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峰
近年来,国内外施行硬膜外麻醉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止痛效果可靠、麻醉平面和血压的控制较满意,腹壁肌肉松驰,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并且术后保留导管可行硬膜外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一直在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吗啡镇痛,效果良好,受到患者好评。现将其镇痛、镇静的效果及对泌乳、肠蠕动的影响与术后常规按需肌内注射杜冷丁组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或急症孕足月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40例,年龄22~36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组)和对照组(术后按需肌内注射杜冷丁组),每组20例。
1.2 镇痛方法 两组孕妇入手术室后选择L1-2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4 cm行硬膜外麻醉。于手术结束前15 min,两组均从硬膜外导管注入0.375%布比卡因5 ml作为负荷量。然后,试验组将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YX-2型),配方为:0.01%吗啡+0.1%布比卡因+0.005%氟哌利多。2 ml/h持续注入。对照组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采用按需肌内注射杜冷丁50 mg/次的镇痛方法。两组分别记录术后4、24、48 h疼痛、镇静评分,记录初乳、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
1.3 镇痛及镇静评估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分。0级为无痛,1~2级偶有轻微痛,3~4级常有轻微痛,5~6级偶有明显疼痛但能忍受,7~8级常有明显疼痛尚可忍受,9~10级疼痛难以忍受。镇静评分:0级为无镇静,2级为中度镇静,3级为重度镇静。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无统计学差异,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两组间各时点VAS镇痛、镇静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试验组初乳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试验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VAS及镇静评分(n=20,±s)
表1 两组患者VAS及镇静评分(n=20,±s)
注:两组比较,△P<0.05,△△P<0.01
?
表2 两组术后初乳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x ± s,h)
表3 两组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例)
剖宫产术后24 h内疼痛较为剧烈,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用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效果确切。吗啡进入硬膜外腔,渗透过硬膜后作用于脊髓相应节段的吗啡受体上,阻断了向中枢传导的通路,同时吗啡和受体相结合,激发内啡肽的释放而产生镇痛作用。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阻滞了相应传入神经和疼痛刺激的传导,也阻断了传出神经的传导,抑制和消除了机体的疼痛刺激的应激反应,同时也阻断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射,所以硬膜外持续镇痛既发挥了镇痛作用,也可阻断机体的应激反应[1]。PCEA镇痛作用确切、持续而稳定,特别对患者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影响小,阿片类药物、局麻药剂量小而浓度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低。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阿片类药与局麻药合用,两者起协同作用,既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药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氟哌利多具有较强的镇静止吐作用,已被临床广泛证实[2]。
有效的镇痛使患者由于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被抑制,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布比卡因或吗啡镇痛能促进血清泌乳素的分泌,并增加产妇泌乳量,国内外均有报道[3]。本次试验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可验证之。
本研究试验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硬膜外持续镇痛可促进胃肠蠕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充分的镇痛可减轻患者术后的恐惧心理,减少应激反应进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②低浓度局麻药可促进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局麻药吸收入血液后可直接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其蠕动;③低浓度布比卡因既可阻滞感受伤害的传入神经又可阻滞交感神经,从而使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加速肠蠕动。
总之,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并且可促进泌乳和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308.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50.
[3]马雪,何维微,吴成富,等.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8):4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