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山富雄
(日本仙台大学)
日本“新公共”的理念与综合型俱乐部
丸山富雄
(日本仙台大学)
今年3月11日,袭击了东北和关东地区的大地震和海啸,造成了需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够重建复兴的前所未有的损失。不仅许多宝贵的生命被剥夺(我校也有3名学生遇难),而且包括核电安全神话在内的近现代文明也被破坏殆尽,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束手无策。
虽然从大多数相关人员口中听到了“预想之外”之类的言辞,但是这次的灾害既是对文明的过于自信的警钟,更进一步地说,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没有将自然环境看作是共生与保全的可开发资源过度近代化的恶果。
所谓“新公共”,指的是去年6月由内阁会议所决定的《新成长战略——活力日本复活剧本》的其中一个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关键词。各形各色的相关人员为了建立“人民互相支持、有活力的社会”,所自发形成的“协作场所”被称作为新公共。
简而言之,就是NPO(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与群众团体以及政府行政共同来提供公共服务。正如“新公共”宣言中所叙述的,“这是将从前存在于日本地方民间中,现如今却已经消失的‘公共’以符合现代的方式进行再编集,重新作为人与地区之间的纽带的一种方式”。
“新公共”的具体事例,虽然在宣言中也介绍了一些,可是我觉得在此次的受灾地,与警察、消防以及自卫队等政府机关一起行动的当地民间消防队,还有全国赶来的志愿者的踊跃参与,另外群众团体和志愿者在各地志愿者中心以及避难所开展的协作活动,不正是“新公共”的好例子吗?
综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以下简称综合型俱乐部),作为形成“新公共”的交流据点,在文部科学省的《体育立国战略》中被寄予了期望。本文也为了谋求“新公共”,试图探求综合型俱乐部成功发展的启示。
用社会学家仓沢进的话来说,所谓“新公共”,就是“相互扶助体系”与“专业处理体系”的统合,换而言之,相互交错、最佳结合。他根据近代化(职业的高度专业化)也就是都市生活样式渗透的思想,提出处理事物的方式和共同生活的方式,已经由非专业人士合力提供知识、时间和劳动力来解决问题的“相互扶助”,转变为与金钱对等由专家提供的“专业处理”的观念。由于“相互扶助”的方式是非效率的,所获得的成果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比较麻烦。与之相对的“专业处理”则更加迅速、完美,还能灵活地选择服务。另外,资金扶持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现如今“相互扶助体系”又在重新被建立起来。这是因为参与“相互扶助”所获得的等价的感谢和“真心”,能够带来用金钱无法交换的无价的喜悦和自我充足感、满足感,也因此促进了社区活性化和提高了“Mind Share”(社区在心中的比重)。许多人坚持不懈地参与志愿者工作,便是最好的证据。另外,通过共同作业还能够建立起“Community Identity” (对地区的热爱),更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相互扶助”中内在的复合机能与潜在机能。上述所说的只需思考一下消防局(专门处理)与民间消防队之间的关系,便能够理解了。
地方民间消防队在建立初期不仅仅只负责灭火,还起到了地区治安、保护青少年、防止青少年不良行为、以及护理、福利等许多作用。我国许多地区,属于专门处理体系的消防局现如今还与民间消防队保持着最佳的合作关系。建立综合型俱乐部,也是为了能够回到原点,再一次确立起会员们共同维持俱乐部,这样的相互扶助体系。
综合型俱乐部不是学校或者企业那种机能组织,而是“第三生活空间”也就是社区的基础。
因此,优先考虑的不是所谓效率或者业绩等机能,而是从地位、责任中解放出来,追求满足与和谐,也可说是乐趣与交流,从而在俱乐部的生活中,获得许多诸如育儿的启发、孩子的市民教育以及老年人的福利等附加价值。
另外,综合型俱乐部自建立之初便具有开放性(性别、年龄、兴趣、能力、项目的多样性),即公共性的特征。通过会员之间、社区之间,或者说是不同年龄层之间、不同文化之间,还有和其他团体的交流,为社区的活性化做出了贡献。
如今的社区活性化已经不是单一的市区町村所能够达成的。我们需要一个机制来增加“交流人口”,并将他们作为推广各种地区品牌的媒介。其中一个方式是,不要将会员或者顾客仅仅看作客人、消费者,而是共同运营俱乐部、共同协作的“Prosumer”(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结合体)。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便是这类例子,通过体验提高自我满足感和mind share还是很有必要的。Community Identity以及丰富的人际关系也正是从共同协作中产生的。
这样考虑的话,虽然体育运动的第一定义是娱乐个人的“自我满足行动”,但是综合型俱乐部的任务却是以交流为核心的“社会奉献”和“问题解决”。通过交流和组建人际网络,来达到社区活性化和社区建设的目的。综合型俱乐部原本就是从这个理念中诞生的。
与政府行政协作,自成一体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综合型俱乐部,正是所谓的“新公共”。
最后,笔者希望从内生增长论来探讨综合型俱乐部运营的启示。
内生增长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发展中国家寻找不同于西欧近代化的独自的道路中所产生的政策。在我国也同样适用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山村的社区建设政策。与欧美的近代化思想不同,内生增长论尊重宗教、历史、文化以及地区生态体系的差异性,并试图通过多样的价值观来谋求多样的社会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还有对乡土观念的尊重具有一定的联系。
内生增长论具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①与基本需求相关;②内生性;③自主性;④生态体系的健全;⑤需要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俱乐部的活动以及其自身的存在对于社区来说是否有必要,居民的运动需要和精神上的满足是否得到了充足,这些都有必要探讨。因此也需要探讨是建立从社区中内生出来的俱乐部,还是行政推动为契机,然后根据社区的需要,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俱乐部。
全国有很多综合型俱乐部,是由国家和行政主导被动设立的,并且随后依赖补助金,无法确保自主性。健全的自主的俱乐部,必须与行政和有利益相关的企业还有其他团体保持平等的协作关系。
在这种平等的协作关系之下,必然会产生⑤所提到的新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以及经济活动及其衍生。即使设立了综合型俱乐部,如果居民体育的质和量与之前没有发生变化,那也就毫无意义。④与环境的共生和保全以及当地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考虑到未来下一代所增加的内容。
内生增长论给我们带来了重新探讨社区的启示。综合型俱乐部并不是政策意义上的全球化,而应该理解为各个俱乐部是展现地方个性的载体。相比国家和地方政府只强调综合型俱乐部的数量和设置率,难道不是更应该建立真正被社区需要的,能够给社区带来变革的俱乐部,真正意义上的“新公共”吗?
最近日本十分流行全球化(Global)与乡土观念(Localism)的合成语,即Glocalism。笔者也希望能够秉着“Think global, Act local” (思想全球化,行为本土化)的理念,来管理和运营综合型俱乐部。
G80-05
A
1672-1365(2012)01-0001-02
2011-11-10;
2011-12-07
丸山富雄(1949-),男,日本仙台大学大学院研究科长,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地域运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