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华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MP),其主要的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的咳嗽。[1]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对其无效,因此,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明确诊断决定了其治疗,及时正确的做出诊断,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基础,现将我院儿科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于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初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后经病原学检验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9例,女53例,年龄10月至11岁,平均年龄5.7岁,10月至3岁53例,3岁 ~6岁37例,6岁 ~12岁52例,病程2周 ~4周。
1.2 临床表现 见表1。
以咳嗽、发热为主要症状来诊,14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其中阵咳40例,干咳60例,频繁咳嗽41例,伴有干性啰音79例,湿罗音33例,呼吸音减弱或消失30例;发热84例,体温 <38℃ 为 41例,38℃ ~39℃ 为 19例,≥39℃ 为24例。
1.3 X线检查 见表2。
单侧大片状阴影83例,双侧大片状阴影21例,支气管炎症20例,肺门增浓影18例。
1.4 实验室检查 见表3。
表1
表2
表3
WBC总数升高50例,WBC总数降低45例,血沉增快90例,C反应蛋白升高77例。所有患者入院2~5 d抽血查MPIgM均为阳性。
1.5 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5~10 mg/(kg·d),溶于250~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5 d为1个疗程,停4 d继续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复查MP-IgM,如为阳性继续应用两个疗程。如中毒症状严重,发热持续不退,双侧肺部均有广泛病变,明显喘憋的患者,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3~5 d,并给予吸氧、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措施,复查肝肾功,注意药物对其影响。
1.6 治疗效判定标准[2]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评定。痊愈:咳嗽、发热、肺部听诊均正常,血象正常,复查胸片示肺部阴影消散;显效:体温正常,偶有咳嗽,听诊未及啰音,血象正常或高于正常,复查胸片示肺内大部分阴影吸收;有效:血象升高,体温不高,连续性咳嗽变为阵咳,复查胸片示肺内片状阴影;无效:咳嗽发热无改变,血象明显高于正常,复查胸片示肺内仍可见大片状、实变影。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人数×100%。
4个疗程后,治疗效果见表4。
表4
治疗4个疗程后,痊愈115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8.60%,经复查肝肾功,均未发现明显肝肾功损害,不良反应为轻微恶心、纳差、腹痛,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是非常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呈全球性分布,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能耐冰冻,故冬天及春秋季节交替时候发病率高。MP通过逃避气管黏膜纤毛的以及吞噬细胞的清除、吞噬作用来致病,对黏膜上皮及纤毛造成损害[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是持久的刺激性干咳,在夜间发作明显,并伴有发热,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累积其他系统的并发症,更因为一般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对MP无效,所以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至关重要[4]。
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熟悉其典型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尤其是冷凝集法,其效价>1∶32或者升高超过4倍以上时具有诊断意义。
确诊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所选用的治疗方案非常关键,因为MP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类、头孢类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对其无效,而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可以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儿童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不完全,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不能应用,因此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首选,[5]现在临床上常选用阿奇霉素作为治疗的药物,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阿奇霉素同时具有严重的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肺炎的同时,应注意对症治疗,保护儿童的胃肠道。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时的做出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而选用MP敏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则是治疗的关键。
[1]徐挂芳.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7).
[2]候伟.小儿支原体肺炎85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5):5310.
[3]张冰.2000-2006年杭州市三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变化趋势.中华儿科杂志,2010,48(7):531-534.
[4]赵玉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9例临床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9):57.
[5]董宗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