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程 浩 陈 龙
全球化对于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古代人们就因为与国外商人进行茶叶和丝绸贸易,从而打开了一条“丝绸之路”,同时也打开了通向国外的全球化之路。随着时代的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也在潜移默化的发展当中,经济全球化渐渐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等载体的蓬勃发展,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将传统产业和夕阳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还通过跨国公司全球性的联合、兼并和扩张,进一步发展其高度发达和高度集约型的经济,使其产品竞争力始终高居世界领先地位。当然,发展中国家也不仅仅满足于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也试图通过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经济发展,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可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出去”的模式有何不同呢?不同的国家国际化发展模式又有何不同?本文试图从2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寻找出这些国家的全球化轨迹。
由于韩国“走出去”的历史并不久,因此无法像日本和美国一样将战后年代区分为年度发展,在整个80年代之前韩国基本上都处在“走出去”的酝酿期。韩国第一次正式的对外投资是在1968年韩国南方发展公司对印度尼西亚林业部门的投资。在这段时期,基本上每个项目的金额在45万美元——55万美元之间,由于政府担心国内贸易赤字和货币升值,因此在国内采取了严格的对外投资管制。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由于国内市场的狭小,设备进口成本的增加,韩国在第三个5年计划中,提出了出口主导型战略,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开发战略。70年代中期,韩国轻纺工业的出口已经基本成熟,可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和利润的降低,这个行业已经渐渐失去竞争力,而石油危机的爆发也使欧美等国家开始对韩国进行贸易保护限制,但是石油危机也给韩国承包中东建设项目提供了机会。
因此,总结80年代之前的韩国对外投资主要是集中在原材料、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而制造项目主要投资于东南亚各国,贸易项目则多出现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政府也于1971年开始对直接投资提供金融支持,在面对发达国家贸易限制的过程中也积极采取外交手段避免危机的出现。
在整个20年发展中,韩国模式基本上与日本模式类似,60年代以出口导向型战略为主,随后70年代韩国同样是仿照日本建立起了许多综合商社,伴随着综合商社的发展开始了全球化经营。而韩国的对外贸易始于轻纺工业,随着工业振兴计划的实施,韩国对外投资的行业渐渐扩展到汽车以及电子产品制造业,而投资区域也从传统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向发达国家发展,投资形式主要是在技术落后地区建立合资公司,在发达国家主要建立独资的贸易公司。
在经历了80年代之前的酝酿期之后,韩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间区间也可以划分为三段来细化韩国此时的“走出去”策略,相关数据详见表1以及图1:
1.1982年——1987年
政府引导下的工业化已经初见成效,可是在韩国国内货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开始在全球寻找市场,经历了70年代的高速发展后,韩国形成了50家具备实力的垄断企业,这些企业综合性强,具备经济实力。据统计,在1982年——1987年之间对外直接投资为9.7亿美元,大概是1968年——1981年的5.6倍。对外投资的主要项目仍旧是资源,大型垄断企业大约有一半的对外投资集中于矿业,而该时期韩国对美国的贸易摩擦升级也使韩国采取了“迂回出口”的战略,一方面在美国直接设厂进行销售,另一方面需找条件优厚的第三国作为生产基地,向美国进行出口,加勒比海经济计划应运而生,韩国不但因此打开了欧共体市场,还可以对美国进行更大程度的渗透。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使得韩国的产品渐渐失去竞争优势,因此韩国还注意对亚洲国家的技术输出,以此保证亚洲市场的良好销售。
政府继续在财政、金融和外交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如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情报和咨询服务,海外派遣员工培训以及税收等多方面优惠。
2.1988年——1993年
此阶段的总对外投资为53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上一阶段对外投资额的4倍,由于生产鞋类、纺织品和玩具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中小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寻找廉价劳动力,掀起了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浪潮。而大型企业更多地投资于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渗透欧美市场,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获得技术溢出和R&D能力。同时韩国还在东欧进行大规模投资,直接购买这些地区的前国有企业,使得像三星和大宇这样的企业可以更为迅速和合法地获得市场以及研发能力。
3.1994年——1997年
1995年形成的世贸组织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使得全球市场的边界变得模糊,进一步增加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在这个时期内,原有的政府导向型工业化和信用控制被抛弃,政府对于吸引境外投资的限制于1994年开始渐渐放宽,到1995年制造业大概吸引了将近一半的外资投入。而作为韩国最大的制造业——汽车行业对于韩国GDP的贡献当然不言而喻,可是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以及竞争的激烈,韩国的制造业选择市场竞争相对较低以及劳动力成本相对优惠的东欧国家,开始了对东欧企业的兼并和战略联盟建立。
