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30例

2012-11-22 01:08:44王卫刚指导牛文民刘智斌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陕西中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穴区发际主症

王卫刚 王 斌 指导:牛文民 刘智斌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西医药物疗法,因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中医学具有整体调节优势,注重局部与全身的联系,重视发挥人体的抗病潜能。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独到之处 ,尤其在缓解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1]。2009~2010年笔者在针灸治疗临床实践中运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来自针灸科,全部病例均经询问病史、常规体检、血糖、尿糖化验符合本病的诊断,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06±2.12岁;病程8.19±2.26月。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4.78±1.84岁;病程7.96±2.18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关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诊断治疗标准[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取穴:头皮前、后、侧发际区足穴、下焦穴点共12个穴位。取穴方法:将前、后、侧发际区各分为两等份,每一等份再细分为四等份,并用龙胆紫标记之,头皮发际区穴位分布规律为[2]:①前、后、侧发际各有两个对称的穴位区;②相邻穴位区以相同的两极相连;③每穴区均有5个穴位,分别为头、上焦、中焦、下焦和足穴;④头、足穴分别位于穴区两极;上焦、中焦、下焦三穴等距离分布在头、足穴之间;⑤相邻穴区的两极穴位彼此重叠。操作:穴区常规消毒,以华佗牌32号1寸不锈钢毫针与皮肤呈30度角进针,向头皮方向平刺,深度0.8寸,勿须有得气感,将针调整至无不适感,静留针1h,1次/d,连续治疗5d,休息2d,此为1疗程,共治3疗程。

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国药准字号H20041229,0.5 mg/片。每次0.5mg,3次/d,21d后进行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 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关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临床主症及兼症完全消失,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及工作节奏;显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2/3;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无效:临床主症及兼症<1/3或无任何改变。

血液流变学检测 治疗前1d和治疗后15d,分别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使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血液流变检测仪(型号:LBY-N6B)测定血流变学参数。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疗效用秩和检验。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P<0.05

组 别 n 时间 全血粘度(mPa.s) 血浆粘度(mPa.s) 浆纤维蛋白原(g/L)对照组 30 治疗前 43.18±0.05 2.18±0.13 3.38±0.15治疗后 40.07±0.01△ 1.98±0.12△ 2.89±0.12△治疗组 30 治疗前 42.19±0.08 2.25±0.08 3.42±0.05治疗后39.57±0.03 1.58±0.01 2.52±0.03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讨 论 依据中医理论,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消渴症之变证。消渴症病机多为阴虚燥热,气阴不足,阴损及阳,久则阴阳俱虚。消渴日久,脾胃运化失司,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气血亏虚,脉道不利,气虚气滞血瘀,瘀血内停,久病入络,络脉瘀滞,筋脉失养而致本病。瘀血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此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是本症治疗之根本[3-4]。现代医学认为,以高血糖为主的物质代谢紊乱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末梢神经炎的中心环节,高血糖引起微血管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其中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周围神经营养发生障碍,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从而导致末梢神经营养障碍,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突变性,出现末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5]。糖尿病时,由于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导致前列环素与血栓素的比例失调,血小板合成增多,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受抑制,导致血小板呈现高凝状态,微血管收缩性增强,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由于缺氧缺血导致神经传导受到障碍。因此,改善血液高黏及血小板高凝状态,改善微细血管循环,改善神经缺氧缺血状态是治疗本病的关键[6-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可明显影响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由此改善了血液循环状态,从而发挥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治疗效应。

[1]邵福源,赵 瑛.糖尿病神经病变[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26-328.

[2]刘智斌,牛文民.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J].中国针灸 ,2010,30(6):522-524.

[3]许曼音,陆广华.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8-236.

[4]沈雅舟,吴松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68-358.

[5]张红红,潘秉余.黄芪通络化痰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J].陕西中医,2008,29(8):980-981.

[6]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6-335.

[7]刘尊永,凌晓虹.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108.

猜你喜欢
穴区发际主症
郭淑云“抓主症”诊疗特色简析*
中医学报(2023年11期)2023-12-21 09:37:21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和中学时光一起逝去的,是发际线
意林(2019年12期)2019-06-30 23:23:48
中医证候临床评价的探讨
世界中医药(2017年6期)2017-05-30 05:59:34
天时、穴位、药物、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
今日健康(2016年5期)2017-01-23 07:25:50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搓筷子可防病
我发现了发际的秘密
我发现了发际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