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萌
摘要:巴尔扎克像作为集罗丹晚年美学思想大成之作,对它的评价历来具有极大的张力。这座伟大的艺术作品在诞生之初并不受社会的认同,是因为乔治迪基所谓的“艺术习俗”之说的影响。而当代,巴尔扎克像的历史、艺术、美学价值正在被正名。我们认为,罗丹创作的真实意图乃是在这座静止的雕塑中凝合组接几个连续动作,从而赋予作品运动性;此外,这件艺术作品通过焦点集中,将作品的重点指向巴尔扎克的头部,使得作品表达出相当程度的思想性。真正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罗丹投射在巴尔扎克像上的动作性和思想性使得这座雕像具有永恒的价值。
关键词:罗丹;巴尔扎克像;运动性;思想性;心理距离
“他(罗丹)终于瞥见他(巴尔扎克)了。……强壮的颈项靠着蓬松的头发,头发里簇拥着一副在沉醉里凝望着创造力在沸腾的面孔,一个元素的面孔。这就是巴尔扎克……这是一个目光不需要对象的人;总是世界是空虚的,他那双眼一会把它清理和整顿好。……那往后倾的头在这座雕像的峰顶活着,正如舞蹈于喷水泉的光辉上的翩跹。一切重浊都变为轻清,升而复降了。”[1]
但罗丹的《巴尔扎克》,这座耗时长达七年之久的雕塑作品,最终在几千名观众的翘首下揭开神秘的面纱后,却引起了当时法国社会上仅次于一起名为德雷福斯案的政治风波的重大案件——官方艺术界疯狂攻击这座纪念碑,“说这是个‘雪人、‘大麻袋、‘丑八怪、‘癞蛤蟆,是神经错乱之作。罗丹的《巴尔扎克》一时竟成了巴黎街头巷尾的笑料,丑化它的漫画在到处叫卖”[2];先前向罗丹发出制作这座纪念碑的委托的文学家协会也连忙发声明,废弃合同,拒绝接受《巴尔扎克纪念碑》,理由是从这件“粗制滥造”的作品里,很难认出巴尔扎克的形象。
然而,罗丹逝世后的第二十二年,这座当时点燃法国社会的火花被树立在巴黎市中心,自此至今,舆论渐渐趋向积极,对这座雕塑的溢美之辞也不绝于世。这座雕塑的巨大张力以及穿越世纪依旧散发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究这座雕塑本身的创作秘密。而这,笔者认为,不能随意根据观众自身的臆测去评判,而必须回溯到罗丹塑像时的真实意图和灵感,才能真实地理解到这幅作品的匠心。
一、定格运动:巴尔扎克像的运动性探究
(一)罗丹“艺术中的运动”理论
罗丹在晚年时写就了《罗丹艺术论》,这本书收录了罗丹进行以雕塑、绘画为主的艺术创作自我遵循的基本规律和经验谈,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罗丹式艺术创作理论。其中罗丹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即“艺术中的运动”。罗丹始终将生命作为艺术的基础和出发点,“没有生命就没有艺术。……而在我们的艺术中,生命的幻象是由于好的塑造和运动得到的。这两种特点好象是一切好作品的血液和呼吸。”但是雕塑是静止的,是定格的,这和只有在流动的时间内才能实现的运动具有了原初意义上的巨大冲突。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矛盾,罗丹从古代艺术家的杰作中竟然寻找到了解决的答案。
图1 奈伊将军像
“首先你要记住:‘所谓运动,是从这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转变。”罗丹以吕德的《奈伊将军》为例为葛塞尔进一步详细讲述。
“现在你观察一下身体吧。当他做出方才我描写的那种举动的时候,应该稍微侧向左边,但是你瞧又伸直了,你瞧他的胸膛挺起来了,你瞧他的脸,转向士兵们,吼出进击的命令;最后你瞧他高举右臂,挥动刀剑。”③
因而能解释这座雕塑形态的只有一种:这座像是两种姿态的变化的合体。第一种姿态,是将军拔剑时的姿态,这时头部是自然的;接着,变为第二种姿态,右手将剑高举,奔向敌人的倾向。因此,整个像实际是一个动作,一个连续的运动。透过这定格的瞬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瞬间之前发生的动作,同样可以想象得到下一个动作将会是什么。 “有时,当他们在同一张画面上或同一组群像里表现着几个连续的场面的时候,绘画和雕塑能做到和戏剧艺术相等的地步。”
罗丹认为这就是艺术能够表现各种动作的全部秘密。因为我们在移动视线的时候,必然能够发现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是先后连续的时间内的姿态,所以我们的眼睛好像看见他的运动。
因而这种假象般的凝固,是不同于快相中的人物的。“艺术家是说真话的,照相是说谎话的,因为实际上时间不会停止。”
(二)巴尔扎克像的内在运动性分析
图 2 巴尔扎克像
图3 巴尔扎克像分析图
如果我们依旧按照上述罗丹的艺术分析方法,对《巴尔扎克》雕塑(图表2)进行线条式抽象(图表3)[3],首先应该关注到的是巴尔扎克这一动作的重心是落在左腿上。笔者为了更加清晰明了地表达,采用取估计值的方法,假设右腿只承受本腿的重量,而左腿承受其余的全部重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合力的方向,应该是两腿之间,并且更接近于左腿的方向甚至是贴近左腿。这也就是说,巴尔扎克的上半身,在自然舒展的情况下,包括头部的朝向应该是左前方。
