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合理用药

2012-11-21 00:44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6期
关键词:喜炎注射剂注射液

欧 微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湖北 荆州 43400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合理用药

欧 微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各科上报的9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其特点。结果:96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中,男性53例,占55.32%;女性43例,占44.68%。60岁以上老人26例,占27.08%。ADR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ADR发生率较高的前3位药品依次为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在临床抢救危急重症的过程中发挥了其它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1]。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2012年1至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发布的5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就有4份为中药制剂,它们是生脉注射剂、香丹注射剂、雷公藤制剂以及喜炎平和脉络宁注射剂。除雷公藤制剂以外,其它均为中药注射剂。因此,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问题,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集的96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内网ADR监测系统,由医护人员呈报的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不良反应报告中筛选出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96例。按患者年龄、性别、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ADR类型、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

表1 ADR性别与年龄分布

96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中女性43例,男性53例。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84岁。60岁以上老人26例,占27.08%。年龄分布见表1。

2.2ADR涉及的药品品种

96例不良反应共涉及14个品种,其中排在前5位的有血塞通、舒血宁、喜炎平、生脉、复方丹参注射液。

2.3ADR累及器官分类及临床表现

将96例中药注射剂ADR按其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分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具体见表2。

2.4ADR出现时间

96例报告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患者用药后10 min 以内者7 例(7.29 % ),10~30 min 者42 例( 43.75% ),30 min~1h者18 例(18.75% ),1~24h者6 例(6.25% ),24h以上者5例(5.21%),不详者18例(18.75%)。

2.5ADR转归

96例患者发生ADR后,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能治愈或好转,治愈74例(77.08%),好转22例(22.92%)。

表2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3 讨 论

3.1患者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器官、各种功能逐渐衰老、退化,机体耐受性下降; 且该年龄段患者合并症多,联合用药较多,因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2]。14岁以下儿童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这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组织器官功能尚不完善,对药物耐受性差有关。96例报告中,有过敏史的患者有18例,有资料表明,过敏体质患者更易发生过敏反应,药品过敏多见于过敏体质者,在不良反应中约占1/4[3]。这些提醒我们,在临床上对一些特殊人群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灵活调整给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药物因素

ADR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药物均为活血化瘀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清热解毒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这与这两类药物在临床使用频率较高有关。引发ADR的前3位药品血塞通、舒血宁、喜炎平在我院的销售金额均在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排名的前5位。因此,用药频率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由于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加之中药注射剂提取工艺有待提高和完善,生产中可能会残留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鞣质、挥发油等。这些物质进入机体后,可成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发生变态反应。96例报告中有3例严重不良反应,痰热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1例,喜炎平、热毒宁各导致过敏性休克1例。

3.3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特点

ADR报告中以皮肤和附件损害为主,共33例,占总数的34.37%,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皮疹、瘙痒、荨麻疹、丘疹等,这都是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占总数的22.92%。之所以这两个系统的不良反应最为多见,是因为这两个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易于区别于原发疾病。

3.4临床合理应用问题

临床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问题。①适应证不合理。比如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感冒,而临床应用中,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使用了热毒宁,这不符合中医辨证理论,有引发ADR的风险。②给药剂量过大。96例报告中有3例给药剂量过大。比如丹参川芎嗪,推荐剂量为5~10ml每次,而实际使用剂量为15ml每次。剂量过大有引发ADR的风险。③滴注速度过快。很多中药注射剂说明书都有明确说明需缓慢滴注,比如苦碟子说明书就规定滴注速度应控制在(40~60)滴/min,老年患者不能超过40滴/min。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④配液放置时间过长。药品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可导致药液颜色变化、微粒增加。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很大,可引起炎症反应、热原样反应、变态反应等[4],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静脉输液最好能做到即配即用。⑤溶剂选择不合理。很多中药注射剂对溶剂的选择性较高,只能与0.9%氯化钠或5%葡萄糖配伍,比如灯盏花素,杨亚青等[5]研究表明灯盏花素注射液适宜与0.9%氯化钠和5%葡萄糖配伍,与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果糖等溶剂配伍后,外观、不溶性微粒等都有不同程度变化。因此,合理选择溶剂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⑥联合用药。96例报告中,联合用药就有84例,且与抗生素联用的最多。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联用存在不可预知的因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甚清楚[6],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原则上宜单独使用,避免在同一种液体中混合使用其它药物,且尽量避免2 种以上中药注射剂的联合使用,如确实需要联用其他药物,则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且换药时应注意输液管的冲洗。而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冲洗输液管这一操作往往被忽视。

3.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96例报告中,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9例,占总数的51.04%,且多为首次用药。在临床使用中,对首次用药的患者,应警惕用药30min内发生过敏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用药风险。

综上所述,临床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加强管理,注意辩证施治,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使用前注意询问过敏史,使用中应注意药品使用剂量、溶剂、滴注速度、配伍等问题。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使中药注射剂发挥更大的作用。

[1]吴国琳,张力,余国友,等.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2):1137.

[2]徐艳萍,王新,栾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评价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10):52.

[3]周超凡,林育华,徐植灵.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J].中国药物警戒,2005,4(2):201.

[4]单文卫,崔嵘,吕强.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1):961.

[5]杨亚青,张智琪,林辉,等.注射用灯盏花素在7种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1):53.

[6]阎爱荣,彭芳辰.10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28(9):765.

[编辑] 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2.019

2012-10-24

欧微(1973-),女,湖北钟祥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R969.3

A

1673-1409(2012)12-R041-03

猜你喜欢
喜炎注射剂注射液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碘帕醇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