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浙江省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 义乌 3220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也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1],是指由于胆汁反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等症,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手术后,发病概率约为5%[2]。笔者应用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且与单纯应用西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义乌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胃黏膜弥漫性水肿、充血、胆汁反流现象的存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17~69岁,平均 37.50岁;病程 1~30年,平均 3.30年;重度 22例,中度31例,轻度7例。对照组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 18~68岁,平均 38.50岁;病程 0.5~28年,平均 2.80年;重度20例,中度30例,轻度1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10 mg,每日3次;替硝唑0.5 g,每日2次;法莫替丁20 mg,每日2次。均餐前30 min空腹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疏肝和胃汤:柴胡10 g,枳实10 g,吴茱萸 10 g,白芍 10 g,佛手片 10 g,延胡索 10 g,黄连 5 g,石斛、蒲公英各 20 g,旋覆花 10 g,甘草 10 g,丹参 15 g,代赭石30 g。湿热甚者加茵陈、白花蛇舌草;病久夹瘀加田七;气虚加白术、黄芪;舌质红、少苔,胃脘灼痛加沙参、麦冬。每日1剂,水煎分服。两组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油腻之品。两组4周为1个疗程均,服用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4]无效: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胃镜检查示无明显改变,组织切片染色Hp感染未见好转。有效:主要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减少或无胆汁反流,组织切片染色HP(-),或HP由“+++”转为“+”。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示无胆汁反流,组织切片染色Hp(-)。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反流性胃炎属于内源性化学性炎症,常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碱性十二指肠液反流入患者胃内所致,由于多种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于患者的胃黏膜,导致患者的胃黏膜屏障破坏,最终引起胃黏膜水肿、充血,细胞变性等损伤,炎症细胞浸润而发病。
根据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归属中医学“胃痞”、“胃反”及“胃脘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烟酒过度等而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气犯胃,加上饮食所伤,病变日久,脾虚失健,胃失和降。方中黄连、吴茱萸为左金丸,具辛开苦降,清热化湿、清肝和胃、降逆止呕之功,能保护胃黏膜,阻止胆汁反流侵害;旋覆花行气降逆、宽胸快膈,具有良好的行气止痛之功;柴胡、枳实疏肝解郁;白芍、甘草酸甘柔缓,和中止痛,甘草并能调和诸药;旋覆花、代赭石和胃理气降逆。全方共达疏肝理气,清泄胆热,和胃降逆的功效,联用西药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功能。
本观察表明,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深入研究。
[1]高素华.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J].药物与临床,2006,7(3):21.
[2]陈春平,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6(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