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治疗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90例

2012-11-20 08:33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5期
关键词:瓣膜病瓣膜极化

王 培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老年心脏瓣膜病的常见原因。该病持续时间较长,瓣膜及瓣环钙化程度高,术前心功能差,心功能Ⅲ~Ⅳ级占多数〔1,2〕。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报道其手术后病死率可高达11.1% ~25%〔3〕。完善术前准备,降低心肌氧耗,增加心肌能量储备可有效改善心肌代谢,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4〕。本文将含磷酸肌酸的心肌极化液应用于心脏瓣膜替换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60~78〔平均(64.5±6.12)〕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风心病)58例(64.4%),非风心病32例(35.6%);术前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3例,Ⅲ级52例,Ⅳ级15例,Ⅲ~Ⅳ级者占74.4%。90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普通极化液组(对照组,45例)和含磷酸肌酸(CP)极化液组(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观察组术前及术后7 d给予含CP极化液2 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每天以极化液静滴。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45)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行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自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心脏停搏液,局部冰屑降温,体温控制在28℃ ~30℃,心肌局部冰屑保持低温,共完成二尖瓣置换(MVR)5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2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DVR)14例。三尖瓣置换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9例,三尖瓣成形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7例,心房血栓清除17例。

1.3 观察指标 术前和术后应用GE LOGIQ彩超检测心脏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对比术前术后心功能改变情况,观察术中心脏复跳情况,分析两组术后3 h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变化,以及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24 h酸中毒发生率,住院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死亡5例,4例年龄大于65岁,其中同期行冠脉搭桥术(CABG)术后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同期行CABG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2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两组患者手术前7 d,心脏彩超显示 CI、VEF差异显著(P>0.05),术后7 d观察组CI、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体外循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77±30)vs(83±35)min〕,〔(52±15)vs(53±16)min〕,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自动复跳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I和EF比较( s,n=4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I和EF比较( s,n=45)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CI EF(%)观察组 术前2.39±0.36 56.80±6.10 2.10±0.38 56.20±6.10术后 2.72±0.501) 60.10±8.101)对照组 术前 2.11±0.30 55.30±6.30术后

表3 两组术后心脏复跳率、术后CK-MB、cTNI、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 s,n=45)

表3 两组术后心脏复跳率、术后CK-MB、cTNI、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 s,n=45)

组别 CK-MB(U/L)cTNI(ng/ml)心律失常发生率(%)酸中毒发生率(%)病死率(%)心脏复率(%)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19.64±7.61 0.75±0.41 35.30 12.30 4.40 89.00 9.9±5.8对照组 36.18±8.21 1.45±0.89 59.80 21.20 6.60 60.00 12.7±6.5 t/χ2 值 3.152 2.502 3.870 2.941 0.243 28.210 2.010 P值0.009 0.020 0.038 0.013 0.670 0.000 0.041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脏瓣膜疾病逐渐增多。外科手术是重度心脏瓣膜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心脏彩超是手术策略选择的重要手段〔2〕。老年人各系统功能减退,或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给瓣膜置换手术增加了风险。尽管心瓣膜置换术已经成型,但因老年患者自身的特点及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在术前准备、手术方式、瓣膜选择方面仍需谨慎〔5〕。随着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也引起广泛重视。研究发现心肌细胞缺氧时ATP含量明显降低,而CP可明显增加心肌内ATP含量,提供心肌细胞所需能量,改善能量代谢,其机制可能为CP能保护核苷酸池,使黄嘌呤和钙积聚减少,阻断黄嘌呤氧化途径,减少自由基产生,保护细胞膜结构,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从而减少灌注损伤诱发的心律失常及心肌超微结构损伤〔6,7〕。

观察组术后24 h CI和E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提示CP可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Daniel等〔8〕发现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内的CP含量可增加心排血量及EF。本研究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住院病死率上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cTnI联合CM-KB可以客观地用于判断心肌损伤程度〔9〕。Wu等〔10〕推测心肌工作时,ATP水解,胞质内Pi升高,促进ATP水解产能;而进行性心肌细胞超负荷工作致缺血时,进行性升高的Pi负反馈限制ATP水解速率,减少心肌细胞能量供给,引起心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下降,细胞肿胀甚至破裂。而该研究者发现细胞过度产能超过63.5 kJ/mol可导致心肌细胞工作障碍,这被认为是心肌的自我保护机制。外源性CP作为ATP的直接生成底物,能够提供心肌细胞所需能量,恢复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或凋亡,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含CP的心肌极化液对于老年人术后心肌保护有一定作用,但老年人群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手术耐受性差,麻醉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尤其需要加强呼吸道管理、24 h心电监护及尿量、电解质、血压、血糖、中心静脉压、氧饱和度等监测。

1 孟 毅,董逸飞,董书强.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4):321-3.

2 沈卫峰,杨震坤.心脏瓣膜病诊治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2):905-7.

3 钱军岭,王 强,王东进.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6):507-10.

4 石开虎,龚文辉,张 飞.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应用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51-2.

5 蒙 炜,郭应强,石应康.151例老年患者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7;14(5):386-8.

6 张永科,王爱萍,杨晨垣.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大鼠供心保存的保护作用〔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2):167-8.

7 郭晓明.外源性磷酸肌酸对低氧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D〕.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博士论文),2009.

8 Daniel AB,Fan W.Creatine and phosphate pools are maintained at energetically optimal levels in the heart during hypertrophic remodeling and heart failure〔A〕.3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MBS〔C〕.Minneapolis,MN;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Inc:4487-90.

9 卢 中,严中亚,孙 云,等.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对心肌酶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医药,2007;2(3):155-7.

10 Wu F,Zhang EY,Zhang J,et al.Phosphate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and ATP hydrolysis potential in normal and ischaemic hearts〔J〕.J Physiol,2008;586(17):4193-8.

猜你喜欢
瓣膜病瓣膜极化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非理想极化敏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
“烂”在心里