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王红旗 朱旭勇 辛爱丽 宋新然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率占肺癌总数的75%~80%[1],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药物联合放疗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本文笔者运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与单纯放疗治疗作比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0例,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36~79岁,平均(63.18±2.39)岁;病理类型:鳞癌71例,腺癌52例,其他7例。所有患者均无放化疗禁忌证及药物过敏史。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放射治疗采用6 mV的X线,200 cGy/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方法同观察组。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血尿常规,观察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KPS评分法评定近期疗效,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患者能正常活动,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显效:症状体征消失70%以上,患者基本能正常活动,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效:症状体征消失25%~69%,患者在家属及护士照顾下能够正常活动,生活不能自理;无效:症状体征消失<25%或有增加,患者不能正常活动,生活不能自理[2]。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8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观察组局部控制率为70.77%,1年生存率为8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77%和73.8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症状均自行缓解,其中,观察组分别为8例(12.31%)、5 例(7.69%)、9 例(13.85%)、11 例(16.92%),对照组分别为5例(7.69%)、2例(3.08%)、7例(10.77%)、12例(18.46%),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西紫杉醇属紫杉类新型抗癌药,通过加快微管聚合和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在药物学水平以抑制微管解聚能力为指标,多西紫杉醇的能力是紫杉醇的2倍,具有不完全交叉耐药,对多数肿瘤都具有抗癌活性,多西紫杉醇已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3,4]。本文笔者运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近期总有效率为98.46%,优于单纯放疗组的87.69%(P<0.05);随访12~18个月,其局部控制率(70.77%)及1年生存率(89.23%)均优于单纯放疗组的50.77%和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无需作特殊处理,症状即能消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孙燕.内科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3-673.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6.
[3]张春东,丛辉,赵大伟.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中国肺癌杂志,2009,12(6):537-538.
[4]刘爱国,刘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5例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0,31(2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