表1 1986-1997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表 (单位:件,千美元)
图1:不同产业的年度实际投资金额
90年代之前的韩国对外投资出现如下特点:首先,对外投资的项目和金额虽然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可是对比韩国之前的对外投资已经是大幅度增加;其次,投资行业从制造业到贸易乃至服务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再次,对外投资的形式加入了兼并和战略联盟的建立,出口替代战略逐渐放宽,开始渐渐参与到国际化分工的过程中。
1996年韩国加入了经合组织,政府进一步放宽了对外投资的限制,这使得韩国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可是1997年就开始了一场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两年整个亚洲的对外投资都呈现出走缓的趋势,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韩国也继续调整对外投资战略,进一步扩大走出去的步伐,见表2:
表2 1997年——2007年韩国对外投资情况 (单位:件,百万美元)
韩国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特别是电子和通讯设备的对外直接投资大约占韩国2000年对外投资的一半[1]。而对于欧美市场的贸易投资也继续增加,多数采取独资形式建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韩国把主要的投资放在了亚洲,尤其是中国,据统计,在2003——2004年韩国对外投资的40%都投向了中国[2]。
表3 20世纪韩国对外投资阶段与状况
韩国企业的国际化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贸易活动阶段——综合贸易活动阶段——贸易型跨国公司阶段[3]。可见对外贸易始终是韩国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不具备技术优势的韩国企业自然也是从劳动密集型的模式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模式,而对外投资也是逐步扩大,同时投资模式也是从合资方式——独资方式——兼并,国际化的地区选择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全球,行业则涉及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几乎所有的行业,这种“出口贸易型”向“当地生产型”转变的模式适合技术以及规模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企业。
其实韩国的国际化模式与日本国际化发展的模式大致类似,通过依附发展,在国内和欠发达地区完成原始积累,随后在工艺和技术上进一步发展,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开始出口而后发展到跨国经营。
由于独立后发展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末印度开始迈出对外投资的步伐,1957年第一次在国外开办合营企业,可是整个60年代由于经济条件的约束和封闭的经济制度,印度“走出去”的步伐仍然比较缓慢,目标国主要是亚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投资主体主要为大财团和私营企业。
政府的政策也开始发生转变,独立初期印度尼赫鲁政府确立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到了60年代中期,甘地政府推出了适度工业化,积极发展农业的新战略。1969年政府颁布了《垄断及限制性贸易行为法》,限制大型私营企业在国内的扩张,这为大型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动因。印度政府对海外投资政策的制定始于70年代,政府开始允许企业不仅仅是出口商品,而是可以用现金对国外进行直接投资。1978年4月,印度内阁委员会开始建立明确的海外投资提议。同时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开始对国外跨国公司进行限制,与外资合作项目的所有权掌握在印度一方手中。在对外投资的国别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向发达国家进行对外投资,石油危机的爆发也使印度增加了对中东和北非工程承包的投资,从1975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90亿美元[4]。投资主体仍旧是大财团。
进入20世纪80年代,印度继续调整产业政策,放宽了对现有企业扩大产能的限制,消除价格管制,减少税负以使企业进一步发展。1985年和1986年分别推行“内部改革”为现有企业提供自由宽松的经营环境,以便企业更好的发展。印度咨询服务业从60年代开始发展,到80年代已经向67个国家提供咨询服务,并且在英美和中国建立咨询服务中心。见表4、表5。
表4 至1983年底,印度海外合资企业行业分布(单位:百万卢比)
表15:至1980年8月,印度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
在经历了30年对外开放的积累后,印度在90年代开始了新一轮腾飞,拉奥政府开始了实施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改革。顺应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印度政府放宽了对外投资的限制,同时对外投资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从1996年开始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国就是美国,大概占到对外投资总额的30%,其次则是俄罗斯,还有两个世界上著名的免税区——百慕大群岛和英属维京群岛也是印度投资的重点区域,印度和毛里求斯的双边免税协议也使得印度可以在这个地区进行“迂回投资[5]”。见表6。
表6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表
资料来源:RIS Database,Indian
咨询服务业、制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印度企业有实力去继续扩大自身规模,同时“走出去”也使得印度企业可以在知识溢出中获益,寻求自然资源也是印度“走出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因。而投资发展中国的主要动因是成本削减和贸易需要,由点到面的发展也进一步推进,从马来西亚发展到整个东南亚。
