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西安710038) 乔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COPD如合并呼吸衰竭,病理生理变化表现在气道阻力加大,出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导致呼吸做功增加,呼吸肌过度疲劳,其治疗原则为迅速改善通气状态,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抢救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通气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痛苦大且并发症多,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现临床多采用经鼻/面罩实施无创通气[1]。我院呼吸科于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应用BiPAP在常规治疗后对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为我院呼吸科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63~79岁,平均66±5岁,COPD病史8~39年,平均19±7年。全部病例都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诊断标准[2],治疗前血气分析数值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有自主呼吸,排除严重心脏疾病、严重上呼吸道梗阻、肺大泡及气胸等机械通气禁忌证。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静滴抗生素、氨茶碱、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在此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多项参数:通气模式为S/T模式,呼气压力为4~8cmH2O,吸气压力为10~24cmH2O,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吸氧浓度25%~40%,吸气压力由低水平逐渐加至高水平,呼气压力以2cmH2O逐渐增加,直到患者通气显著改善,潮气量稳定在7~10ml/kg,通气时间为2~4h/次,每日2~3次,间歇使用,根据病情调节治疗时间。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监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h、6h、24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 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RR和HR等指标改变情况及疗效。
3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意识转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呼吸频率减少,紫绀缓解,PaCO2降低,PaO2升高;无效:意识障碍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增加,血气分析无改变[3]。
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临床疗效 36例患者中有效33例(91.6%),无效3例(8.4%),均因感染严重,病情恶化紧急改为有创通气。
2 33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 见附表。
附表 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s)
附表 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s)
观察时间 PaO2(mmHg) PaCO2(mmHg) SaO2(%) PH RR(次/min) HR(次/min)53±865±11 82±6 7.24±0.729±5125±17治疗后2h 64±13 60±13 90±8 7.25±0.825±5118±15治疗后6h 74±12 51±12 93±7 7.33±0.923±5110±15治疗后治疗前24h 85±17 46±11 96±4 7.35±0.821±4102±16
由附表可见,无创通气治疗后2~6h后患者PaO2、PaCO2及SaO2逐渐升高,PH改善,RR及 HR逐渐降低,治疗前和治疗24h后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
COPD患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的弹性纤维遭到破坏后引起肺组织弹性降低,肺部充气时肺内气体及血流分布不均,引起小气道动态陷闭[4],病情突然加重时可使气道阻力进一步增加,呼吸肌过度疲劳负担加重,严重时还可导致呼吸肌功能衰竭引起通气障碍,进而发生呼吸衰竭。此时常规治疗无明显疗效,常需要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传统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创通气方法并发症多,临床常在呼吸衰竭已危及生命时才考虑应用。BiPAP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来提供压力支持通气,可提供两个正压辅助通气,并有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共同存在的优势,避免出现人机对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吸气压有助于患者克服气道阻力,改善呼吸肌疲劳,促进肺泡通气及氧合;呼气压可降低呼吸做功,避免小气道陷闭,有助于通气及交换气体,促进肺泡内CO2排出,从而增加PaO2,降低PaCO2,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无创通气既能防止发生与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早期应用还可纠正呼吸衰竭。
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具有下列优点:①可避免气管切开和插管,保留了上气道的正常防御功能,避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可以进食保证能量的供应,也可以与他人交流,有利于病情观察和气道管理;②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小,可有效避免气压伤的产生,通气改善后心肺功能随之明显改善;③上机和撤机都非常容易;④无创通气允许间歇使用,技术易掌握,副作用少而轻。
本资料36例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有效33例,有效率91.6%。33例患者治疗结果显示,通气治疗初始,SaO2即逐渐增加,2h后PaO2及pH逐步升高,PaCO2下降,RR及HR减少,同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治疗后24h内呼吸衰竭得到纠正,与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缺氧及CO2潴留,防止病情加重,适合临床应用。
[1]夏明成.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4):517-518.
[2]中会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543-560.
[3]王世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0,16(15):2394-2395.
[4]王琦筠,袁麟标,杨菊妃.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9):7-9.
[5]张晓军,杜玲玲,魏 玲.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9(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