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琼 袁 红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B超室,湖北 老河口 441800)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的良性肿瘤,其发生原因不明,随环境污染加重及孕妇病毒感染增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常伴乳腺增生性病变[1],主要发生在成年女性,在儿童期内发生率甚低,幼年性乳腺纤维腺瘤只占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的0.5%~2%。考虑与青春期体内性激素急剧上升有关。
2005年8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外科门诊及住院的青春期乳腺肿块6例,均为女性年龄11~17岁,平均(13±2.3)岁。共检出肿块8个,大小0.8~10.1cm,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应用Philips-IU22和ACSON XP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2MHz。患者仰卧位,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扫查,发现肿块后,观察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并测量其大小,观察病变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记录动脉血流速度最高的各参数值。
图1
6例患者的8个肿块,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5个位于左乳,3个位于右乳;5个大部分位于外上象限,1个占满全乳,各有1个分别位于内上象限及外下象限。其中最大1个10.1cm×4.8cm(图1),最小1个1.7cm×0.9cm,声像图均为低回声,外形呈椭圆形或分叶状,其中一个内部回声稍增强,8个肿块后方均无衰减,边界清,3个较大肿块内见血流信号,1例内见条状血流信号,2例内见稀疏星点状血流信号,2例无血流信号。可引出动脉频谱RI均<0.70;PI均<1.30。均无腋窝淋巴结肿大。
青春期乳腺纤维瘤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有其特殊性。发生于月经初潮前的较小纤维瘤随着初潮的到来常迅速增大,甚至可达20cm。多为卵圆形或分叶状,呈均匀的低回声,边缘光滑,无明显的声衰减。小的纤维瘤多无血流或少量血流,瘤体较大的血流较丰富。少数内部不均质,原因:①较大的纤维瘤部分囊性变,使其成混合性病灶。②病灶内供血不足时,其中心区坏死。③少数瘤内纤维成分发生硬化和玻璃样变而回声增强,未发生玻璃样变的部分相对回声低,这种类型的纤维瘤CDFI可见其回声减低区血流信号较多,周边回声相对强区无血流信号,而有坏死灶形成的纤维瘤则相反。
需注意的是,在青春期前,乳腺由小的腺管和广泛的纤维间质成分组成,没有小叶结构。月经初期,随卵巢分泌雌激素,腺体增大,乳腺发育。有些时候,不均匀的发育可能会在乳晕下方刺激形成一个硬结节,此时不要误认为是肿瘤,因为如果切掉该硬结节则会失去所有腺体组织,从而阻碍乳腺发育[1]。
青春期乳腺纤维瘤在确定诊断后可以观察,不必切除手术。每半年行超声检查,视其大小形状的变化。治疗应适当保守,若需手术,应以肿瘤的局部广泛切除为宜,控制单纯乳房切除手术的实施。总之,发生于青春期的乳腺肿块,应以病理特征为依据,结合病人的年龄及乳腺发育的特点,依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乳腺尚未发育成熟,行肿块单纯切除即可根治.若确需手术,术中应注意保护乳腺腺体及乳头,术后不影响乳腺发育及哺乳,切除后肿瘤送病检。
直径超过7cm的乳腺纤维腺瘤称乳腺巨纤维腺瘤,是乳腺纤维瘤的 特殊类型。病灶增长迅速可能与该病灶内血供丰富有关。巨纤维腺瘤仍被视 良性病变,其临床过程、组织学特征及预后均与一般纤维腺瘤相似,只是体积 。乳腺巨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当巨纤维腺瘤肿块仍较局限时,可将肿瘤连同周围一部分正常腺体切除即可;但当巨纤维腺瘤巨大而累及整 乳房时,则需行全乳切除术。
乳腺肿块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乳房X线摄影、乳房超音波、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切片枪切片检查、或切除切片检查。一般原则:25岁以下,可行超声及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或切片枪切片检查;25岁以上则建议以超音波或乳房X光摄影、加切片枪切片检查为佳。年龄低于20岁的乳癌绝对罕见,因此,对触诊乳腺异常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尚局限于超声。其内容包括识别年幼病人的肿块性质,区分囊性与实质性病变等。超声还可以用于介入性诊断,如针刺囊肿抽吸。
Forouhi等通过对比超声、钼靶与临床触诊3种方法测量肿瘤大小并与术后病理标本大小进行对照,发现超声是最准确实用的评估方法[2],且由于儿童的乳腺组织对射线敏感,青春期不适于进行乳房钼靶检查,对考虑乳腺异常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尚局限于超声[3]。
[1]Roger C,Winter ST.超声诊断临床实践指南[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32.
[2]Forouh P,Walsh JS,Anderson TJ,et al.Ult rasonography as amethod of measureing breast tumour size and monitoring response to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J].Br J Surg,1994,81(2):223-225.
[3]Harris L,Carlos C,Sivit J.实用胎儿与小儿超声影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