成不良后果。

3.2形成科学的运动锻炼方式

积极预防运动性跟腱断裂,就要科学的进行运动锻炼。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的运动锻炼原则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技能运用,如:循序渐进原则、自我监督原则、经常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等。其次,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比如,运动锻炼前后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就是大众锻炼者极易忽视的环节。再次,选择与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相关度稍高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形式,比如,跟腱部位有损伤或炎症就要避开一些跳跃性项目,运动形式要选择一些单独练习或对抗性小的形式。最后,在运动场所、运动人群、运动设备方面要留心观察,注意区别对待,及时调整运动量,防止意外发生比如,频繁在硬地面、公路上奔跑和爬山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跟腱,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引起跟腱炎。

3.3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

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是防止一切运动伤病的基础,运动性跟腱断裂的预防也要从身体机能准备做起。第一,要经常保持跟腱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如:简单的原地提踵练习;单脚下蹲支撑、原地向前和两腿左右的交替跳;各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单脚跳、双脚跳、交换腿跳、连续双摇跳等。力量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第二,要加强跟腱周围组织的灵活性练习。包括,跟腱韧带的拉伸、踝关节的运动幅度及相关肌肉的拉伸。第三,要保持适宜的体质量,避免大幅度体重增加。

3.4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发生运动性跟腱损伤或断裂时,得当的处理措施对于治疗和恢复十分关键。第一,准确地进行判断。一般的诊断:跟腱断裂后,患足跖屈时不能负重(也称提踵不能),X 线片提示跟腱区空虚等都是诊断的辅证。但是,闭合性跟腱损伤有时因尚有踝关节屈伸功能而被漏诊,有研究证实跟腱断裂后如未予缝合,1 周后则出现小腿三头肌的变性坏死改变以及肌腱挛缩变短,断端间有瘢痕组织填充,影响预后[8]。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是外科手术的前提条件。第二,准确的治疗。跟腱断裂多采用手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9],手术路线合理,是目前治疗跟腱断裂最新手术技术。第三,康复锻炼要得当。成功的跟腱修复不仅取决于确切充分的缝合、精确的张力调整,也取决于正确的术后处理和康复训练。肌腱的愈合需要“改造塑形”, 早期循序渐进的应力刺激有助于恢复跟腱的力学强度。而过长时间的制动势必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跟腱粘连,影响康复质量。反之,跟腱康复不能操之过急,应当建立在跟腱有良好的缝合、张力适当、局部软组织愈合良好的基础上的,是在适当保护下进行的,防止跟腱断裂复发。

4 小结

运动性跟腱断裂多发生在有专业训练经历者身上,尤其是在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准备活动不足、疲劳、旧伤、劳损、炎症、精力不集中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运动性跟腱断裂。

2)运动性跟腱断裂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季节等生命周期特征有关。35岁左右是跟腱容易出现断裂的年龄拐点,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春夏季节是高峰期。

3)造成跟腱断裂的原因可以从动作技术、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病理特征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从防范意识、科学锻炼、身体机能和处理措施四个环节着手预防。

[1]董广新,李志敢. 运动中跟腱断裂的原因及预防[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11):7984-7987.

[2]朱晓峰.生命周期方法论[J].科学研究,2004,22(6):566-571.

[3]马费成.国内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知识图谱绘制[J].情报科学,2010,28(3):334-340.

[4]翟伟,杜熙茹.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5):46-49.

[5]体育院、系教材编写组.运动医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方秋丽,马金柱.运动性跟腱断裂24例分析[J].体育学刊,2003,10(5):45-46.

[7]傅明,姚伟邦.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运动员跟腱断裂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0,19(4):426- 427.

[8]张启光,于红霞. 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12 例[J].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2, 16(5):365.

[9]孔祥如, 朱裕成.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 (7):595-597.

TheFeaturesandPreventionofSportiveRuptureofAchillesTendonfromLifeCycle

Xu Jialin

(Dept. of P. 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Anhui,China)

Through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data, the authors selected 216 people as the object to research the sportive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features and propose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bout sportive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fe cycle.

life cycle; sportive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prevention

G804.5

A

1672-1365(2012)01-0088-03

2011-09-21;

2011-10-20

安徽科技学院重点教研课题(X2010019)

徐家林(1973-)男,安徽凤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运动性跟腱生命周期
3.0T磁共振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诊断价值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无菌性跟腱炎有四种康复训练方式
脚使不上劲或因跟腱断裂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跟腱断裂:从刘翔被迫退役说起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