21世纪的到来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机会,特别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被认为是新兴经济体的机会,作为金砖5国的成员——印度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随着印度大型私企的实力越来越大,21世纪出现印度企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并购现象,虽然并购的金额不大,可是并购项目数和金额都是印度本国前所未有的,这种并购可以使印度企业获取知识,同时直接并购也可以使印度本来已经成熟的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业直接获得品牌的发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同时也注意不放松在发展中国家寻找更为廉价的劳动力以及销售“中间技术”。见图2。
图2 1996年——2007年印度企业对外投资情况统计
印度该时期的进入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采取合资、独资或者兼并的方式直接进入;对资源类则选择“份额产出”结构、固定利率债券安排、“可转债”安排等方式,以保证资源供给为首要目标[6]。小规模多方面的出击相对于我国大额度整体兼并更容易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并且以此躲避东道国的封杀。2004年——2006年兼并项目为288个,平均每项价值2800万美元。走出去的主要行业还是集中在软件开发业、服务外包业及制药业,在欧美信息技术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印度将外包业转向亚太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市场日本,而全球范围生产成本最低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也需要在国际上继续寻找市场[7]。服务业的异军突起几乎使印度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同时钢铁和汽车以及矿物提纯业等制造化工企业也步入“走出去”行列。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印度企业也注意提升对外投资绩效,在UNCTAD的绩效排名中从1998年的91位上升到2007年的54位,而且在这些年度的排名中从未下滑过。
上述情况的发展离不开印度政府长期以来对软件业以及制药业的支持和人才培养,同时,长期的封闭管理也帮助私营企业减少了竞争压力,最关键的就是在90年代对开放政策的制定以及同时期对企业的鼓励政策,推动了印度优势企业快速“走出去”。当然,印度也发挥外交政策的作用,2000年同美国和日本建立伙伴关系,2004年同欧盟以及俄罗斯签订战略协议,2005年和2006年加强同中国的战略合作。
印度企业走出去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战略意义,见表7[8]。
表7 印度企业的转化
?
我们认为还应该在上表中加入政府支持、时代背景和当地背景。
?政时当府代地支背背持景景限止垄资限发和日战迅来爆加新各经独复国接公抵施资90制大断金制展人本后速,发工产国济立,,受司制落本年较企,额,优才、的恢海,技品都圈后闭从国到,后过代多业对和但势培德萧复湾新术技向靠的关开际后基,剩之,国外规注产养国条过战制超术相拢恢锁始跨来础人前防内投模意业 从中 争造过,关 的国的设力 新自打受举和 全进化技握理的 国发乏缺业本个政由开和,财 球,发术供,发 内展和乏走增动90府的市推减政 化欧展发应亚展 优,国都出加因年推贸场出少限 加洲,展链洲。 势技家需去也代行易,并金制 速一信,管国 企术资要,是 更,接 融 推体息掌 家 业缺源企成一 政放金 美危日发国 印增业力大集府,融 国机本展迅 度长具,规团21更提财 陷中及,速 经,备可模世加供政 入,欧金发 济优并以的纪开多支 经拖盟砖展 快势购形企种持 济累的 速产实成业5
印度的国际化具有如下特点:
1.外包先行战略
虽然印度和日本、韩国都是从知识溢出中获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可是印度的国际化更加得益于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作为接包的一方,印度不仅获取了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技术的发展,为印度在欠发达地区进行技术输出提供了资源,也为印度向发达国家的国际化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行业集中战略
印度的国际化战略主要实施行业还是集中在咨询服务业、制药产业和信息技术等行业,这些也与服务外包密切相关,当然,塔塔集团等大财团的多元化发展也是依赖财团雄厚的实力。
3.人才培养战略
印度人才本身就具有英语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印度政府对软件、信息人才的培养也为后来服务外包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上述两个国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得出如下结论:全球化的发展已经从发达经济体转向新兴经济体,虽然在整体的规模和份额上还难以和发达国家相抗衡,可是越来越多的并购和直接投资已经体现出新兴经济体旺盛的发展需求。这也给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机会,世界工厂的转型势在必行。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起步较晚,基本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起步,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更是落后于前文提及的所有国家,其实在全球“走出去”的进程中这些中小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1998年底以前根本没有中国的民营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伴随着1997年“走出去”政策的落实,本来急需“走出去”的民营企业面临国有企业率先“走出去”以及外资引进来的双重压力,从事对外贸易的愿望更加迫切。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国际化的情况就是:
