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研资助效应*

2012-11-28 06:06宋旭璞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资助学术科学

● 宋旭璞

浅谈科研资助效应*

● 宋旭璞

提高科研资助效应应该从整个科学系统来着手分析。目前科研奖励、科研资助、任用考核及评价制度在科学系统内部已经形成一种循环。提高科研资助效应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其功能,不替代评价制度,不走入混同于奖励制度优势累积的怪圈。在逐步完善与协调三种基本科学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种制度的相互循环与促进,势必能够多出创新人才、多产优秀的科研成果。

科研资助;效应;制度循环

进入大科学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科研成果的出现越来越依仗研究资料的获得和设备的更新,资源的保障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科研资助成为推动科研成果产出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科研资助的经费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提高资金支持效率的同时,确保科学制度的活力。

一、科研资助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

笔者将一元钱作为资助的象征金额,通过衡量一元钱带来的需求满足程度和目标实现程度来分析其支撑效应。科研资助的应然状态应该是当学术人员需要“一元钱”的时候,及时有效地给予资助,这种资助是与科学研究项目本身价值相匹配的,最终达到创新成果出现的目标。然而在资源稀缺和竞争的压力下,科研资助的作用无形中被夸大或者抬高,资助机制在导向偏离的时候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纠正。科研资助呈现了偏离目标的实然状态。

从需求的满足和目标的达成角度来看,科研资助显然应该像口袋里藏着的一元钱那样,使得科研资助成为支持科研创新的有力举措。而不是像头项上漂浮的一元钱那样,使得科研资助成为学术人忽视科学研究本身,追求“光环”的一种任务战略。那么为什么科研资助会出现这样的实然状态呢?显然,科研资助在实践中出现了问题。

二、科研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资助是科学外部因素为保证科学家完成某项研究而提供的经济支持。科研资助的本质是为了加快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出现、推动学术进步。提供给研究项目以物质支持是支持研究的形式和手段。然而随着科研资助的作用被夸大,人们将科研资助的光环看成是储存积累优势的一种竞争任务。此时科研资助的目的和形式、手段发生颠倒,科研资助的功能发生“异化”。这样学术人忽视科学探索与创新这个根本目的,而追求获得资助项目这一形式,把获得基金项目和数量作为自己的任务去完成。

(一)以追求外壳为目的盲目申请现象出现

科研资助功能的“异化”,使得学术人不再关心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不再是深入进行科学探索、想方设法做好研究工作,而是去追求如何得到科研资助项目。近年来,我国科研资助的申请数量大幅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2008年得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一万余项,2009年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1.8万余项,2010年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1.7万项,达到了11.9万余份。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0%。这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人力资源的迅速增长的需求。但不得不承认在高涨的申请热情下所表现出由于科研资助功能扭曲下的急功近利现象。其中不乏为了追求外壳为目的盲目申请资助项目的情况,甚至出现不去潜心研究而是重视申请书的包装和弄虚作假的情况。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是存在于我国,世界很多国家都表现出这种趋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一方面经费保障对从事科学研究帮助很大,获得物质援助是学者所希望的。另一方面资助经费有限,资助的获得又都是基于竞争性,因此这种竞争性容易让人为“优胜”而感到光荣。但是必须要有效地纠正这种由“异化”引起的盲目申请的现象。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理事会就在与科学界广泛探讨的基础上,引入控制项目申请数量、增加研究影响评价指标的新措施来抑制这种现象。这值得我们借鉴和深入研究。

(二)科研诚信与产出率方面的问题重重

对资源关注的持续增加和竞争性的评价使资助资格的取得成为信条。科研资助这一连续性的支持科研活动被简化为申请书评价这种简单的步骤和任务。资助申请的通过,此时就成为科研资助的全部。获得资助后认真地从事科学研究这一主要任务被无情地丢弃。这样提高科学研究的产出率这个目标就被转化成学术人员追求申请成功率或者过程的成本收益率。短期的效率获得来自于准市场结构的刺激,而且科研资助主体为了迎合这种申请评估的公平,往往鼓励短期可预见的研究尝试,从长远的学术发展来看对提高产出率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为了获得经费一些科研项目重复申请,或者将研究项目拆分。为了快速达到申请成功的目的,申请人重视“包装”,出现弄虚作假等科学不端行为。这同时还助长了科研“公关”活动。科研诚信受到挑战对科研资助本身的目标而言是一种讥讽。

(三)出现不断恶化的累积作用和自我强化现象

科学研究“信贷能力”的积累常常是科学家获得职业发展的优势,通过“马太效应”自动调节机制,科学奖励制度强化了科学内部资源的分配模式。科研资助作为竞争性资源分配机制,似乎也会产生优势累积作用,但是从它的目标和作用层面讲不应该成为科学内部的优势累积。因为这里的优势累积只是科研资助本身的手段所诱导的结果,它不同于科学奖励,是科学外部因素为保证科学家完成研究而提供的经济支持,因此这种累积作用不应该渗透到科学共同体内部。而事实上,在实践中科研资助俨然被人们曲解为科学内部的优势积累。学术人员为了这种优势积累想法设法地把它当成奖励荣誉去争取。当这种累积作用被无限放大以后,就会加重其自我强化。当不断恶化的累积作用和自我强化现象扩散开来后,科学资助的制度性质也随之发生彻底改变。

