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金毅
“网络时代”高校教师权威的解构与重构
●李春金毅
教师权威是高校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传统教师权威的解构,体现在突飞猛进的“信息革命”对高校教师知识高位权威的冲击,相互激荡、相互竞争的多元价值观念对高校教师法定权威、传统观念权威的冲击,学生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对传统教学思想中“主体—客体”理论范式的冲击。这就要求重构以发现和创造知识能力与多元价值引导能力为双核心的新型高校教师权威结构。
教师权威;网络时代;解构;重构;知识高位
20世纪后期以来,网络成为深刻改变人类社会行为与结构的要素之一。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也面临着角色转变和高校教师权威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
“权威”一词从拉丁文autoriatas派生而来,原意是威信、创始人、财产权或所有权,基本含义与动词augere相关,意为增大、增加。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权威主要是指一方对于另一方意志的服从,如英国的罗德里克·马丁认为:“无论何时,只要下属对别人的优越地位表示赞同,并由之必然地承认服从的正当性,权威关系就会出现,不管那种赞同的基础是什么。”[1]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权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教育大辞典》将“教师权威”(teacher authority)解释为教师在角色要求下控制或约束学生的权力。[2]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教师权威究其本质而言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基于认可认同的支配与服从关系。这一双边关系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法律法规、社会观念、个人因素等,教师权威也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学界,对“教师权威”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即置于现代教育语境中将其作为传统的、落后教育观念的遗毒而进行质疑和批判。事实上,这种误解的成因是混淆了“教师权威”与教师权力、教师专制、教师霸权等概念之区别。首先,权力与权威是政治学、管理学领域一对严格界分的基本概念,权力并不必然形成权威,只有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上并获得认可与服从的权力才能聚合权威,与此相似,教师权威也不等同于教师权力,权力(一般基于正式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只是教师权威基石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很小的部分。其次,教师权威与教师专制、教师霸权更有天壤之别。教师专制和霸权是指教师借助社会规范和传统赋予的地位优势和法定权力来管制和压迫学生或威慑、威胁学生的反教育行为,它侵犯了学生自由独立的思维权、表达权与人格尊严。而教师权威是教师维护课堂、开展教学、指导学生的有效调节工具,它的使命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教学秩序的融洽、和谐。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混淆教师权威与教师专制、霸权等。
从社会运行的视角来看,教师权威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协助各项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从个体发展的视角来看,教师权威是推动学生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成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催化剂。梳理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在有关教师权威的论述中,很多研究者认为教师权威主要是帮助教师以威慑、警戒的地位优势来维持课堂纪律和秩序,这种地位优势主要来源于合理—合法的权力,尤其是法定权力。其实,这只是教师权威必要性的一个方面,并且是教师权威低层次的功能;从更高层次来看,教师权威重在利用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和敬重来影响和吸引学生自觉进入教学过程,心悦诚服、积极主动地参与各个教学环节,成功实现知识内容的传承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有关“权威”的研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依据合法性来源之不同而对三种权威类型的界分:一是传统型权威,其合法性源于人们对古老传统、习俗与惯例之神圣性的确信和遵循;二是克里斯马型权威,也译为超凡魅力型权威,其合法性源于个人卓绝的成就与贡献,以及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所展示的令人信服的影响力;三是合理—合法型权威,其合法性源于社会所认可的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3]依据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将高校教师传统型权威的来源与结构解析为四个部分:
l.传统观念权威,即传统文化中对教师这一职业身份的尊崇,体现为“师道尊严”、“尊师重道”等传统观念,这一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学生的服从行为。
2.法定权威,即教育制度化、法制化进程中以一定法律、政策、制度等规则系统等赋予教师的强制性的权力所形成的权威;这一权威也缘于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担负着人类文明、社会准则以及价值观念的传承,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传道者。正如社会学家涂尔干所指出的:“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权威方面的事,论及教师为社会道德权威的代表人,凌驾于个人之上。如同牧师是神旨的解释者,教师则为国家与时代伟大道德观念的解释者。”[4]由于法律赋予教师这一特殊权力而对学生形成支配行为。
3.知识高位权威:即教师因其“闻道在先”而居于已有知识的高端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令求知学生信服的影响力和支配力,这是专业权威的体现,是高校教师权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正是教师知识高位的体现。
4.人格魅力权威:即教师因其兢兢业业、高风亮节、关爱学生等高尚的人格品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网络时代方兴未艾,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高校教师传统型权威面临诸多挑战,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真理的代言人”的权威角色开始逐步解构:
1.突飞猛进的“信息革命”对高校教师知识高位权威的冲击。网络上海量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使每个学生可以无障碍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网络课堂、个人主页、专家博客、网上论坛、网络社区等新型知识传播渠道。在部分领域,学生甚至处于知识高位。教师不再处于“知识垄断”的地位,失去“知识高位”的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这是网络时代每一位教师需要直面的挑战。在谈及网络教育对实体教育的冲击时,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甚至预言“三十年内,巨型的大学校园将会成为历史遗址”[5]。
2.相互激荡、相互竞争的多元价值观念对高校教师法定权威、传统观念权威的冲击。一般而言,高校教师作为“体制内”知识分子,往往也是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承者,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地向学生灌输官方意识形态。但在信息开放、观念多元的网络时代,学生个性化的特征日益凸显,教师所秉持的价值信条不再是不容置喙的道统权威。这一点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明显,毕竟绝大部分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回避不了价值评价问题。