第一,起步晚但是发展较快。1999年政府赋予私营企业出口权后,民营企业开始了贸易层次上的国际化,随着我国加入WTO,民营企业有望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开放[9]。
第二,民营企业的动机比较简单,对于资源和市场的寻求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原始动机。
第三,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多地是源于自身的发展。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早期限制和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同时外资企业在国内相互争夺市场,这些压力都使得民营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进入国际市场。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已初具规模,同时中国通过外交手段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优厚的税收环境,民营企业具有小规模技术优势,这些都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机会。
可是伴随着机遇的产生,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也同样存在风险,以OEM形式加入国际化分工的民营企业始终被压迫在价值链的最低端难以发展,同时民营企业存在6个缺乏[10]:缺乏国际经贸惯例知识、缺乏国际化紧迫感;缺乏国际化战略目标;缺乏国际化经营信心;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经营人才。
由此可见,任何国家的国际化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比较优势。韩国模式让我国企业认识到,自身的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以外向国际化为基础转而发展内向国际化,同时综合商社的发展也使民营企业看到依附于“大树好乘凉”,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在国内的渠道以及其他部门一并带出国门,形成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企业。
其次,中间技术。印度迅速崛起的模式还是来源于科技的发展,因此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应该大力注重技术发展,大市场不需要的中间技术有可能在落后地区存在巨大的需求潜力,而服务与咨询业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中国的软肋之一,战略外包使得印度企业获得利润,也使得印度企业从中获取包括无形资产以及技术溢出等战略资产。
再次,政府支持。政府的支持也是国际市场发展轨迹带给中国的模式,无论研发还是对外投资都需要国家财政、金融以及外交的支持,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走出去只能举步维艰。
最后,时代特色。2008年后的金融危机让并购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感受到了寒意,其实单纯“买下”并不等于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当务之急是价值链优化的能力,处在价值链底端的国货需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移动,日本、韩国用了将近30年,中国价值链优化之路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配套的全球构架、品牌影响力以及国家人才储备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文仍然存在一定局限,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探索需要进一步,同时由于二手数据的统计存在年限的遗漏,因此对于两个国家的轨迹分析具有一定主观性,未来的研究希望可以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入模式进行定量分析,找到适合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1] Yang, X., Lim Y., Sakurai Y, et al.(2009).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nd Korean fi rm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51(1):37-51.
[2] 金明玉.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D]. 辽宁大学, 2008.
[3] 赵伟. 民营企业国际化: 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 文富德. 印度企业" 走出去" 的经验与教训[J]. 当代亚太研究, 2004.
[5] 张婷.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J]. 南亚研究季刊,2005(002):111-117.
[6] 蓝庆新, 张雅凌.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及对我国实施 “走出去” 战略的启示[J]. 东南亚纵横,2009(003):96-100.
[7] 文富德. 印度企业加速 “走出去” 的主要原因与主要措施[J]. 南亚研究季刊, 2009(002):37-44.
[8] Kumar, N.(2008).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dian enterprises: Patterns, strategies, ownership advantages,and implications[J]. 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8,3(2):242-261.
[9] 肖文.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及模式选择[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10]尤宏兵.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