当科研资助的目的和形式、手段发生颠倒,科研资助的功能发生“异化”,甚至科研资助的制度性质发生改变的时候,提高科研资助效应就应该从整个科学系统来着手分析。

三、从制度循环的角度来看提高科研资助效应

在学术生态领域,基本的科学制度成为培养和造就学术人才、产出优秀科研成果的制度保障。奖励、资源分配、和社会选择系统往往会通过科学家将其角色扩展为研究者而提供一种分层的机会分配,在科学中导致和维持某种阶层结构。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关键部门的协调和交互决定着整个系统的稳定。目前科研奖励、科研资助、任用考核及评价制度是保障学术生态及科学制度良好的重要制度。而且三者在系统内部已经形成一种循环。学者被科研机构任用,当优秀成果被同行认可后,获得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奖励,有助于获得科研资助,科研资助又促使他获得更多的成果被认可。这样又为考核和评价中增添了色彩。但是三者之间却不是必然的参照依据。从科研资助存在的问题剖析,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其功能发生异化的原因也可以归纳为部分取代了其他环节的功能,或者受到其他环节的非正常干扰和影响。本文要探讨提高科研资助的效应势必要分析整个系统循环。正确地辨识不同制度的功能,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其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十分重要。

在当代科学的社会运行中,三种制度的执行主体不同,其本质、形式和功能不同。科学奖励制度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对突出科学贡献的学术人员的肯定,这种科学奖励制度的荣誉积累造成科学共同体的分层。是学术人员成长和发挥创造性的基本激励机制。而科研资助制度则不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认可制度,是一种外部因素的保障制度。即便客观上造成了积累优势,也不能成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认可制度,只能是辅助的外部识别机制。资助金使用由资助主体管理或委托他人管理,外部政治经济系统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资助不同的方向,因此有从科学外部协调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功能。因此在实际的系统循环中,要提防将科研资助可能产生的如同科研奖励的优势积累视为同样的自动调节功能,而将科研资助强行归入到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承认机制中。尽管科学资助对象的选择往往参照科研奖励,但科研奖励并不必然带来科研资助。同时科研资助也不仅仅限于获得奖励的人员,或者将此作为调控目标。科研资助既然不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承认制度,只能说借助科学共同体评价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一种,因此不宜将科研资助作为硬性的人才评价指标。

人才的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对科研单位和学术人员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在岗位聘用和考核评价中,重点考察学术人员是否胜任和完成岗位任务,是一种综合的人才评价制度。科研奖励是全球科学同行的承认,毕竟取得科研奖励是对科学家的成就进行长时间评价的结果,获得奖励也是少数人,因此不能将获得认可的科学贡献和岗位任务和考核简单的联系。人才评价制度以具体的研究能力和工作情境状态为依据,是面向科学整体的社会制度。承载学术人职业发展的关键性的评价制度当然对其他制度具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要依托别的制度。不能为了追求简便和表面的公平,将涉及到科研奖励的论文数量作为决定性的指标。同时更不适宜将科研资助获得数量作为评价指标,因为作为外部保障的科研资助不同替代评价的功能。科研资助不能成为创新人才必须要去努力完成的工作。竞争性学术资助作为一种外部识别机制,不能代替人才评价制度。即便是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需要作为考察依据,人才任用、评价和考核制度也应该重视科研工作中的实质性科学进展与贡献的评价。在评价科技奖励中注意看论文的引用情况,在科研资助中考察项目完成情况。具体的循环见图1。

图1 制度循环

通过上述对制度循环的解释,笔者认为提高科研资助效应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其功能,不替代评价制度,不走入奖励制度优势累积的怪圈。正常的科学研究应该是为了科学探索与创新研究而去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以获取开展科学研究的经费资源及得到必要的保障条件。但是基层院校的人才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助长了这种追求科研资助“包装”功能的现象。学术人员评价的标准化已经影响到资助的申请,出现了很多为了评价和现实利益而盲目申请的现象。事实上除关乎学术人评职称、院校评估、硕博士点评估外,很多大学将研究人员的收入与项目和科研经费挂钩,从而造成一部分人为了有项目而争取项目。因此笔者认为人才评价机制应该和科研资助项目脱钩,同时改革扭曲的人才评价指标;同时必须警惕哈克特所指的“你获得资助越多,项目越大,晋升就越快,你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声誉,否则你就出局”的游戏规则所带来的压力,对学术活动价值的扭曲,尤其是对年轻学者的学术热情的冲刷。将科研资助和科学奖励分开来看待。如果学术人员也把科研资助看成优势积累的重要任务,把科研资助看成是获得晋升、学术地位的手段,势必导致学者以浮躁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科研,容易以低风险的、主流的研究路径去追求短期内完成的原创性不高的成果。研究者希望通过科研资助来保障并更好地去实现创新性成果可以,如果不想费力或无需申请科研资助也取得了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该以科研成果的价值来认定创新人才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认定为前者优于后者,使得潜在创新人才被本来不是评价制度的资助机制排除在外。

总之,应该逐步完善与协调三种基本科学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种制度的相互循环与促进,势必能够多出创新人才、多产优秀的科研成果。

[1]Ingo Liefner,Funding,Resource Allocation,and Perform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Higher Education,Vol.46,No.4(Dec.,2003),pp.469-489.

[2]Aldo Geuna,The Changing Rationale For European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ing:Are there negati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Vol.35,No.3(Sep.,2001),pp.607-632.

[3]David H.Guston,Between Politics and Science,Assuring the Integrity and Productivity of Researc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144.

[4][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美]大卫·古斯顿.在政治与科学之间——确保科学研究的诚信与产出率.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龚旭.科学政策与同行评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陈晓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我国管理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10]龚旭.同行评议与科学基金政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07,(2).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才强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9JZD0036-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宋旭璞/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术政策与管理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资助学术科学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