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王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2012-11-28 12:10:10黄廷荣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金丹利胆合剂

陈 兴 吴 玲 黄廷荣

黄石市中医医院内科 (湖北黄石,435000)

金丹王合剂是我院名老中医经过长期临床探索而创立的治疗非酒性脂肪性肝炎 (NASH)的有效经验方。我们于2006~20087年运用该方治疗NASH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4例NASH均系我院内科门诊患者,采用奇偶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对照组62例,男42例,女20例。两组平均年龄31~55岁,年龄最大65岁,最小28岁。平均病程1.25年。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右胁不适、口干口苦、身困乏力、肢体沉重、脘闷纳呆、舌苔黄腻等。血清ALT、AST,TCh、TG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均存在肝CT值减低,B超提示肝光点密集增多,回声不均,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影像学病理改变。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疾病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草案)[1]。

1.2.2 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肝胆湿热证诊断标准[2]。

1.2.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和肝胆湿热证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③知情同意,志愿或要求接受中医药治疗者。

1.2.4 排除标准 ①由慢性心衰、营养不良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脂肪肝患者;②伴有病毒性肝炎或肝功能失代偿者;③本次发病后已使用其他中西药物者;④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或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具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或怀疑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者。

1.2.5 淘汰标准:①临床观察中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用药过程中因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停药者;③用药过程中虽无不良反应,因其他不可预料的原因而中断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金丹王合剂 (由金钱草、海金砂、车前子、丹参、王不留行、郁金、茵陈、蒲公英、金银花、厚朴、黄芩、山药、二芽、大黄组成)50ml/次,3次/d,疗程24周。药物由黄石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20060806。对照组:优思弗 (熊去氧胆酸片,德国福克大药厂生产)250mg/次,3次/d口服。疗程24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要求低脂饮食。参照饮食为:每人每天肉类不超过50g,鼓励多吃鱼类;鸡蛋不超过1个;奶类食品不超过250m1;限甜食;忌肥肉、酒等。

1.4 观测指标 每两周积分法记录症状、体征 (主症积分);治疗前后测定肝/脾CT比值 (肝脏CT值较治疗前提高,但肝/脾CT值比值<1为改善+,肝/脾CT值比值治疗后=1为改善++,肝/脾CT值比值治疗后>1为改善+++;B超衰减程度较治疗前轻度好转为+,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为++,较治疗前无衰减为+++)和血清ALT、AST、TG、TCh。

1.5 疗效标准 ①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能及血脂均恢复正常,肝/脾CT比值>1或B超探测脂肪肝波型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脏明显缩小,肝功能及血脂接近正常。肝/脾CT比值改善1个等级或B超探测脂肪肝波型基本消失。③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肝脏较前缩小,肝功能及血脂有所下降,肝/脾CT比值无变化或B超探测脂肪肝波型减少。④无效:无上述改变者。

1.6 统计学方法 用χ2检验;肝功能及血脂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结果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检测结果 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及体重指数变化 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U/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U/L)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tALT=0.631;tAST=1.814;均t<1.994,△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mmol/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mmol/L)

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TG=0.703;tTch=0.556;均t<1.994,△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及BMI变化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及BMI变化比较()

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主症积分=1.03;tBMI=1.113;均t<1.994,△P>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B超、CT改善情况[3]经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两组治疗后B超、CT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B超、CT改善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中医学中虽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之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将本病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 “积聚”、 “痰浊”、“血瘀”、“癥瘕”、“肥气”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及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而致,胆汁分泌不足,排泄不畅,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瘀血阻滞,肝胆失于调达,气血运行不畅致脂肪肝形成。肝胆相连,互为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我们认为,酒食、情志、外邪等为脂肪肝的主要发病因素,病位在肝胆,病机则在胆汁郁而不畅致气机不畅,这是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无论是在疾病初期或是久病不愈者皆可见胆郁证,“从胆论治”应贯穿始终。

金丹王合剂“是根据中医传统”六腑以通为用“的经典理论,总结我院名老中医有效经验方,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而创立,方中重点把握中医肝胆病理湿、瘀、毒等特点,突出“从胆论治”主体下的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活血化瘀四法一体的治疗法则。该方在我院临床运用二十余年,最初的以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为主,后发现其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降低其血脂等,逐将其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经长期临床观察证实其疗效确切,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方药。

方中郁金疏肝利胆;金钱草、海金沙、厚朴、车前子、茵陈、虎杖、大黄、黄芩清热利湿、通腑泻热;丹参、王不留行活血祛瘀、利胆通滞;山药、二芽健睥和胃;蒲公英、二花加强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凑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健睥和胃、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4],丹参、郁金、山药、王不留行等药均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的作用;郁金、金钱草、海金沙、茵陈等利胆药有促进胆囊收缩和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茵陈不仅有利胆作用,而且具有广谱性抗菌功能;蒲公英、二花、虎杖亦均有抑菌、利胆功效;丹参、王不留行还能改善胆汁瘀滞。

本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金丹王合剂与优思弗的疗效相当。实验研究表明[4],金丹王合剂具有明显的降脂、利胆等作用,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脂肪肝大鼠血TG、TCh、LDL-C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脂质及脂蛋白代谢紊乱,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从而增强肝脏氧化脂肪酸及促进肝脏向外周血分泌VLDL功能,改善肝组织脂肪变程度。急性毒性实验及安全性指标观测表明,金丹王合剂无毒无害,对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草案)[J].肝脏,2006,11(01):68-7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1-373.

[3]陈兴,黄廷荣.金丹王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影像观察及疗效研究 [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01):37.

[4]吴玲,陈兴,范华,等.金丹王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5):7-9.

猜你喜欢
金丹利胆合剂
HPLC法测定和肝利胆颗粒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34
金茵利胆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8:46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58
苦瓜爬满墙
利胆退黄夸茵陈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2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5期)2018-06-06 03:11:54
徒把铅汞炼金丹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3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3:11
利用资源组建抗挫救援团
祖国(2017年16期)2017-09-26 08:45:36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