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张洪峰,陈晨,魏亚超,李倩,王乐
邯郸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北 邯郸 056001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ADR认知程度也日益提高。2004年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和监测管理办法》公布后,我院加强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本文对我院2009~2011年报告的164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避免严重ADR发生提供参考。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9~2011年收集的并已通过网络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64例ADR报告。
1.2 方法 将164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164例ADR中,男性78例,女性86例,分别占ADR总人数的47.56%和52.44%。其中50~59岁年龄组ADR例数最多,共37例(22.57%),其次为70~79岁和60~69岁组,分别为28例(17.07%)和26例(15.86%)。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2.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164例ADR中,口服给药13例(7.94%),静脉滴注148例(90.24%),胸腔注射给药2例(1.21%),吸入给药1例(0.6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表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Tab 2 ADR cau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2.3 引发ADR药品种类分布 引发ADR的药品涉及16类,4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为11个品种,49例(29.88%)。其次为中药制剂,为7个品种,20例(12.19)。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例数及药品见表3。
表3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例数及药品Tab 3 Different types of drugs led to ADR
2.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164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排序第一位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0.49%),其次为全身性损害(25.58%)。主要临床表现分别为皮疹、发热、寒战等。见表4。
表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Tab 4 Involved organs 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R
2.5 发生ADR前5位的药品 发生ADR前5位的药品见表5。
表5 发生ADR前五位的药品Tab 5 The top five drugs of ADR
3.1 ADR与年龄、性别 164例ADR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86例,无明显性别差异。从年龄分布来看,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ADR,但是老年人发生概率较高。其中50~59岁最多,为37例,占22.57%。其次为70~79岁,为28例,占17.07%。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机体的代谢能力下降,肝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影响了药物的代谢或排泄,同时常伴各种基础疾病,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药物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必要时加强用药监护,减少因ADR给患者造成再次伤害。
3.2 ADR与给药途径 从给药途径分布看,静脉滴注发生ADR所占比例最大,有148例,占总数的90.24%。其主要原因可能为: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系统,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浓度较高,作用迅速,对机体刺激较强[2]。并且药物的pH值、渗透压、内毒素、微粒及给药速度均可以是引发ADR的直接诱因[3]。另外输液环境的洁净程度、护理人员操作时安瓿的开启、配加药液顺序、输液的速度等操作过程均与ADR的发生有关[4]。由于注射给药增加了临床不安全因素,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5]。
3.3 ADR与药物种类 164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病例最多(49例),品种数最多(11种),这与抗感染药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药物自身特点有关。我院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中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应用抗生素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在个别科室还是存在无指征应用、品种选择不当、超剂量用药、无指征联合用药等不合理现象。因此我院将进一步加强临床抗感染药合理应用监测和管理,同时提高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意识。循环系统用药与中药制剂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3位。近年来,中药制剂引发的ADR逐年增多,原因有很多[6]:⑴中药制剂用量逐年增加;⑵与患者机体因素有关;⑶与中药材的种类、制备工艺有关;⑷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难以控制;⑸与临床用药剂量有关;⑹与中药注射剂的溶媒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药,确保患者安全。
3.4 ADR与累及器官 从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分布看,共涉及9个系统,发生例数最多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有70例,主要表现皮疹、静脉炎、皮肤潮红等,这也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指征[8];其次为全身性损害,有44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寒颤、乏力;消化系统损害排在第3位,有17例,主要表现为失眠、谵语、头晕、头痛;排在第4位的是神经系统损害,发生11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伤。
3.5 发生ADR最多的药物 从表5可见,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发生ADR例数最多,有12例。左氧氟沙星为广谱抗生素,抗菌作用较强,因此用药比较频繁,由于其很少产生过敏反应,所以一般不做皮试,这就提醒医务工作者,对这类常用药也应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ADR监测和报告是医院临床药学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临床药师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医师和护士全面了解ADR的危害及监测的意义,提高医师和护士报告ADR的积极性,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1] 杜志强,牛慧云,任志生,等. 我院3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房,2011, 22(6): 537-539.
[2] 王秀英. 5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2011,11(4): 370-372.
[3] 姜玲,沈爱宗,杜德才,等. 我院2002-2005年9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 中国药房, 2007,18(8): 614.
[4] 陈艳敏,曹丰. 我院3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7, 4(2): 38.
[5] 曾斌,高厚明,刘志承,等. 2006~2009年我院309例药品不良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 2010, 10(6): 556-558.
[6] 金伟华,王晓蕙,陈华,等. 35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11, 8(2): 113-116.
[7] 闫建坤,刘剑.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J]. 不良反应监测, 2010, 17(3): 147-148.
[8] 郭华.452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