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法定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院应用醒脑静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选自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的患儿共510例。均有发热和典型皮疹,无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均属普通型。分为治疗组310例和对照组200例,治疗组男176例,女134例,年龄(2.8±2.1)岁;对照组男112例,女88例,年龄(3.0±2.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 ml/(kg·d),均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至治愈出院。
1.3 疗效标准 显效:用药后1~2 d内体温降至正常,4 d内疱疹全部干燥结痂,且无新的疱疹出现;有效:用药后3~4 d内体温降至正常,6 d内疱疹全部干燥结痂,且无新的疱疹出现;无效:用药4 d后体温才降至正常,6 d后疱疹才全部干燥结痂,或有新的疱疹出现。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 疗效 治疗组显效217例,有效83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92例,有效41例,有效率66.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退热、退疹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治疗无效者均转化为重症患儿。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x ± s,d)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最常见的是CoxA组16型及EV71[2],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目前无特异性治疗。
醒脑静脉注射射液系在中医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静脉注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郁金、桅子。麝香有辛温香窜、辟秽通络、活血散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3],麝香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退热作用,具有良好的醒脑开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功效。麝香的水提物能激活肾上腺皮质功能和调节免疫功能,对实验性炎症有拮抗作用,能减弱血管通透性,阻止白细胞渗出和抑制肉牙肿;冰片中所含的龙脑、异龙脑能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可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桅子的醇提取物可减少动物自发活动,使其镇静,具有一定的抗惊作用,同时可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作用显著而持久,桅子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郁金也具有降温,消炎的作用。
利巴韦林是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演变为鸟苷酸而抑制病毒的核酸合成,对RNA及DAN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RNA病毒作用明显[4]。
醒脑静联合利巴韦林不仅能阻断病毒的生长和繁殖,醒脑静脉注射射液的良好的退热、止惊、免疫调节及保护脑组织作用亦阻断了病例由普通型向重型发展。本组试验结果显示醒脑静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与单用利巴韦林相比,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预后良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治疗指南(2010年版)[EB].http://www.MOH.cov.cn.2010-04-21.
[2]赵成松、赵顺英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19-421.
[3]吴葆杰.中草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03.
[4]陈新谦.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