我们再次回到雕塑本身,观察巴尔扎克的上半身,肩部以下至胯部,虽不明显和精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是朝向左前方的。但是,继续向上看,头部的朝向却是贴近右腿延伸方向的。
也就是说,在巴尔扎克深夜起身,左右踱步而后立定为这种以左腿为支撑的姿势后,他的头部转向了右侧。这样的定格仍然和罗丹对《奈伊将军》的姿态变化如出一辙。如果说吕德刻画他的奈伊将军,展现的是从一个拔剑的姿势向另一个举剑并呼喊的姿势转变的运动,这部戏剧展现的是一个豪情迸发的无畏将军将勇敢发挥到了极限,气氛的悲壮和人物情绪的极度高峰化催生了悲剧式英雄的形象;那么,巴尔扎克这部戏剧应该就是恬静安详的深夜和思想世界中的一团火花的交锋,有如圣灵降落般的深沉、神圣和灵动,可以看出,它将整个雕塑的中心集中在巴尔扎克的头部。
二、雕刻思想:巴尔扎克像的思想性
在罗丹那里,艺术家自己的思想就是作品的灵魂思想题材的固定是最初的前提,但是这种思想前提必须在雕塑中与活生生的肌肉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它的最大的价值,“裸体是具有意义的”,除去了衣物的掩饰和引导,个人的形体应该是在无声条件下最具有思想表现力的,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不仅仅可以从面部表情上看出,而且弥漫在全身整体的形象里,罗丹重视肌肉的塑造的原因或许也正在于此。endprint
在创作巴尔扎克时,罗丹费劲千辛万苦研究罗丹的身形、面貌、肌肉,根据许多身材与巴尔扎克相仿的模特,甚至雕成了七个态度各异的裸体,可以看出,在作品的起步阶段,罗丹依旧致力于达成对巴尔扎克的无限的逼真。然而,罗丹对于这数个既成的作品仍然没有把握。里尔克记录了此时对罗丹具有启发性的一个事件:“一天,他偶然读到拉马丁对巴尔扎克的描绘,诗人写道,‘巴尔扎克神采奕奕,压倒肥胖;‘充沛的灵魂使他超然轻举;体重似乎赋予他力量,而不是消耗他的力量。”[4]巴尔扎克本身的形体是称不上美的,执着于形体的塑造自然会使罗丹的创造走入“无限逼真”所设置的死路,当然,也与罗丹在创造之前对这座雕塑的既定想法产生巨大的背离。诚然,罗丹对巴尔扎克的仰慕在于对巴尔扎克的内在。“我考虑的是他的工作热情,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战斗,他的伟大战略和精神,我想要表现所有这一切。”[5]
我们在第一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罗丹力图将整个作品的焦点置于巴尔扎克的头部。然而巴尔扎克的头部的真实外貌是,厚密的浓法从中间分开,像狮鬃一样披散在脑后,一束头发好象被风吹动,搭在额头。但是与这样不拘小节的蓬乱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眼睛。双眉紧蹙,额头上沟壑纵横,眼睛并不用打磨让其显得光亮,而是极度的凹陷和黑暗。深不可测的黑暗似乎形成一种拉力,将观众拉入巨大的黑洞,作品在这里突然向内发展,和其本身的紧密庄重的青铜材质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然而,正是因为头部是向斜上方倾斜的,巴尔扎克的眼神形成一条斜向的直线,像一道光直接射向广袤的天穹和当时同样深不可测的黑暗的天空。天空是黑暗的,本无可欣赏,但是剧烈的思想却需要在这黑暗的帷幕下合弦歌唱。黑暗包容了万物,提供了思想的舞台,也提供给思想无限的可能。思想的火花就是黑暗的一丝火花,虽然微不足道,但在这黑暗的铺垫下,甚至比白昼更加耀眼。
三、后记
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悉闻罗丹雕塑在国博展出,罗丹的一大批作品原件抵京,在国家博物馆进行展出。而奥古斯特·罗丹,作为法国艺术家的巅峰式人物,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观赏者,与这些巴尔扎克最经典的作品相遇,实在倍感荣幸。在咫尺之间的近距离来欣赏和品位百余年前的经典艺术,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所传递的深邃细腻的鲜活情感,不仅如此,罗丹的美学思想也以更加形象的姿态昭示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里尔克.罗丹论[M].梁宗岱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44、45.
[2]龙飞.欧洲近代雕塑大师罗丹[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9.
[3]图为作者自绘。
[4]龙飞.欧洲近代雕塑大师罗丹[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7.
[5]龙飞.欧洲近代雕塑大师罗丹[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