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犀 ,李莹 ,于广新 ,张理涛
(1.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2.中国煤矿工人临沂温泉疗养院,临沂276032;3.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产甲泼尼龙片(商品名:尤金,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于2012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甲泼尼龙片剂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112例,分析了疗效和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来自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天津市南开医院皮肤科、中国煤矿工人临沂温泉疗养院皮肤科门诊非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112例,其中女72例,男50例。年龄17~64 岁,平均(36.1±1.2)岁,平均病程(2.3±3.1)d,均无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其中荨麻疹型药物性皮炎46例,发疹型药物性皮炎41例,多形红斑型药物性皮炎12例,固定性红斑型药物性皮炎13例。引起药疹的前3位原发病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口腔疾病。引起药物性皮炎前3类致敏药物分别为抗生素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44例(39.28%)、解热镇痛类30例(26.78%)、其它如中成药类38例(33.90%)。
1.1.1 入选标准 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健康状况良好;为荨麻疹型、发疹型、多形红斑型、固定性红斑型药物性皮炎;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长期吸入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重型药物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红皮病型、剥脱性皮炎型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对甲泼尼龙片和制剂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患有严重肝、肾、血液及循环等系统疾病者及糖尿病患者;有精神病病史者;对药物治疗或治疗方案不依从者。
1.2 治疗方法 依据临床开放性试验的特点及患者不同情况个性化给药,入选患者口服甲泼尼龙(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224;规格:4 mg/片)0.5 mg/(kg.d),日剂量早餐后顿服。依据病情疗程3~7天,并在用药后第4、7、14天进行症状和体征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患者可酌情应用炉甘石、润肤霜等非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药。
1.3 疗效标准[1]症状和体征采用10 cm目视模拟尺法(VAS)评估。症状以患者的瘙痒和影响睡眠及日常活动的程度为指标;体征以观察各型非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出现的红斑、丘疹、风团等皮损的总数目以及面积的消长进行评定[2]。疾病总体情况评估:0分=无明显症状和体征;1分=轻度,有症状和体征,但感觉轻微,容易忍受;2分=中度,明显感觉到有症状和体征,受困扰但能忍受;3分=重度,症状和体征难以忍受,日常生活和(或)睡眠受到困扰。药物总体疗效评估由研究者和患者共同完成,采用5级评分标准:1分=痊愈:症状消失,皮损完全消退;2分=显著缓解:症状明显改善,虽存在皮损但极少受困扰;3分=中度缓解:有症状,可能令人烦恼,但有明显改善;4分=轻度缓解:症状仅有轻度改善;5分=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病情较治疗前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相应数据用SPSS 12.0统计包进行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7、14 d药物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度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分析(P<0.001),见表1。疾病总体情况见表2。治疗后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疗效达到明显缓解以上的患者分别为53.56%、88.39%和 94.63%,见表 3。
2.2 安全性分析 所有入组患者完成了临床试验,依从性100%。整个观察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2%,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1%,,主要表现为服药后胃部不适,但能忍受,停药后,不适消失,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表1 112例非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严重程度评分(VAS) 分
表2 112例非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评估例(%)
表3 112例非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不同时间疗效评估例(%)
尤金为国内独家推出新型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药效学特点是起效迅速、抗炎活性强,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最强。与传统泼尼松比较,它的抗炎效价、等效剂量都有了明显的优化,在等效剂量下,它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因此安全性相对较高。它的另一个优势是无需肝脏转化,直接发挥药物活性,方便于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目前甲泼尼龙片较广泛地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结缔组织病,皮肤科也用于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斑秃、瘢痕疙瘩、非重型药物性皮炎等的治疗[3,4]。
药物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激发药物和变态反应种类繁多,无论从可疑药物还是发病机制都有复杂的异质性,但是治疗往往有共同之处。轻型药物性皮炎一般无全身或系统表现,临床上常采用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及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抗组胺类药物,及短、中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鉴于其良好的抗炎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常为门急诊临床医师的首选药物,以往的应用经验是小剂量激素可以控制病情。但是强效激素潜在的不良反应及注射和静脉输液的不便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总结了多个中心的112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其药物性皮炎相关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如瘙痒、皮损以及疾病对睡眠、日间活动影响平均评分,于治疗后第4、7、14天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1),并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显示甲泼尼龙片剂口服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起效时间短,且疗效稳定。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疗效达到明显缓解以上的患者分别为53.56%、88.39%和94.63%;整个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提示小剂量甲泼尼龙片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临床应用方便,疗效稳定,安全性好。
[1]张学军,李卉,杨森,等.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非重型药疹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性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6):396-397.
[2]Hanifin JM,Thurston M,Omoto M,et al.The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in atopic dermatitis.EASI Evaluator Group[J].Exp Dermatol.2001,10:11-18.
[3]于生友,于力,王丽娜.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11,26(9):696-698.
[4]Rohatagi S,Barth J,Mollmann H,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methylprednisolone and prednisolone after single and multiple oral administration[J].J Clin Pharmacol,1997,37:91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