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凡 黄 乐 田德英△ 程良斌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湖北武汉,430030)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中心
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治疗,主要包括调节免疫、抗病毒、减轻肝脏炎症等。经过抗病毒治疗,很多患者从中受益,不但阻止或减缓了病情的发展,延长生命,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长期的治疗中,有些患者应答不佳或出现耐药而导致病情复发。近年来,我们应用苦参素和胸腺因子α1,治疗阿德福韦酯抗病毒144周后HBV DNA阴性HBeAg仍然阳性的19例CHB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50例HBV DNA阳性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为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其诊断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排除酒精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肾脏等疾病。其中男106例 (70.7%),女44例 (29.3%);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61岁;病程2年~10年。
1.2 治疗方法 150例患者,均首次选用阿德福韦酯 (贺维力片10mg/次,口服,1次/d)抗病毒治疗,在治疗48周、96周、144周时检测其肝功能等,并记录患者症状变化。治疗144周后,选取其中HBV DNA阴性而HBeAg阳性的CHB患者3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在继续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 (苦参素胶囊0.3g/次,口服,3次/d)和胸腺因子α1(日达仙,1.6mg,皮下注射,2次/周);对照组18例,继续单独服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体征:体力、食欲、皮肤巩膜及小便黄染等情况;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Ⅳ-C)、甲胎蛋白 (AFP);病毒学指标: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影像学检查:肝胆脾超声。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以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1 150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结果
2.1.1 治疗后主要症状的变化 治疗144周后患者乏力、食欲差、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好转率为91.33%。
2.1.2 治疗后HBV DNA、HBeAg、ALT复常率 见表1。
表1 治疗后HBV 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比较[n(%)]
2.1.3 其他方面 治疗期间患者AFP均在正常值范围,肝胆脾超声提示慢性肝病声像图改变。
2.2 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144周后,HBV DNA阴性而HBeAg仍然阳性的37例CHB患者治疗6个月的结果
2.2.1 治疗后主要症状的变化 治疗后患者乏力、食欲差、腹胀等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和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94.7%、88.9%,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2.2.2 治疗后HBV-M的变化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M变化比较[n(%)]
2.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ng/m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ng/ml)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HB的治疗主要包括调节免疫、抗病毒、减轻肝脏炎症等方面。抗病毒治疗被视为CHB治疗的基本疗法[2]。干扰素仅对30%~40%的人群产生效果,长期应用部分患者产生抗干扰素抗体[3],大大降低治疗效果,且干扰素有严格的适应症,临床适宜人群有限。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机制包括竞争脱氧腺苷三磷酸底物和终止脫氧核糖核酸 (DNA)链延长,对HBV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4],且对HBV野生株及YMDD变异株均有效[5]。阿德福韦酯虽起效慢,但耐药率低、持续应答率高,故阿德福韦酯不仅是抗HBV的首选药物,也常用于拉米夫定耐药的挽救治疗[6]。本研究结果提示,阿德福韦酯可以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eAg阴转。
核苷 (酸)类似物能强效抑制HBV,但无法清除cccDNA(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且面临应答不佳及耐药问题[7]。苦参素是一类主要从苦参根以及苦豆子中提取的含有苦参次碱15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调节免疫、抗炎、抗病毒、抗寄生虫、抗心率失常等作用。胸腺因子α1是胸腺组织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多肽,能够促使T细胞分泌IFN、IL-2和IL-3等多种细胞因子及T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8]。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CHB的报道提示,两者联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病毒载量,延缓病情进展[9~12]。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使用阿德福韦酯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和胸腺因子α1治疗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肝脏炎症,减轻肝纤维化,取得较高的HBeAg阴转率,比单用阿德福韦酯效果更明显,不失为治疗CHB的一种较好方法。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2]王贵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9):774-776.
[3]ANTONELLI G,GURRENTI M,TURRIZIANI O,et al.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o interferon-alpha:relative frequenc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interferon preparations[J].J Infect Dis,1991,163(4):882-885.
[4]董晋钢,董晋瑛.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12):943-944.
[5]CULLEN JM,LI DH,BROWN C,et al.Antiviral efficac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oral adefovir dipivoxil in chronically 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infected woodchucks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10):2740-2745.
[6]ZENG M,MAO Y,YAO G,et al.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trial of adefovir dipivoxil in Chinese subjec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J].Hepatology,2006,44(1):108-116.
[7]万谟彬.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抗病毒优化治疗 [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6):402-404.
[8]ANCELL CD,PHIPPS J,YOUNG L.Thymosin alpha-1 [J].Am J Healthsyst Pharm,2001,58(10):879-888.
[9]徐密琴.胸腺肽肠溶片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2):17-18.
[10]陈志华.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中华误诊学杂志,2005,5(7):1233-1234.
[11]蔡艳萍,胡萍,唐长华.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6):370-371.
[12]贺爱辉,张少华,管岑,等.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3):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