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黎 莉 特约记者 袁建兵
地处赣西中部的分宜县,是一个总面积只有1389平方公里,总人口仅32万的丘陵山区小县,境内地貌特征六分半山、半分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客观条件可谓先天不足。然而,分宜广电人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汗洒声屏,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注目的业绩。尤其是近几年来,分宜广电人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把一个人口小县打造成广电强县,创下了全省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多个第一:第一个实现城乡同网传输、第一个实现一个行政区域一个传输网络、第一个实现乡乡镇镇通光缆电视、第一个实现城市管网地下传输、第一个实现新闻类电视节目在设区市台播出、第一个建立“县、乡、村三级联管,实行五个统一运作”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体系。“十二五”开局之年,分宜广电人又迎来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占地20亩,建筑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广播电影电视中心全面交付使用,其建筑设计、建筑规模、功能布局以及专业设施堪称全省县级一流。
分宜县的广播电视事业之所以能够强势发展,首先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真正做到了规划有位子,预算有盘子,关键时候不掉链子。
搭好班子、强壮队伍是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2002年上半年,分宜县行政机构改革,文化、广电分离,组建分宜县广播电视局。县委、县政府在搭建局班子时,坚持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实际出发,重视业务干部的培养,班子成员全部从广播电视系统选拔产生。这种注重专业、精干配置的做法,不仅在分宜县职能部门班子人员配置中开了先河,而且在全省县级广播电视系统也是罕见的。2010年上半年,分宜县在新的行政机构改革中,组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搭建新的局班子时,县委、县政府没有作任何调整,由原广电班子挑起文化、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重担。县委、县政府还非常重视广播电视队伍建设,2007年以来,先后5次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特招、选调等办法,择优录用了13名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技术维护等专业技术人员,仅2011年就一次性招聘了2名记者和2名技术人员。
出台政策、撑腰壮胆是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广播电视事业的又一体现。每当广播电视事业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分宜县委、县政府总是实时果断出台相关政策,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撑腰壮胆。在实行城乡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前,分宜县13个驻县省、市企业和13个乡镇以及部分行政村建立了独立的有线电视传输网,县委、县政府依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出台了实行城乡统一联网的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一个行政区域一个传输网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意见》《关于加强全县农村有线电视终端用户建设意见》等多项政策,把广播电视社会管理和事业建设纳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广播电视社会管理,加快了城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使全县农村行政村有线电视开通率达到100%,自然村开通率达到77.6%,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5%以上。
分宜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广播电视事业,还体现在资金支持、夯实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在确保广播电视台财政全额拨款的同时,每年还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设备更新。2007年,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天工大道黄金地段划拨20亩土地,用于建设广播电影电视中心,并列入全县10大重点工程,对中心建设近2000万元的资金缺口全部由政府兜底解决。县委、县政府领导还亲历亲为,经常深入广播电视一线调研,实时排忧解难。广电中心建设期间,时任县长的姚灵目书记多次带领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工地视察指导工作,现场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资金问题,仅400平方米的多功能演播厅、虚拟演播室、专题演播室、新闻演播室、热线直播室等8个专业机房的设备设施购置,就拨出了近300万元专项资金,使分宜县广播电视硬件建设走在全省县级前列。广电中心建成后,县委书记姚灵目、县长刘琼以及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多次来到这里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实际情况。姚灵目书记在充分肯定广播影视工作的同时,高度赞扬广播电影电视中心建设,当他得知中心建设总投资2400多万元时,连声说:“这个钱花得值”。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广播电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力量源泉。分宜县广电一班人始终坚持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年年上水平,岁岁上台阶。