3.学生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日益迅速增强对传统教学思想中“主体—客体”理论范式的冲击。传统主客二分的理论框架中将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单一接受的客体,有的甚至认为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在这样的认知框架下,教师具有不可比拟的主体优势地位。但是,网络时代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反对思维公式化、格式化,教学过程“一主一客”的模式必然向“双主体”的模式转变,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受到挑战,教师权威的这一支撑结构也面临解构的风险。
高校教师权威存在之必要性与传统型教师权威解构之间的矛盾必然以新型权威的建构为突破之途径。本文在文献梳理并借鉴经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网络时代高校教师需要重构以发现和创造知识能力与多元价值引导能力为双重核心的新型权威结构,并对其各要素之来源分述如下:
这是网络时代教师新型权威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体现为教师的研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别于传统权威的已有知识传授,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强调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去探索、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研习获得这一整套的能力。进入网络时代,高校教师在保持其已有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功能的同时,需要强化其发现真理与科学研究的作用。1996年,经合组织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并将知识分为四大类: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实施和现象方面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知道该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指导和谁指导如何某些事的知识,是在社会上深埋着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前两类知识叫做归类知识,所谓“知识爆炸”指称的是这两类知识,它们可以通过读书、听讲和查阅数据获得。后两类叫做沉默知识,主要靠实践获得。[6]如果按照经合组织的分类方式,那么网络时代高校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沉默知识,而不可能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样教授别人茴香豆的“茴”字有多少种写法。
在多元价值交织竞争、激烈震荡的网络时代,高校教师本身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以及个人行为所彰显的价值追求是新型教师权威的另一核心要素。一般而言,具备权威的高校教师必然要秉持多元化价值观念丛林中经得起考验的价值追求,包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如何看待金钱、责任、诚信?如何看待个体与群体之关系?等等。这些议题都是教师必须面对和作出明确抉择的,并且言传身教有机结合起来。关于价值引导能力与权威之间的关系,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曾有比较经典的阐述:“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权威也随之消逝,当权威受到损害时,那么它就会抓住强权。”[7]不仅于此,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价值引导能力也源于其处于相对超然的地位,正如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中对知识分子这种特性的解释:知识分子基本上是一个“社会无根阶层”,因为知识分子在构建自身的知识领域的过程中,所吸收的知识成分来源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同时又可以超越其本源阶层的局限,这样就使其有能力批判、拒斥各种现存的政治观念,维持一种独立的批判性格。[8]这也是高校教师作为价值引导者权威的原因。
与上述两核心要素相关联的相对次要的要素还包括:(1)合作学习激励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己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校教师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或单一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能动性,与学生形成互相激励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2)已有知识传播能力。笔者将教师的作用定位为传播和创造知识,因此,已有知识的传播能力依然是教师权威的重要来源,包括向学生和向社会传播两个方面。(3)网络辅助教学的能力。这一能力可解析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所创设的生活直观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激发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辨,探寻“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并适时引导这种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上升到理论层面;二是利用Web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过程的角色互动,仿效管理学中的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人都是平等的思维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头脑风暴,尽可能全面地发表观点、意见。(4)艰苦探索的科研精神。这一要素既是发现与创造知识能力的前提,也是多元价值观念中值得学生模仿和推崇的师德精神要素。(5)诲人不倦的师德精神。这是教师赢得学生尊重、认可的重要基础。(6)平等博爱的普世精神。在价值诉求日益多元化的时代,高校教师所体现的包容与厚德、对公平与正义的崇尚与追求,以及平等博爱之精神,尤其是这种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为对学生有教无类、关心爱护的精神,是多元价值观念中最为重要的精神要素之一,也是多元价值竞争时代教师赢得学生认可与敬重的重要基础,是教师权威的重要来源。
与传统权威的建构相类似,网络时代教师新型权威的建构也主要体现在能力和品德两大领域。在能力建设方面,对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权威建设的难度也更大。教师重构权威的重点不在于与学生抢占知识高位,尽可能搜罗到比学生多的知识内容,而在于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素养和挖掘自身的研究能力,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创造新知识的思维与能力。这是网络时代教师新型权威建构的关键点,也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要义之所在。在师德建设方面,如何在价值理念丛林时代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是教师新型权威的另一基础与来源。
[1]舒放、段晖主编.政治学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1.
[2]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六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51-452.
[3][德]韦伯·马克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241.
[4]林清江.教育社会学[M].台湾书店,1981:287.
[5]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1):22-31.
[6]钱明辉.研究性教学[M].科学出版社,2007:80.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三联书店,1982:70.
[8]Karl Mannheim.Ideology and Utopia: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M].London&New York Press,1936,pp.139-141.
李 春/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金 毅/装甲兵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刘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