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锡剧音乐创作

2012-11-22 00:03:34邹文飚
剧影月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锡剧民乐调性

邹文飚

参加工作20多年来,对锡剧音乐的研究、创作成为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音乐是一种语言,只有你有很好的音乐涵养及文化底蕴,才能解读,领悟她内在的含义。音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欣赏有较强思想性的音乐,能使人的灵魂接受一次洗礼。所以,好听的音乐作品往往能使人流连忘返。情绪激昂的音乐,能使人鼓起勇气,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产生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也可增加对他人风土人情的了解。所以说,音乐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是一门团结人、教育人、打击敌人的武器。她能表达一种精神,代表一种理念。我深深地热爱她。愿为她献出自己的一切。

戏曲音乐只是众多音乐类型中的一种。锡剧音乐又是戏曲中的一种。她代表了一方水土和不同地域的风情。演员的表演分不出剧种,只有唱腔才能分辨出是那个剧种。所以音乐最能体现出一个剧种的特色。锡剧音乐的创作必须围绕着“锡剧”两字,音乐的表现,唱腔的设计不能“过头”。

我们锡剧的音乐一般只用两个调性,或D,A或降B降E.(这局限于锡剧的基本曲调),这也限制了音乐的创作及器乐的演奏。如何用其他调来表现锡剧音乐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包括唱腔是否可用别的调性),用其他调写成的锡剧唱腔总觉得在风格上会有所不同。我尝试很多次。我想这也许是大家对锡剧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如何去抹平这个概念,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不过可先在音乐部分(主题音乐,间奏音乐)用其他调性写后再用转调的形式转到锡剧的调上。我感觉还是不错的。比如我在锡剧《三洞房》与锡剧音乐剧《天女散花》中运用了较多的移调及一系列作曲的基本技法解决了该问题。这样不仅使音乐作品焕然一新,演奏员也好像如鱼得水 (转调后专门为器乐设计的音乐),而唱腔仍然保持原有的风格,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创作上的经验。

在唱腔的设计上,我也大胆地运用了其他的调性。在创作《莲花庵》下集中,母子事出有因分开十几年。母亲在庵堂出家,父亲蒙冤判刑,公公寄人篱下,儿子无家可归被人收养后中了状元,平反了错案,并救出了父亲,全家去庵堂求母亲回家的一场戏中。戏中用丈夫的忏悔,公公的愤恨,儿子的哭诉去打动母亲还俗,尤其是儿子的哭诉神情激动,催人泪下。在唱腔的设计上,怎样去描写尼姑的心态呢?我首先想到的她是一个人,不可能不被丈夫、儿子的激情所感动。同时也考虑到她自己的处境对自己亲儿子的前程是否有影响的一档长唱腔作了精心的设计。用我们锡剧中的“反弓大陆”来写(一般用A或降B调写),而我用了G调写了这段唱腔,虽说演唱上有点平(这也考虑到因为是尼姑的身份,所以有情感而不能发泄,这也符合尼姑的修行本色),可唱腔音乐在演唱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尤其体现在弦乐与木管的表现上,达到了营造情感的气氛,静中带动,柔中带刚,情绪十分激昂。而后在父子不断地感化下,我用了大二度转调回到了锡剧的正常调性上来,使他们全家团聚,音乐与唱腔赢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音乐配器中,戏曲乐队一般以民乐为主。这也更能体现民族特色。但是民乐的音区有时受限制,所以在六集戏曲电视连续剧《陶朱公传奇》中,我运用了管弦加锡剧的特色乐器。管弦乐队是以排山倒海之势征服观众的,又以平静的湖面那样的清纯来感染听众,这也是交响音乐的魅力所在。该戏主要讲范蠡辅助勾践复国成功后弃官经商来到宜兴,发展当地的经济为主线的。我想,既然是将军,应该有排山倒海之势,而西施的情感又犹如清澈见底的湖水。所以脑海中自然就有了管弦乐队的配置,民乐有独奏二胡、竹笛、箫、古筝等。配器充分运用了歌曲的手法,而不是传统的戏曲方法,大量地运用了复调、节奏音型等,和声的色彩也十分的丰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大型现代锡剧《星光灿烂》的作曲与配器中,我也不落窠臼。该戏每场的幕间是用舞蹈来切换的,所以舞蹈的音乐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充分运用了现代音乐与打击乐(康加鼓)的结合来增强舞蹈的节奏感,幽默感(该戏属于喜剧),所以喜剧的效果十分明显,音乐旋律及唱腔仍然是保持原有的基本风格。

音乐是语言,它固然有规律,也有一定的模式,但不能被这些规律与模式束缚手脚。传统的、有个性的、有特色的(代表本剧种特点的)应该保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努力探索,把我们的锡剧音乐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锡剧民乐调性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3:06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黄河之声(2021年13期)2021-08-15 00:52:01
民乐国祥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剧影月报(2020年6期)2020-11-14 14:26:01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8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辅导员(2018年22期)2018-11-16 05:33:06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40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乐府新声(2016年4期)2016-06-22 13:03:16
民乐有个“王大妈”
中国火炬(2010年1期)2010-07-24 14: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