坚持“政治家办台,高扬时代主旋律”,是分宜广电人理念创新的一个缩影。分宜电视台开办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来,分宜电视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踏着开拓创新的步伐,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迅速成长为活力四射的“青年”。近几年来,分宜广电人进一步强化“喉舌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深化节目内涵,丰富节目内容,打造节目精品。自办电视频道日播出时量达到16小时以上,自办节目中既有《分宜新闻》《今日分宜》《平安分宜》等新闻、专题类品牌栏目,也有《法制天地》《健康之行》《农村天地》等公众、对象性服务类栏目,还有《我爱分宜》等娱乐性栏目,《分宜新闻》实现了每周7天首播。多年来,分宜广电人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新闻宣传例会,着手于选题策划,着力于栏目创优,尤其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策划新闻专栏,先后打造出《每周看江锂》《百姓社区》《城市零距离》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栏目,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领导离不开的工作推手,群众舍不得的精神食粮。
坚持“企业家建网,力求效益最大化”,是分宜广电人机制创新的具体表现。分宜县是全省最早实行城乡广播电视光缆联网的县之一,在全省网络整合前,该县就实现了城乡同网传输,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镇镇通光缆电视。尤其是在13个驻县省、市企业和13个乡镇以及部分行政村的前端联网中,分宜广电人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法规界定,量化建设成本,实现了“零资产投入”整合网络,开创了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之先河。全省网络整合后,虽然网络人、财、物隶属于省公司,但分宜县局对网络分公司不弃不舍,一如既往地支持网络建设,主动帮助分公司拓展业务。正如党组书记、局长钟智安所说:“广播电视是全县人民的事业,传输网络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管部门应责无旁贷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坚持省公司主导建设经营的同时,县局主动争取县里政策,创建了“政府搭台、部门协作、公司唱戏”的网络建设机制,先后与移民、村建等部门协作,争取移民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用于偏远山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使全县移民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有线电视开通率达到了100%,入户率达到80%以上,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5万多户。
坚持“经营家管理,周密谋划求实效”,是分宜广电人管理创新的一贯做法。分宜县在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中,始终做到事前周密谋划,事中跟进管理,事后完善机制,开展一项工作取得一项成效。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积极稳妥地发展和繁荣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市场,解决农民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民收听收看电视难;加大广播电视社会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加快城乡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是广播电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但如果管理不善,三者将相互制约和影响。分宜县局在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立了以县局为中心,乡镇为基础,村委会为群体的县、乡、村三级联合管理体系,采取统一申请申报、统一审核审批、统一设备造型、统一安装调试、统一管理服务的运作方式,并利用价格杠杆平衡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与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销售、安装、使用发展关系,既依法规范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销售、安装、使用行为,又满足了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要,真正做到了“有网没有锅,有锅必审批,网到要拆锅”,杜绝了有害卫星信号的落地,确保了国家信息安全和政治稳定。
以广电为家,情满声屏献青春。分宜广播电视系统班子稳定、队伍稳定,局班子成员大多数从事广播电视工作20多年,职工也是迈入“广电门”没有“改过嫁”,他们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铿锵有力的发展步伐,用真情浇灌声屏之花,把青春献给美好的精神家园。今年48岁的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智安,1990年进入广播电视系统,从记者干到台长、局长,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担任局长10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事业建设当中,运筹帷幄,潜心谋划,既把握宏观发展,又抓微观落实,经常工作到深夜,带领一班人把人口小县打造成广电强县,他自己也荣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劳动模范。榜样就是力量,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分宜广电人都把广电当成自己的家,不言苦和累,乐在其中,奉献其中。今年春节前夕,县委、县政府要求县局承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又是首次承办大型晚会,一班人白天忙工作,晚上忙春晚。尤其演出临近几天,因演出设备设施档期等原因,局班子成员与大伙一起,连续两天两晚通宵达旦,加班加点,一边安装调试设备,一边组织彩排节目,成功举办了富有地方特色、展现分宜民情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大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得到了领导的肯定、群众的喜爱和社会的赞扬。
以事业为重、胸怀大局舍私利。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分宜也不例外,不少山区传输线路被冰雪压断。灾情发生后,不仅网络分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局、台也派出技术人员无私支援。抢险队员顶风雪,冒严寒,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带着干粮和水壶,翻山越岭,在冰雪地里与时间赛跑,摸爬滚打到天黑,有时还打着手电筒加班加点,不少队员手脚都冻肿了,可他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只为使用户能早日收看到有线电视。2010年10月,分宜县举办首届全民运动会,县委、县政府将开幕式暨赣西明珠——锦绣分宜之歌大型文体表演交给县局承办。当时,恰逢文化广电机构改革,移交衔接事务繁多。县局接受任务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一班人带领大伙周密谋划,精心组织,忘我工作,一手接移交,一手抓工作,一手办活动,成功举办了分宜历史上第一次大型文体表演。表演规模之大、参演人员之多、演出水平之高在分宜县都是史无前例的,新余市委、市政府以及四套班子领导亲临现场观摩,应邀参加演出的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对文体表演盛况也赞叹不已。
以团队为荣、创先争优讲奉献。翻开分宜县广播电视荣誉簿,各种荣誉目不暇接。在分宜县广播电视系统上至局领导班子,下至普通员工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工作精益求精。2011年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男子排球赛在分宜举行,这是分宜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全国性体育赛事。为了让全县人民收看到这一盛况,县广播电视台开辟了“七城会”专栏,派出精干的采编队伍,录制每场比赛,报道每日赛事,得到大赛组委会的高度赞扬,央视5套还在“七城会”专栏中以“小城办大赛”为题给予充分肯定。在2008年那场冰雪天气里,有一位居住深山的乡村孕妇凌晨即将临产,因大雪封山堵路,与当地医务人员联系不上,生命垂危。后几经周折,在县人民医院的帮助下,被安全送到就近的乡镇卫生院,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县广电台记者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畏严寒,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记录了全过程,在后期制作中,以婴儿的啼哭声为切入点,推出长消息《冰雪夜为了新生儿的降临》,并荣获当年度全省广播优秀作品评比二等奖。
民主决策聚人心,团结协作春满园。多年的共事经历,分宜县局班子成员间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在内心深处扎根催化形成一个规矩,那就是局里的大小决策都必须遵循民主的原则。2006年,县局筹建广电中心之初,局班子牢固树立百年意识,针对建什么样的大楼、如何建好大楼等诸多问题,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反复商议。为了把好设计关,班子成员带队日夜兼程赶赴外地考察,从众多机构中挑选了5家设计院参与竞争,最后选择了浙江一家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老牌设计院。在制订设计方案过程中,县局又多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征求意见,还派出人员先后4次前往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沟通交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专业功能用房是广电中心的核心部位,为使多功能演播厅、虚拟演播室、新闻演播室等专业用房功能不落后,在征求省、市广电局领导和专家意见的同时,局班子成员带领有关人员三天三夜连轴转,赶赴福建石狮、江苏泗阳等县(市)考察,以投资少、起点高、功能好完成了专业机房的声学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广电中心建设期间,局班子成员分工合作,携手共建,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建设出一座设计理念新颖、功能布局合理、设备技术先进、现代气息浓厚的广电中心。
群策群力谋发展,携手共赢新气象。2010年上半年,分宜县行政机构改革,组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班子成员保持不变。机构改革后,摊子更大了,人员更多了,领域更广了,任务更重了。然而,这里的广播电视事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新闻类自办电视节目在新余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走在全省县级自办节目传输覆盖的前列;由分宜台和省台联合采制的《“文化大餐”庆新春》在中央电视台大年初三《新闻联播》播出;县城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全面完成,违规IP电视的无序传输得到有力遏制。这种政通人和、事业发展的喜人局面,是分宜文化广电人群策群力、携手共进的结果。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县局承办了全县“颂歌献给党 唱响新分宜”电视歌咏比赛,配合县委、县政府组织排练300多人的合唱团参加全市 “七·一”歌咏比赛,并荣获一等奖。同时,还举办了首届“给力童年,唱响分宜”电视K歌大赛,吸引了全县2000多名少年儿童参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今年春节前夕和春节期间,分宜县文广新局在市民广场、文化中心、广电中心以及各社区同时开展大型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面对繁忙的工作,全体文广新人没有双休日,没有昼夜之分,把家里的年关事撂在一边,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全县人民奉献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